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中,无意中看到就立马沉迷其中不可收拾,从早到晚连续三天一口气看完,不听课不做题考试交白卷,不再关心这本书以外的任何事情,入魔了一般。之后每次填最喜欢的书都是它的名字,在书荒到穷极无聊的时候会找它来看,在遇到不如意的事特别艰难的时候也会找来看,从故事里的人物身上寻找面对困难的勇气。
因为这本书我知道了矛盾文学奖,也因此看过了很多优秀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果说矛盾文学奖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皇冠,在我心目中,《平凡的世界》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小说全书百万字,近百个人物,以孙少平孙少安和田福军三人为中心铺开了两近一远三条线,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他们的痛苦与欢乐、挫折与追求、劳动与爱情感动了一代代读者,几十年以后,这些穿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衣服,说着陕北方言的普通人,仍然在感动着我们。
乱七八糟的小说看多了以后,觉得能把主角描写得鲜活生动,就算是一个成功的作者了,因为这已经很难。这书里从自强自立、善解人意的孙家兄妹,勤劳朴实、忍辱负重的孙玉厚,到革命大于吃饭的孙玉亭,游手好闲的王满银等等众多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这也就算了,曾让我很困惑的是,还有一些角色既不重要,本身也没什么性格的人物,如书中的润生等,依然让人印象深刻,后来我明白,是因为真实,可路遥为什么可以把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景写得如此真实呢?
这是第一本让我对书后的作者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书,作者自己曾说过,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是能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类容。
故事可以编,生活不可以编,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难动人,生活的真实情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我一直非常期待能再看到这样的小说,直到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作者从想写到写完用了10年,全身心地投入准备了3年,写了4年,要描写农村生活就去住农村,要写旷工生活就去住煤矿,书中要出现村社县领导,就把自己在现实中担任这些职务的朋友关在宾馆几天几夜不停提问题,要写省委书记的家庭生活,又攀不上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就想尽办法趁领导不在家时偷跑过去观摩熟悉,问保姆问题。在创作后期,病得连呼吸都困难,在生命和继续写作之间选择,也要选后者。他自然才学惊人,但并不是无人能及,更不会后无来者,但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创作精神,可能真的已经不再有了。
就像爱情虽然会永远存在,但要从现在的山盟海誓中找到书中那样的质朴纯真,就难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书中少安和润叶,少平和晓霞的结局,都是我不能接受的,让人觉得无比的失落和苦闷。“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 润叶”,在前文的铺垫写,这句话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情话,而一个男人面对这样的表白却要拒绝。同样的,少平和晓霞柏拉图式的爱情,近乎虚幻而又真实感人,当我看到女主角因意外去世时,简直不敢再看下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一度还以为是不是情伤难愈,仇视爱情,因为他的《在困难的日子里》马建强对吴亚玲的情感敌不过自卑,《人生》中高加林的爱情敌不过现实,没有一个感情故事有圆满的结局。后来看到作者自己说的,决定人物命运的是生活而不是他。后来发现我喜欢的作者对感情结局的描写几乎惊人的一致,直到后来年岁渐长,经历更多才慢慢释怀。
小说告诉我们,生活没有如果,我们也并不能完完全全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有着自己的理想或坚持,哪怕不能实现,也要在平凡的世界里让我们更幸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