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家乡变化#我的家乡在资江河畔一个突起的高地上,是一个高地小平原,地方人叫峔上,一块叫茶园峔,一块叫土马峔,还有一块叫高坪峔。峔上没有水,平坦的土地只能种旱粮作物,但种茶叶,却叶优质好,为此家乡的红茶出了名。就有人在资江河畔修建了杨木洲茶厂,收集新安二化的茶叶,经拣制升筛后运往益阳武汉,再向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因而地方虽小,名气颇大。
峔上的人都是农民,农田在峡沟里,光照偏少,产量不高。茶园的间隙多种红薯花生黄豆,冬季种小麦荞麦蚕豆豌豆。峣上的女人们每当采茶时节,天不亮就上园采茶,整天泡在茶园里,苦了家里的男人,男人既要犁田插秧,又要煮饭喂猪,还要不要招呼嗷嗷待哺的小宝贝。男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比沒有茶园地方的男人要辛苦得多,而生活却并不见得比别的地方好。
最讨厌的是,在峔上没有水源,要么一个蓄水塘,要么一个田埧垸,都没有清水冼衣服。过去在小水池里泡冼的衣服,真不知冼干净了没有。还有一点讨厌的是一到下雨就没有好路走,到处泥巴巨巨。所以人们干脆不到冬天不穿鞋,长时间打赤脚。只有出远门时才有可能穿草鞋(草鞋是什么样子,许多年轻没见过吧!)。
我就是带着这些对家乡的不好印象离开了这鬼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当时所在单位的一个干部在我家乡搞过调查,他曾对我说过,你们那地方真的是一个穷地方。
十多年前,当我鬼使神差地回到家乡的时候,哦,家乡变了,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家乡变得更快更好了。
首先讲水。农村也实现了自来水,过去我在家时修建的太平水库,过去单一的灌溉功能,现在主要变成了饮水工程,冼衣服再不要用田氹里的水了。
其次讲路。过去的泥巴路现在都变成了水泥路。我所在的村子,过去是偏僻闭塞的,现在倒成了交通的小枢纽,高速公路也占用了我组的地盘,形成了高速、国道、省道、村道相结合的公路交通网,再也不怕下雨没好路走了。
再讲住房和商业。过去我所在人民公社,一个供销社三个供销点。现在在过去和安化县接界的茅草沟里,具体叫麻伍冲的地方建起了一个集镇,和安化的坪口镇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小城市。小城市就有小城市的布局和商业,不仅商业向这个小城市集中,教育,医疗也集中到这个小城市来了,每一条街都有几个医疗点和药铺。
随着小城镇的完善,过去只有城市里才有的公园,在小城镇也建起来了。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就在我住的小镇旁,它一边靠官新高速公路,资江河苏溪湖,一边靠354国道。公园宽广,四季花开,是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好场所。每天早晚,是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姐们最得意的时候。
哦,家乡变了,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共产党,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大变化,穷山峔变成了富地方。
官新高速旁的刘氏宗祠
官新高速绕过琅塘苏新开发区
官新高速旁的亚冠电子陶瓷厂
苏溪湖
官新高速苏溪湖大桥
正在修建中的官新高速平口资江大桥
苏溪湖码头候船休息走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