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汇编(16篇)(202408)

党建理论汇编(16篇)(202408)
目录

1.“发展才是硬道理”历史回响与深远意义 3
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9
3.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论述的逻辑理路 14
4.邓小平同志与改革开放 20
5.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主动与担当 33
6.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39
7.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43
8.坚持以深化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7
9.将改革进行到底勇气和决心的鲜明体现 56
10.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65
1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76
12.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86
13.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94
14.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08
15.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114
16.重温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119

“发展才是硬道理”历史回响与深远意义
?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大道至简。“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简单也深刻、既通俗也深奥,是一个具有理论涵容性与实践指导性的重要命题,为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革命性变革,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也会逐步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抓住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机统一的深层逻辑,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之中,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基础上的实践外化。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为其提供了思想先导。由此,我们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破解教条主义的迷雾,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生产力不断提升与生产关系良性调整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守正创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生产力上的巨大体现就是对生产力作用的重新确认与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统领全局的重要抓手,使其在中国大地发挥改天换地、旧貌换新颜的历史作用。
    历史方位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创新性地提出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分为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重要论断,并对这两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预设性的描述。以此为基础,列宁进一步把初级阶段定位为社会主义阶段,把高级阶段定位为共产主义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未进行细分。邓小平根据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也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提供了历史方位指引。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是生产力低下,社会整体落后,人民相对贫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何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成为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破题的关键就是依靠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创造基本条件。
    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动力是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要历史课题。要发展,首先就要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既要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也要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实践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要把改革与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的整体“革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变革,为发展奠定各个方面的良性基础;对外主要是开放,打开国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角度出发,促进中国社会结构的优化、整合与重塑,给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善与发展,主要变革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以及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主要聚焦解决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集中表现的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社会生产落后的主要方面。
    其中,改革以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开放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是全球化的、世界性的、相互交往的基本观点,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提升发展能力。
    在改革与开放的双元互动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更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形成新的理论与实践形态。
    体制依托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以及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越来越明显。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问题乃至“变了颜色”,一定程度上都与没有很好地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立足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有机统一,不断调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逐步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最终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剥离了计划与市场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打破了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僵化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原创性贡献,使生产力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体制依托。
    方法指引
    “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是盲目发展,胡乱蛮干,而是要求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发展。
    比如,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这是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经济建设与法治保障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辩证统一来统筹谋划“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指引。
    它既坚持了发展的唯物论,又坚持了发展的辩证法;既坚持了生产力第一标准,又坚持了生产关系的相应调整;既坚持了经济基础的基本地位,又坚持了上层建筑的适度变革,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丰富与创新。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动力和不竭活力。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决定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了部署,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集中体现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上。首先,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经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平稳健康发展。宏观调控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为此,必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主要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经济调节主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市场监管则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社会管理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则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政府应全面正确地履行各项职能,既不过度干预市场运行,也不放任市场无序发展。在经济调节方面,要注重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市场监管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能力;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三,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提高政府效能和治理能力的关键。这包括调整政府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等方面。通过精简机构、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推行大部门制等方式,可以减少政府层级和部门数量,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效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制定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其次,要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广“互联网+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第三,要保障公平竞争。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第四,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监管机构的人力资源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建立完善的执法制度和标准,提高执法效率和公正性。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合作,形成监管合力。鼓励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第五,要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广告、进行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维权机制。第六,要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七,要促进共同富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第八,要弥补市场失灵。加强政府干预,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加强干预和调控。通过提供公共产品、调节收入分配等方式,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和协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论述的逻辑理路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是其立足中国发展实际,进行长期、艰辛探索后形成的具有创见性的思想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重温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逻辑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的构想。秉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让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表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应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生活资料公平分配,从而消除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明确了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体现在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也体现在它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还强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等,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反映出强国富民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文化渊源。无论是晏子提倡的“权有无,均贫富”、老子主张的“损有余而补不足”,还是孔子提倡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抑或是《礼记·礼运》设想的“大同”社会,都有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探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富裕、公正、平等社会的美好憧憬。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关注民生诉求,内含了消除贫困、让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实践逻辑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面对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这一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以体制改革为推手,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论述,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初步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理念。他后来强调:“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这指明了先富是手段,允许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通过示范效应激励其他人通过勤劳奋斗走向富裕;共富是目的,实现从个别人到更多人的富裕,整个国民经济形成良性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实现先富带动后富,邓小平同志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合法经营实现勤劳致富,激发和带动未富、后富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强调要坚决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和经济犯罪活动,以保护民众的生产热情,维护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一方面,平均主义既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是片面追求所谓的公平。邓小平同志反对平均主义,认为平均主义遏制生产积极性,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种批驳,澄清了有关按劳分配的理论是非,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自身弊端,因此他对共同富裕的思考内含了对产生两极分化的警惕。他在南方谈话中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发展生产和防止两极分化两个维度,指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开启了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一是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原则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价值遵循。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指向。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充分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能力,既要实现社会财富量的积累,也要注重社会生产力质的提升。二是坚持系统观念,破解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要从全局上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各行各业协调稳健发展,保证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三是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等各环节,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邓小平同志与改革开放
?
    今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吃水不忘掘井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锲而不舍探索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实践创新,还是理论创新,都是十分不易的。邓小平同志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经历了锲而不舍的艰辛探索过程。
    邓小平同志最早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他注意到一些地方为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包产到户”“责任到田”等新情况。经过深入思考后他提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他还引用“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形象阐明自己的主张。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同志反对教条化地对待生产关系,强调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与人民的普遍意愿来选择、变化生产关系模式。但是,随着批“单干风”和“包产到户”,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考虑实际上被否定了。
    1975年年初,在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支持下,邓小平同志开始全面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在此期间,他围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个工作重心大刀阔斧进行的全面整顿,就具有了“改革开放”的性质。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当时,还为后来我们党粉碎“四人帮”,进而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了重要准备。邓小平同志后来说:“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但随着这年11月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开始,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从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改革开放提供思想先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到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邓小平同志果断推进改革开放。1992年年初,基于对党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和自身思考的深刻总结,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1992年3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几经沉浮,几度探索,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矢志不渝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境界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问题之多、难度之大,世所罕见。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勇于挑起这副担子、能够作出这个贡献,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然,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崇高的境界也是无法做到的。
    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改革开放,首先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直接的动因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他在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要改革的时候,就已经鲜明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为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他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时,强调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不能把我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归咎于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有偏差,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还明确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二是,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明确说过:“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他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因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避免对“革命”一词的误解,他特别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也就是说,这场“革命”不是要革社会主义的命,“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实行改革开放,一些人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然而,铁一般的事实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搞活了社会主义,壮大了社会主义,发展了社会主义。党和人民也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改革开放,是要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是理性的不是盲目的,是务实的不是好大喜功的。作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深知: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作为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更是深知: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无论是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还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在改革开放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其重要目的就在于“振兴中华、赶上时代”。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明确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在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时,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由此可见,“振兴中华”与“赶上时代”是改革开放两个相互联系的目的,“振兴中华”就是要“赶上时代”,只有“赶上时代”并且“引领时代”,才能真正地“振兴中华”。关于改革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还作过这样的论述: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等等,归结起来就是8个字: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在探索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的正确思考和科学论断被一些人指责为“唯生产力论”“阶级斗争熄灭论”。然而,历史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而且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就是他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境界。
    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亿万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邓小平同志情真意切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无论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还是振兴中华、赶上时代,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他说过:“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他坚决批判“四人帮”“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荒谬言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揪心的是“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他多次使用“迫使”二字来表明我们决定进行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国家和人民的贫穷状态。他说:“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必须指出的是,关于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邓小平同志既强调从实际出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同志改革思想指引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温饱不足的困境。邓小平同志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人民群众用“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的群雕铭记他;用“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歌声怀念他。
    熠熠生辉的改革智慧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形成的思想方法、积累的宝贵经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实”。改革开放自酝酿之日起,就面临各种质疑和挑战。面对各种来自“左”的右的、经济的政治的、既有的全新的、国内国际的问题和干扰,邓小平同志的应对之策始终是“实事求是”4个字。在拨乱反正之际,他支持和领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提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他强调搞现代化也要实事求是;在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制定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他指出要实事求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处理复杂历史问题时,他强调要实事求是;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干扰和各种风险挑战时,他依然强调要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3月会见美国外宾时所说的:“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可以说,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法宝。
    二是“闯”。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前往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在论述如何推进改革开放时,他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还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这种“闯”和他所说的“看”是紧密联系的。一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看”是“试”的前提,通过“看”决定要不要“试”、要不要“改”。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就是“试验”。比如从建立4个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再到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直到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都是看准了“试”的结果。二是“允许看”。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事实上,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乃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都是“允许看”的结果。三是“走一步,看一步”。邓小平同志不仅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通过试验来作判断,同时又倡导每走一步都要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他说过,“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可以说,敢闯敢试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三是“活”。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时,突出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搞活”。他说过,“改革就是搞活”。在1987年5月会见荷兰外宾时,他谈话的主题就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邓小平同志关于“搞活”的一系列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搞活”,首先是思想要解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僵化、半僵化状态说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搞活”,从根本上说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搞活”,最重要的是经济要搞活。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搞活”,也包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形成安定团结而又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一心一意地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时,他指出:“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当然,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活”,决不是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活”,而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活”,是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的“活”。可以说,“搞活”是邓小平同志改革智慧的一大亮点。
    四是“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原则。他所说的“稳”,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稳妥,“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改革开放是一项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的全新事业,要冒很大风险,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要犯错误,因此既要大胆改、大胆试,又要允许错,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稳”不是不改革,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校正偏差。二是稳定,“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妥”和“稳定”是辩证统一的。改革开放的步子稳妥了,可以避免激化矛盾,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了,也有利于稳妥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稳妥”和“稳定”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原则。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邓小平同志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主动与担当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风雨沧桑不改初心使命,荆棘坎坷不坠青云之志。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在历史转折中主动担当作为,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历史
    “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自己的中肯评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同志政治生涯始终。对待历史,他亦是如此。客观而诚实地评价历史,说来容易,真正践行却并非易事。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于三天之内两次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采访中,法拉奇围绕“如何评价毛泽东”这一主题主线展开直接而辛辣的提问,如“对过去这段错误要追溯至何时”等,可谓锋芒毕露,刨根问底。面对一个个“辣味”十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从容不迫,坦诚应对,在“见招拆招”中一针见血地阐明了一系列重大原则性问题。
    邓小平同志开门见山、斩钉截铁地说,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针对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邓小平同志也作了客观而实事求是的分析:主要由于一些“左”的思想,使得他没有把过去深入实际、坚持民主集中制等良好的作风很好地贯彻下去,对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以致最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但他同时强调,错误不可全部归结于毛泽东同志一人:“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我们这些人脑子都发热了。”对毛泽东同志一生的功过,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作客观的评价。他指出:“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邓小平同志评价历史的准则。也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客观评价历史,才能够掌握历史主动,统一思想、廓清认识,为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提供坚实思想基础和重要政治保证。
    求真务实,坚持历史由人民创造
    相信人民群众和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唯物史观的本质所在。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阻,为此,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的安徽省委作出一项大胆决定: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不向农民征收统购粮,充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决定似一声春雷,敲开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因常年受穷而迷茫彷徨的心。在“借地”政策的鼓舞和启发下,当年,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大包干”契约上按下手印,决定一家一户分地单干。一年后,小岗村迎来了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
    小岗村村民的成功实践,促使四川、甘肃等省份的一些地方纷纷放宽政策,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正式揭开。然而,在各地冲破制度藩篱、大胆先行先试的同时,一些担忧也接踵而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会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土地管理使用上的“禁区”不能打破。就在思想认识不一致、不少地方出现左右摇摆之际,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1980年5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同年5月31日,他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肯定了安徽的农村改革,“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明确表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邓小平同志的明确表态,及时总结和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经验,在关键时刻消除了人们的僵化思想和畏惧心理,推动了党中央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公开肯定和支持,进而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
    团结一致,发挥历史“清醒剂”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思想理论领域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景象,但也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使得一些青年人对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产生不解与误会。邓小平同志认为,这是因为许多青年对我国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缺乏了解,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今天我们的国家还会是旧中国的样子。我们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分不开的。”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重视历史教育,强调让青年一代学史、懂史,目的在于引导青年一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而以青春之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切实担负起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1992年视察南方之际,已是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珠海向青年发出热烈的期盼——对我们的国家要爱呀,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言语间,邓小平同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将知史爱国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学习历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正如他1990年4月在同外宾谈话时所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邓小平同志将历史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反复提及,充分发挥出历史“清醒剂”的作用,统一了青年思想、激发了青年斗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为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回顾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评价历史、求真务实总结历史、团结一致发挥历史教育引导作用的历史过程,是为了启迪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树牢唯物史观,坚定历史自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汲取历史养分的过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与力量。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不抓好落实,就不可能见到实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革落实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改革目标已经明确,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为政贵在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能动地改造世界。注重实干、务求实效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就在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一一落实落地、见到实效,给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定要触碰更多深层次矛盾、破解更多棘手的体制机制难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注重改革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取得预期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取得新的突破。要坚决防止和克服改革中的形式主义,不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只以实绩实效说话。
    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不解决问题的改革就会陷入无的放矢、劳而无功的境地。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商事制度改革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破解企业办证难、办证繁的问题,激发创新创业热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直击跨省异地就医报销“跑腿”“垫资”的痛点难点问题,给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降低市场“门槛”,瞄准的是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问题,使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不断向前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抓住重大问题、把握关键问题、聚焦突出问题,在对问题科学分析、精准把脉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做到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以解决问题深化改革。
    改革要见到实效,就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强化精准思维,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改革部署,多是战略性、方向性的,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细化改革方案,把改革任务科学分解,使改革对策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创造性地把党中央的改革部署落到实处。抓好改革落实,不能大而化之,只满足于“大概齐”“差不多”。许多时候,一开始看似失之毫厘,结果往往谬以千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地设计改革举措,合理安排改革的推进节奏、出台时机等,精准发力抓好改革落实。
    为了人民是改革的意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检验改革实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画卷中,民生始终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的宏图大计最终都将落到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上来,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出改革举措时多想想是不是符合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实效。对于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民生实事,要抓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使改革举措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
    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阐明了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几点,其中一点就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这既是对《决定》注重突出重点的总结和概括,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重点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
    更加突出重点,就要突出体制机制改革,这是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决定的。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我们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奔着问题去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需要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改革不断深化、向深度进军的必然要求。《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提出的改革举措。我们要扭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重点,不断健全已有制度,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全面上下功夫,使改革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个方面都平均用力,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上,从而达到“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效果。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会决定“应该是一个能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到全局性、引领性作用的文件,必须更加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瞄准的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需要、人民群众最期盼、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针对的是改革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卡点堵点。比如,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通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的内在要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决定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仍然集中在经济领域,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能更好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要部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有力抓手,带动其他方面改革相应推进,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促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坚持以深化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对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要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和衡量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指出“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并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生态美好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客观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并且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较,新质生产力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富有绿色低碳内涵,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力。从根本上来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决改变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追求。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文明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重塑生态价值观,推进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已经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夙愿。
    科学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路径和方向指引。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本源性意义和根本性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深刻领会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制度内涵,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刚性约束;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更加严格抓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方面制度的完善落实,强化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的考核监督,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效能;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生态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和应对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夯实各类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贯彻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树立生态治理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等,一体化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机制,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合力。
    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绿色低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不断强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及机制支持,持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发挥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充分发挥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高校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支撑引领作用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应当坚持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培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范践行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要求学生既要有宽广扎实的知识结构,也要有亲近自然环境、心系地球母亲、服务美丽中国的情怀与品格。新形势下,高校应当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贯彻落实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做“绿色公民”“低碳达人”。
    提升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创新力。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长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聚焦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形势下,高校要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源头创新水平,聚焦减污降碳、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污染物协同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破解生态环境“卡脖子”难题,为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打造更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样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展现更多担当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完成了以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泉山区九里湖、沛县安国湖等为代表的一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助力徐州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徐州模式”和“矿大方案”的成功实践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赞誉。新形势下,高校要不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支持能源结构低碳化、重点行业绿色化、工业园区循环化转型等,为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站在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积极对接“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深化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生态治理战略合作,提出更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打造更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工程,并不断增强在全球生态建设体系中的影响力。
    

将改革进行到底勇气和决心的鲜明体现
?
    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每届中央三中全会都把主题聚焦到改革开放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依然保持了这一传统,“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之所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不仅是因为这次全会确定了到2035年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且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而且因为这300多项改革举措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有的解决了过去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有的破解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有的面对新问题作出了新的重大改革决策,尽管其中有些改革要求还是方向性的,但全会作出的改革决策和举措都是实打实的。比如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出现的新问题,全会既明确“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又针对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新情况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比如对于农民宅基地、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子女的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改革、要素市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这次全会都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其中关于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领域问题,这次全会明确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即“三集中”);同时明确“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等等。比如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尤其是强化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调要“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还明确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同时明确“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以及“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这些实打实的改革措施,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来自何处?
    一是来自46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46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所指出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46年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改革开放这46年,我们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顶住了国内外政治风波的巨大压力,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此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就是这样来自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觉醒和历史经验。今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二是来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开放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着各个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要实现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一个“啃硬骨头”的过程。这里讲的“硬骨头”,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比如,为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立法体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推出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试点单位,它们分别在湖北省襄阳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由于这一民主立法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20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又把江苏省昆山市人大常委会、浙江省义乌市人大常委会等确定为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接着,2021年又新增第三批12家立法联系点。截至2021年6月,各联系点对109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近6600条建议,经认真分析研究,许多意见被吸收采纳。其中,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立法联系点是设在城市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街道后来又先后成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重大论断,就是在这里提出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这1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时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就是来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积累的这些新鲜经验。
    三是来自去年全党主题教育时进行的务实深入的调查研究。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去年3月底召开会议,在全党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强调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各地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仅增强了对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而且按照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方案,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调查出来的问题,能马上改的立即改,不能马上改的经过梳理汇总起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我们坚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也一定能够通过深化改革得到解决。可以说,去年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为今年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既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又形成了问题清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四是来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及其作出的决策部署和会后全党凝心聚力的改革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探索如何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重大理念后,在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作了充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根据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深刻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各地纷纷优化营商环境、调整房地产政策、推出以旧换新等新举措,推动改革创新。事实上,在筹备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际,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已经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12月8日,文件起草组已经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遵循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三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四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五是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最大政治的同时,已经决定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五是归根到底,来自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新要求。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今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