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下半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考察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12年**新型城镇化的变化,**既是目前**省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低于60%的设区市,又是近十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最快的设区市之一,增幅位列全省第二。这个样本的特殊性在于:**既具有加快把城镇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的巨大空间,也为吸收各地经验教训、全域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制度试验田。具体表现出两方面特征:纵向看,**推动新型城镇化呈现“城镇常住人口量质并增,城乡差距加快趋于收敛”的良好态势。数量上,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稳定增加,2022年达到136万人,较2010年增长4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幅全省第二,从44.1%增长为59.3%。质量上,高素质人才不断集聚。七普数据显示,**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年6491人上升为12367人,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更难能可贵的是,**缩小城乡差距进展较快。2022年,全市城乡收入倍差为1.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0),较2010年(2.64)收窄0.82。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52平方米、81.4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也显著高于2010年的39平方米、55.79平方米;全市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的比例超过90%,县(市、区)高速覆盖100%。截至2023年7月,已实现全市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其中,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97%,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居全省第二,乡镇卫生院达标率89.3%,基本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实现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已基本实现城乡均等普惠可及。横向比,**推动新型城镇化面临“区域位势有落差,内部分化仍较大”的严峻挑战。从区域看,**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在全省垫底,也低于四省边际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四省边际区域9个设区市排第7,仅略高于江西上饶(55.94%)和福建南平(56.7%)。分县(市、区)看,**内部城镇化进展分化,县域集中提升空间较大。近十二年,除**外,**各县(市、区)12年间增长均超过全省平均(11.78%)。但各县(市、区)进程差异明显,2022年,**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但其余各县(市、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却均低于60%,同为市辖区的**甚至仅为47.3%。
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缩小县市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坚持以人口集聚为抓手、整村搬迁为关键、加强公共服务为重要载体,就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五个统筹”为主,在制度一体化、市县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规划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体化统筹全域推进的顶层设计。**市和各县(市、区)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市级设立“1+7”专项工作推进办,建立季度例会制度,梳理形成“四横”“三纵”系统架构图,统筹各区县推进工作落地落实,为全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一体化统筹市县人口布局规划。按照“做强市区、做特县城、做优集镇”的思路,统筹完成了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全市1476个行政村规划评估,明确全市8个万人集聚区和36个百亩搬迁共富安置点,形成“8+36”规划布局点位图,为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规划基础。一体化统筹要素和生产力布局。**市制定并实施全市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市县统筹联动落地机制。通过对全市要素资源的整合调配和全市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有效加快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切实解决**市存在的市强县弱问题。截至目前,共统筹流转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信息169条,其中已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34个,总投资667.4亿元。一体化统筹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着力推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整合提升市县教育资源,有序推进小规模学校撤并,实行跨区域“暖心随”转学。在重点镇创新打造14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开展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专项行动。实施助餐、助医、助洁“助老三件事”,标准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聚焦搬迁农民,出台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系列举措,推广使用“智享用工”等求职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6个省级合作创业村,2023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35万,全市零工市场服务企业1467家,推出招聘岗位2.2万余个,实现培训提技后人均月增收500元。一体化统筹人口集聚安置政策。为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市创新提出全市域一体的房票安置政策,打破农民搬迁只能在县域内安置壁垒,推动农民在全市域内自由选择安置地,并同步明确市县、区块之间财政支出责任与各项收入共享比例,确保各地财政收益基本平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清醒认识问题,找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差距和不足
**城镇化发展的二重性,为*省全域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鲜活案例,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集聚后的问题。农民整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人吸引到县城只是前半部分,解决好集聚后农民生活就业、村庄资源流转、后代权利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同样重要。我在下面调研的时候发现,部分农民对于能否适应搬迁后的新环境有些担忧。一是担心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如**县某村村民表示城里的工作门槛高,自己年纪大了,又没什么一技之长,很难在县城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二是担忧搬迁后生活成本问题,如**区某镇村民说:“村里面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养的,喝的都是山泉水,用电也少得很,到了城里面,这吃的喝的用的哪样不花钱?”三是担忧村内承包地无力耕种又难以全部流转,如**县某村由于没有重大项目牵引,目前仅完成1000余亩山地资源的流转,尚有2000余亩待流转。显然,进城集聚之后如何消除转移转化农民“后顾之忧”是一个重要问题。调研中也发现,现有政策框架并未明确搬迁农民后代权利的保障问题,搬迁农民后代的权利权益,尤其是宅基地资格权的延续保障也将会是个潜在的问题。
二是资金平衡难的问题。投融资平衡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性问题。当前发展形势下,全市各地财政保障和平衡能力都有所下滑。从**来看,土拍数据显示,市域2022年成交额较2021年下跌34.75%。**市6个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为349亿元,较2021年下降16.9%。尽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仍推出了优厚的搬迁助民政策,如**市为“助老三件事”每年投入0.84亿元,**某区为“共富大搬迁”每户补贴达40万元1。在当前形势之下,大规模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如何统筹有限财力实现资金平衡,是个大难题。这不仅要考虑搬迁补助、集聚点建设上的平衡,还要考虑到如何消化提升集聚点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品质带来的长期运营成本。
三是要素缺口大的问题。全域推进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城乡空间的重构,需要满足搬迁集聚人口的生活空间需求。在国家从严控制城镇开发空间与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