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总体上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地六县”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宣城区域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规划编制、体制机制、项目建设、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我们也感到,合作区规划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在实地调研和借鉴其他城市区域合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宣城实际,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取得了六个方面的初步成效。一是规划布局初步形成。确定了“1+2+N”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1”即综合协调中心服务区,“2”即*两个片区,“N”即全市域联动协同发展若干组团,其中“1+2”区域的功能设计和布局基本清晰,形成一批片区、重点功能区的规划体系。二是发展共识初步达成。合作区建设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省内外关注度较高。三是合作局面初步构建。与沪苏浙等地的合作持续加强,今年以来,市政府分别与光明集团、*市政府签订了深化综合协调中心服务区、浙皖组团规划建设协议,与*市等其他7地签订共建环太湖科创圈协议,*、*与*三县(市)政府签订了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共建协议。四是项目质效初步显现。今年以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3个,总投资240.2亿元。军宣路改造提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使用。*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五是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五年以上工作有规划、三年工作有计划、年度工作有重点、高质量发展有方向有序推进工作的政策体系。六是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市“一地六县”办协调推进、*两县(市)主动作为、市直单位全力支持的工作机制。
二、问题和难点
总体上看,我市合作区建设进展还不够快,缺少牵动性强的“引爆点”“压舱石”项目谋划落地,距离省委提出的“合作区要高位起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规划尚未实现从“编制”向“实施”的转变,协议尚未实现从“纸上”向“地上”的转变,合作尚未实现从“低水平”向“高质量”的转变,政策尚未实现从“初步利用”向“吃干榨尽”的转变。工作推进中具体有以下三个“难”:
一是“难”在形成一个高层级“统的到位、分的清晰、统分结合”的协调推进机制。合作区规划建设需要“一市三省”多方互动、统筹联动,形成一个高效协调的推进机制,持续加强重要规划协调衔接、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省际利益协调平衡、重大政策决策会商等方面的高效协调。但目前来看,沪苏浙皖合作各有方向、各有目标、各有重点,如上海方面着力于“飞地”农业建设,常州方面着力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方面着力于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方面着力于长三角(*)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建立国家层面、“一市三省”省级层面等高层级的统筹协调机制尚需时日,一体化的合作共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难”在实现地理区域的“物理聚合”向思想行动“化学融合”的转化。“一地六县”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但未形成深层次合作发展的原因,实际上是合作各方发展诉求各异、较难统一。受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制约,特别是现有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较难打破等因素影响,“一市三省”之间在合作诉求、项目推进、政策制定、要素供给、民生保障等方面仍不尽一致,较难形成一个各扬所长、各取所需、兼顾各方的规划方案。比如,江苏方面,他们合作的重点是生态保护。上海方面,他们合作的重点是农业发展。浙江方面,他们合作的重点存在同质竞争。尽管*将合作区定位为发展产业为主,并编制了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片区规划,但其产业与*经开区同质化明显。*片区*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我市*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电路、汽车零部件、智能化成套装备、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重叠明显,很难形成一个理想的协同错位的产业分工。
三是“难”在区域内聚合能力和要素支撑的不足制约了短期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等因素影响,区域内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不强,造成内力不足、资源要素“吸不过来”。合作区宣城区域要发挥辐射带动和虹吸作用,必须具备“经济规模应比较可观、整体实力应比较雄厚、GDP在所属区域中应占有相当比重”等基本条件,但反观我市,撤地设市晚、加入长三角城市群时间短,经济发展体量小、基础弱、欠账多。
另一方面,我们对合作区宣城区域资源要素供给和政策支持倾斜不够,造成外力不足、加速增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4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