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文稿汇编(10篇)
(202406)
目录
1.“宏观经济治理”: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要成果 2
2.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0
3.产业提档升级,老区焕发活力 15
4.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成就 19
5.返本开新与文明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25
6.强化战略部署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33
7.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7
8.用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丰富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43
9.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48
10.着力增强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52
“宏观经济治理”: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要成果
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在于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典型事实,提炼出相应的基本问题,以基本问题为导向展开“术语革命”,抽象上升为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进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特征和发展的规律,在道理、学理、哲理的有机统一中形成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宏观经济治理”,就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典型事实形成的理论概念和逻辑体系,是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成果。
基于中国经济典型事实提出的“宏观经济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突出表现在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具体来讲,中国经济发展在保持长期强劲增长的同时,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特别是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世纪疫情冲击,中国宏观经济均表现出更强的稳健性和相对更低的波动。在2020年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时,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国有独具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这一典型事实,为中国经济学展开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探索提供了实践依据,也提出了理论要求。
正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上述典型事实,我们从理论上概括提炼出“宏观经济治理”这一基本范畴。这一基本范畴,不仅在概念上区别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调控”,而且在内涵上也不同于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的“宏观经济治理”,是一个更为丰富完整的体系。
在体系结构上,“宏观经济治理”既包括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整体的宏观经济制度,特别是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伴随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宏观经济制度和调控机制也在不断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性产生了极为深刻的积极影响。
在政策工具上,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总量政策,而且包括结构政策,同时还包括改革政策。改革政策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保障和促进经济长期发展方面,而且体现在维护经济短期运行方面。西方宏观经济理论通常更强调宏观经济的总量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构性功能持怀疑态度,特别是诸如产业结构演变和调整等方面的政策工具。
在调控方式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方式既包括需求管理,也包括供给管理,强调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宏观经济失衡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化,来选择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方向,或是以需求管理为主线,或是以供给管理为主线,同时强调把握好需求与供给的内在联系,形成供需双向协同发力和良性互动(如现阶段强调统筹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方宏观经济管理尽管也提出供给管理,甚至提出过所谓的“供给革命”,但并未真正深入贯彻,并以失败而告终。
“宏观经济治理”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提出的规律性认识
我们党在实践中十分注重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总结宏观经济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总结和提炼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突出体现在宏观经济治理方面。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炼出的“五个必须”,就蕴含着对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刻要求。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第一个“必须”,强调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要统筹好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两方面要求,这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客观要求。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第二个“必须”,强调宏观经济治理方式应把握好需求与供给的内在联系,在宏观经济失衡过程中能够明确供给和需求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情况,能够在突出重点和主线的同时,统筹供给和需求,实现双向协同发力,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与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统一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第三个“必须”,强调宏观经济治理机制应把发展与改革开放进一步统一起来。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一招,是使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制胜法宝。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前提,改革开放政策本身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第四个“必须”,强调宏观经济治理标准应体现效率与风险的对称性,既要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又要在宏观经济治理战略上协调“上水平”与“补短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核心竞争力和防风险抗击打韧性等各方面的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有机统一。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第五个“必须”,强调宏观经济治理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一方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逻辑的深刻要求,即内生变量,并非简单的外在前提;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是团结最广大人民、调动最广泛力量、协调各方面利益矛盾、战胜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风险挑战的力量保障。
“宏观经济治理”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宏观经济治理”,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通过与时俱进创新宏观政策工具,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一是以国家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宏观经济治理政策目标。通过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等),从宏观上引导各项经济政策,统筹协调各方面经济政策的功能效应,不仅满足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发展的目标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二是创新和丰富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各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新时代以来,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数量工具和货币价格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类更加深入体现结构调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各项民生政策、社会政策等不断丰富,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工具。
三是在宏观经济治理政策的主要工具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上探索创新,不是简单地选择同时同方向“紧缩”或“扩张”的搭配组合(“双紧”或“双松”),而是根据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组合结构,尤其强调精准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力度的差异。比如在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纪疫情冲击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避免了全面紧缩或全面扩张的宏观政策组合带来的强力冲击,提升了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性,也显著增强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四是在宏观经济治理政策时序上,统筹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在宏观经济出现周期性失衡时,需要政府进行逆周期调节,但若力度过猛则会产生较大负效应,形成巨大的政策调控成本,进而降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提出在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引入跨周期调节,目的就在于降低逆周期调节的成本,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性和政策的可持续性,促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为可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政策空间,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五是强调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稳”创造必要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进”提供时间窗口和必要宏观条件,以“进”推动结构升级和深化改革,为“稳”奠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基础,形成宏观经济治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总量目标与结构目标、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等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仍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短板,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作出了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决策,切中了要害,抓住了“牛鼻子”。
总书记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1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洞察世界城乡关系一般规律,科学把握我国城乡关系演进趋势,深化了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步向县市转移。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为县域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功能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敏锐抓住这一重要窗口期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具体可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注重空间规划科学化。规划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规划先行。要坚持县域城乡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功能互补,统筹县域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态。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发展格局,提升县域整体能级。
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围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强化人口集聚功能。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促进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促进各类要素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为持续在城乡之间流动。加大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提高县域综合承载能力,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全面提高县域内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基,特色是县域产业的优势。要树立大农业观,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发挥县域资源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与大中城市错位发展、差异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打造高水平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大中型城市产业和资源转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县域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产业多种功能,拓展产业多元价值,建立富民利益联结体,实现既富民又强县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
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有了更高需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有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县城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公共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覆盖、公共资源向乡村下沉配置,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便利程度。加快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社会事业,切实提高乡村自我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当前,城乡基层治理还存在治理资源不均、机制不畅、能力不足等难点、堵点。要以县域为联结点和切入口,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县域治理能力,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县域智慧治理,提高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产业提档升级,老区焕发活力
革命老区是我国“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的特殊类型地区,这里红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伴随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区位优势越发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幅列全国第7位。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该省交出的亮眼成绩单续写了红土圣地荣光,为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产业振兴工作,《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出专门部署和安排,实施成效显著,不少地区已形成较为稳定且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未来,革命老区在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力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打造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用对办法,将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谱写新时代振兴发展新篇章。
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比较优势,加速形成红色产业高地。发挥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浓郁的先天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红色+”文旅、直播物流等特色产业,打造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地标,将有助于擦亮红色产业品牌,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比如,延安市创建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及“黄河记忆”非遗大展等活动,据统计,2023年延安市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接待游客4199万人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创新激发革命老区生态资源潜在优势,擦亮绿色产业品牌。依托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擦亮“红色+绿色”文旅金字招牌;利用土地、森林等资源优势,打造品质农林产业,大力发展经济林、中药材、畜牧业等。塑造革命老区绿色产业品牌,紧紧围绕提升产业附加值的目标,在制度保障、绿色金融、科技赋能等方面形成强力支持,推动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比如,浙江丽水市创新探索“碳汇银行”制度体系,成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抢占绿色产业发展新赛道,不断厚植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江西吉安市、海南临高县等革命老区竞相开展实践探索,生态产业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积极培育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的后发优势,打造金色产业载体。革命老区在政策、区位、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发展中充分利用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强、政策扶持力度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等有利条件,有助于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革命老区产业智造能级水平。在创新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方面,系统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革命老区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激发。比如,江苏省盐城市通过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能级不断攀升,2023年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达750个和450个,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能级革命老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革命老区赶超其他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跃升的新契机。一些政策支持和结对共建项目,为革命老区实现科技创新突破、提升劳动者素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老区精神所蕴含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力量,凝聚更多智慧,加快培育创新优势,汇聚创新人才,激发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利用革命老区在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等方面蓄积的后发优势,发展好“科技+”特色产业,把握弯道超车新机遇,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可持续发展添续新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盘活红色文化、生态资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江西等革命老区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续写新的荣光。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成就
——读《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
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我们党而言,这既是光荣的历史使命,也是严峻的现实考验,迫切需要以理论武装推动全党团结、事业发展”“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历史自信、锤炼斗争本领,始终以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阐明了加强理论武装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实践要求、有效方法,为新时代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新征程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的动员令,是深入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宣言书。
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通过鲜活的实例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成就,为更好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所描绘的经济篇章提供了翔实材料。
第一,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篇章的主题主线。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和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自觉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聚焦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探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案例,以此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希望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不断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第二,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篇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现代化的历史探索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构建起来的具有开拓性的理论,对于指引我国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大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当看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规律性认识。这些方面,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每一个现实的经济案例中展现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篇章的核心主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以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取得积极进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的案例选取与理论分析深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长三角地区、构筑开放发展里程碑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力实现共享发展的陕西延安等一系列案例,共同绘就了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经济现代化图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启示与思想养分。
第四,把指导工作、务实管用作为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篇章的显著特点。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有机贯通,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总书记指出“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强调“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干部学习培训也应该是生动的。《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选取的案例,展示了我们党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成就,揭示了造就经济成就的主要做法。这一案例选的目标不仅是讲全、讲好、讲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故事,而且是以案例说理论,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政治训练,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这一案例选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注重党的创新理论更加系统深入、政治训练更加扎实有效、履职能力培训更加精准管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更加科学健全的目标要求。
第五,把案例教学作为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篇章来设计。案例教学因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参与性和实操性等特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省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中,运用研讨式、案例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不断增多,并取得良好效果。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经济篇》与前几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相比,案例阐释部分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4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