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宁县第一中学领导班子任职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何鹏峰
同志们:
刚才,国强同志宣布了县委关于静宁一中领导干部职务调整的决定,雷升同志任静宁一中党委书记,周串虎同志任静宁一中校长。这一决定,是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有关要求,从全县工作大局和静宁一中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严格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业务精湛、善谋全局的标准和团结协调能力强、能够长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经过综合考虑、充分酝酿、慎重研究做出的,充分体现了县委对静宁一中领导班子建设和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相信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雷升同志、周串虎同志多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并经过多个岗位锻炼,集聚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教育理念先进,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驾驭全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刚才,两位同志作了表态发言,言辞恳切、饱含深情,表明了坚强的信心决心,表达了坚定的职责立场。相信两位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县委和一中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的重托和期望,团结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持续强化学校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和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带动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实现整体提升。
借此机会,我就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几代人呕心沥血成就今日辉煌,须牢记成绩来之不易,更当倍加珍惜。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之前,静宁县有志之士倡议筹建中学,陇上著名教育家王尔全先生毅然放弃优越生活,回乡担当振兴教育使命,依文庙学宫创办了静宁县立初级中学,首开静宁中等教育之先河,点燃静宁文明进步之火种,这是静宁一中的前身。时至今日,静宁一中已风雨兼程八十多个春秋,虽几易校名,但开创者筚路蓝缕、居功至伟,后继者薪火相传、赓续绵延,走过了非凡的奋斗历程,寄托了一代代静宁人的美好期望,谱写了一个个教育华章。
要不忘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八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静宁一中人,秉承“修德以立身、勤学以自强”的校训,坚持“德行相修、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亲和大气、勤奋自强、追求卓越”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合作”的教风和“笃行、勤学、善思、好问”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要始终坚守校训校风,传播弘扬核心价值,把静宁一中的办学理念深深根植于学校师生的心中沃土,贯穿于兴学强学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进一步擦亮陇上名校的金字招牌。
要不忘传统,牢记育人为本的神圣职责。学校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修德树人。静宁一中立志于斯、创新于斯、成就于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为社会累计输送了4万多名合格建设人才,70多名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200多名毕业生深造获得博士学位,2000多名毕业生深造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涌现出一批科技俊彦和栋梁之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奉献着静宁力量,彰显着静宁风采,在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面,饱含着全体一中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出静宁一中一以贯之的教学传统。要始终把优良的传统坚持下去、传承下去、赓续下去,让每一位教师悉心教、乐于教、热爱教,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创造不平凡,让默默付出换来桃李芬芳、硕果飘香。
要不忘成绩,牢记砥砺前行的坚实脚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静宁一中诞生于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烟,涅槃于新中国成立的脱胎换骨,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岁月,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壮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建校之初的条件简陋、占地仅14亩、三五座教室和校舍、6名教师、百十名学生,到如今的占地175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近50个教学班、2500多名师生的重点高中,先后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奖励,晋升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这些发展变化的背后,凝结着县委、县政府重教兴学的决心和信心,倾注着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爱心和热情,静宁一中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立足新的起点,增强忧患意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正道直行、拼搏进取,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在新的赶考路上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第二,大环境竞相赶超形势逼人奋进,须保持战略思维定力,更应戮力同心。
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地区、名优学校激烈的竞争态势相比,与全县人民对一中的殷切期望相比,静宁一中改革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面临诸多挑战,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静宁一中作为全县教育的龙头,必须重铸新的辉煌,充分发挥领航作用。学校领导班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