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X市人社部门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对稳就业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抓手,以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目标,在优化就业环境、稳定市场主体、扶持创新创业、培训强技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就业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增,为X市谱写X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注入人社力量。为了进一步全面掌握近三年来全市就业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变化,X市就业服务处成立了以主任X为组长的调研组,通过赴县(市、区)、乡镇、村,以及深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等,开展实地走访、问卷调研、分析研判,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就业系统从业人员、劳动者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全市就业现状进行梳理,探讨研究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一、调研目的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拉动了就业扩容提质、就业服务供给升级,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是当前最突出问题,我市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建设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或关中、陕南地区,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调研过程中,县(市、区)的就业系统从业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结合工作开展实际和切身感受,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次调研目的是结合我市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探讨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为我市坚持问题导向,践行为民宗旨,进一步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一定参考。
二、全市就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9月,全市共有户籍人口233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约130万人;非劳动年龄人口103万人。
(1)劳动年龄130万人中:进入就业市场劳动力110.4万人;非劳动力19.6万人(其中高中、大中专院校、高校在校生17.2万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2万人,其他0.4万人)。
(2)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110.4万人中:城镇劳动力42.2万人(实现就业40.5万人);农村劳动力68.2万人(实现就业65.5万人)。
(3)城镇就业人员40.5万人中:①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0.4万人;②企业从业人员28.9万人;③灵活就业、自主创业1.2万人。
(4)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65.5万人中:①从事农业生产45.2万人(其中全职务农38.6万人,兼职务农季节性外出务工6.6万人);②向外转移就业20.3万人。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万人中:县内转移14.7万人;县外省内转移4.63万人(市内2.65万人,省内市外1.98万人);省外转移0.97万人(其中华北地区0.38万人,西北地区0.23万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0.19万人,东北、西南等地区0.17万人);境外转移不足100人。
三、近年来就业工作成效
(一)精准施策稳定市场主体就业
X市人社部门统筹推进阶段性政策延续、组合式政策供给,落实“免减返缓”切实为企业纾困。采取多种形式对免减缓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开展“降费减负千企行”等活动,组织人员上门、手把手帮助企业算清“减负账”,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叠加效应。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实行“免审即享”,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用工。近年来,我市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共计6364户企业45.41万人81462.6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2734户企业12.4万人72998.14万元,工伤保险2332户企业19.17万人5605.07万元,失业保险1298户企业13.84万人次2859.47万元。
(二)技能培训匹配市场需求就业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期间(2019年—2021年),X市结合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制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中长期培训规划,提取1300万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专项支持特色小吃培训,累计开展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学徒制培训8.2万人。2022年,X市人社部门在总结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经验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出台支持政策,调整补贴标准,坚持市场导向,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类技能培训为“切口”,推动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质增效,当年度全市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1179人次,其中重点群体19591人次。2023年,经过不断的探索,依托X职业技能提升信息管理系统,职业培训实现了全程网办,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培训机构目录清单日趋完善,培训层次更加丰富、培训种类覆盖更广、培训针对性和就业率进一步提升,当年度截至10月底,全市共开展技能培训18783人次,其中培训重点群体17639人次。2023年9月6日—9月12日,X市举办了X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各县(市、区)角逐推选187名参赛选手围绕汽车维修、母婴护理、电工等9个赛项同台竞技,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方式,交流先进经验、扩大宣传影响,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农民就业嵌入乡村振兴布局
一是引导农民输出就业。X市将就业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引导农村劳动力由北部县区转移至南部苹果产业季节性输出就业;由乡镇、村组流动至市区服务业实现市场化就业;由本市输出至西安、无锡等地市务工增收。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5.73万人。二是承接数字项目落地。2023年,X市人社部门专程赴榆林市清涧县调研阿里巴巴“AI豆计划”数字就业项目,结合实际提出本市数字项目落地调研报告,并向X人才港创业孵化基地拨付创业孵化补贴42.25万元,支持X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成长壮大。数字项目落地后就业困难群体可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省去住宿、伙食、交通支出,并兼顾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打造本地劳务品牌。鼓励县(市、区)围绕“一县一品”工作思路,整理本地有一定就业规模、群众认可度高、吸纳就业效果较好、需要规范发展的劳务项目,积极引导创建为劳务品牌。2023年,经过考察,将非遗项目中“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吴起羊肉剁荞面”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其中“安塞腰鼓”“吴起羊肉剁荞面”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劳务品牌),认定2家市级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鼓励县(市、区)发挥品牌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品牌壮大和吸纳就业的正向循环。四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提升乡村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工、脱贫劳动力提高技能水平,从而获得更优的工作机会或产出更多价值,推动乡村就业“稳得住”“能增收”。
(四)公共服务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更加便民。近年来惠企利民的政策不断出台、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就业信息、政策优惠、办事流程更加公开透明和方便易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66项社保、就业业务功能通过线上即可完成办理,群众可以高效便捷的享受就业服务,群众求职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在调研中,求职者普遍表示对中长期职业发展更加具有信心。二是实名制就业台账更加精准。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行实名制就业信息数据监测,深入各县(市、区)对重点群体、专项工作进行摸底调研,掌握基层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加强城镇新增就业等数据核查,严禁数据造假,为科学研判全市就业工作奠定数据支撑。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登记失业人员11489人,其中长期登记失业人员8352人,占比72.7%。三是岗位发布频次更加密集。每月梳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大型园区缺工信息,每季度对接无锡、连云港、宿迁等沿海城市岗位信息,实时收集辖区内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零工市场用工需求,每年有计划、分步骤的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招聘季、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21年推送岗位信息数量7万个,2022年推送10.9万个,截至2023年10月已推送9万个。四是就业援助服务更加完善。对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落实“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截至2023年10月,我市登记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6085人,目前联系率已达到100%(除预留电话空号、错号),就业帮扶率77.07%。
(五)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创新创业
一是加大贷款资金支持力度。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等,可以申请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个人贷款,或最高额度为100万元合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4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