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创客培育发展研究报告
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农创客”引领农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浙江省于2015年全国率先启动农创客培育工作,激励引导有志青年“上山下乡”,投身农村创业创新。2021年10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印发的《关于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2021-2025年)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浙江将累计培育农创客10万名,辐射带动100万名农民增收致富。*县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发挥农创客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为深化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农创客发展活力虽强,但存在发展梯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县农创客基本情况,梳理培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农创客培育品质、助力海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一、我县农创客培育基本情况
农创客这一概念早于2015年在浙江省首次被提出。2018年9月浙江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农创客的定义。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对农创客的定义又作了修正,即农创客是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引领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的带头人。培育的农创客需符合以下四个要素:1.年龄为45周岁以下;2.大专及以上学历;3.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4.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销售,农业生产服务业、休闲农业、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农村电商、农村文化等领域的创业者或优秀就业者。2020-2022年间,*县通过要素保障、培训提升、平台搭建等手段,大力挖掘农创客资源,累计完成培育*人,带动就业*人,为村集体带来年增收*万元,为渔农民带来年增收*万元。
(一)农创客发展现状
(1)年龄与性别
从年龄上看,农创客出生在1977-2000年间,“70后”*人占比为*%,“80后”*人占比为48%,“90后”*人占比约为*%,“00后”*人占比为*%。“80后”和“90后”已成为主力军。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农创客*人占比约*%,略高于男性。
(2)学历与户籍
从学历上看,农创客的学历分布从大专到硕士,其中大专*人占比约为*%,本科*人占比约为*%,硕士*人占比约为*%。毕业院校主要以国内高校为主,占比*%,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人,占比约为*%。海外高校毕业仅*人。
从户籍来看,*户籍*人占比约为*%,非*籍*人占比约为*%。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异地经营的主要动因是追随配偶或旅行后喜欢上*而来此创业。
(3)法律形态与企业类型
从经营主体的法律形态来看,个体工商户是农创客们主要偏好的法律形式,总计有*人,占比约为*%,选择公司制的有*人,占比将近*%,选择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仅*人,占比不到*%。
从企业类型上看,农创客从业类型以民宿为主,共计*人,占比约*%;其次为地方特色小吃*人,占比约*%;再次为农村文化*人,养殖*人,占比各约*%。其余的业态为渔业*人,电商*人,销售、种植、生产服务和加工类各*人。从业类型以民宿为主,渔业、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相对较少,农村文化、销售、电商等新形式虽有涌现但比例较低,手工艺制作、农技服务等领域还是空白。产业经营仍需一、二、三产业融合赋能,释放最大公约数。
(4)经营时长
农创客中创业的*人,占比约为*%,就业的*人,占比约为*%。在创业人群中,创业起始时间最早的为2008年,最晚的为2022年。在创业的延续性上,自主经营经历*年以内*人,5-10年*人,10年以上的*人。明确表示自己是“农二代”即父辈是从事“三农”经营活动的有*人,占比约为*%。
截止2022年底,离开*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农创客*人,其中创业*人,就业*人。调查分析发现他们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大环境影响业绩亏损或者就业服务协议到期。
(二)农创客培育路径
(1)夯实要素保障
打造电商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培育的综合性公共平台–“金港电创园”,配套场地费、网络费、水电费“三费”全免、技能培训、政策指导等服务,营造“拎包入驻”的良好创业环境,引进并入驻农创企业*家。集约多部门与农创客相关的政策,加强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帮扶、创客人才托举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1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