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风晓月寒
当除夕夜的爆竹声渐次响起,人们又沉浸在了浓浓的年味中。爆竹的声响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在那噼里啪啦的声响中,人们又有什么样的寄托和期望?我想,应该有人们对往日的惜别,有人们对新年的憧憬,有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也有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感恩。那小小的一挂鞭炮,蕴藏了人们多少善良的愿望。
“爆竹”的产生原本是一种民俗现象。但这习俗始于何年?大概已无从考证。据说,当初过年时,人们在庭院燃竹而爆,是为了避山魈恶鬼。后来渐渐地扩大了其内涵,融入了敬神灵、驱鬼魅、辞旧岁、迎新春等美好的祝愿。
民俗中,过年放爆竹还是有许多讲究的。除夕之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门爆竹”。 正月初一早上所燃放的爆竹,叫“开门爆竹”。 正月初五,做生意的人要开市了,在自家店门口放一挂爆竹,叫“开市爆竹”。而初八这一天,因为“八”谐音“发”,燃放的爆竹则寓意“大发财”。你看,一枚小小的爆竹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演绎的出神入化。
现今,过年时人们燃放爆竹,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增添节日的喜庆,寄托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如果说爆竹给人以听觉上的刺激,那么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烟花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烟花源于焰火,焰火源于火药,而我国则是火药的故乡,故烟花的起源应该在我国古代。到了宋朝,“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具相当规模。宋词人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词句,便是对烟花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烟花更是种类繁多。通过声、光、形、色等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燃放更多的是一些小型的喷花类、吐珠类、旋转类、升空类等玩具烟花。这些烟花虽小,也不如大型烟花那般壮丽,但因为可以亲手燃放,所以更受孩子们的青睐。
烟花和鞭炮始终是年味的代表,人们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感受喜庆和团圆的气氛。烟花和鞭炮始终是童年时的最爱,那过年的喜悦有很大一部份是从烟花爆竹中得来的。
吃罢年夜饭,孩子们笑着、闹着,手上拿着各种爆竹烟花,兴高采烈地跑到户外燃放。有胆大的,点燃一只大爆竹,住远处一扔,轰的一声巨响,震得你猛地一惊。有胆小一点的,手拿一枝喷射着五色火星的细烟花,在空中飞舞,画出一幅幅魔幻般的画图。有大一些的小孩手里拿了一个大烟花,放在地上,用香火点燃后迅速跑开。只听一阵嗤嗤声伴随着轻烟,一股绚丽多彩的烟花腾空而起。
小伙伴们望着烟花,欢呼雀跃,燃放的兴致是愈来愈浓,巴不得和烟花夜夜作伴。那清冷的夜空,因着烟花的点缀而璀璨夺目;那空旷的场院,因了孩童的欢笑而充满生机。
望着弥漫的轻烟、听着清脆的噼啪声、感受着那纯真的童趣。眼前的一切,不禁勾起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了遥远的童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百姓,生活大多贫困。但对于过年,却是很重视的。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了。虽然困难,但年货还是要备的,也无非是一些吃的、穿的。年糕、米斋是要做的、小孩的新衣是要添的。大人可以将就,小孩子必须要做一套新衣。
最高兴的就是尚且年幼的毛孩子了。活不帮着大人做,玩耍却是第一流。盼望着不久的那顿美餐,渴望着那套正月初一才能穿的新衣,期待着那不知有几多银毫的红包。那时家里穷,能有个五毛一块钱的红包,就能让小孩子们心满意足了。
钱虽不多,却在心里盘算着能买几挂鞭炮、几支烟花。鞭炮买回来,是决不舍得整串放完,而是拆散了,拿根香火一颗一颗的燃放。胆小的将鞭炮放地上,手伸得长长的,用香火去点。胆大的,将鞭炮拿在手上,点燃后再扔出去。那股得意劲,让边上围观的没鞭炮的小伙伴们羡慕极了。
烟花是比较贵的,舍得买、买得起的小孩不多。若哪个小孩手里有个烟花,准得拿出来先炫耀一番,让大伙瞧个够。在周围伙伴的期待下,将烟花放在地上,小心地点燃引信。只听得一阵“嗤嗤”的声响,一条火龙窜上夜空,接着绽开一朵朵绚丽的烟花。
闹腾够了,回到屋内睡觉。那爆竹的声响、烟花的彩色,总在梦中反复出现。生活虽然清贫,但童年的欢乐却依然伴随着我,令我终身难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