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茶产业作为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茶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我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县因茶而闻名,是“世界古茶树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全国最美茶乡”“全国茶产业百强县”“省茶产业十强县”。县x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x县境内具有明显地域特性和独特品质的x大叶种茶,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被茶界专家誉为“x大叶种茶的正宗”“中国大叶茶的英豪”。县茶园总面积32.15万亩,可采摘面积24.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13.33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面积3.68万亩。建成x大叶种茶种质资源圃1个、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秀美茶园”1个、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1个、省级“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3个、市级“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8个。县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申报茶园全域绿色认证面积27.31万亩。2022年11月2日,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纳入第二十七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单位名单,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县现有SC认证茶企102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5户、规上企业17户;全县有茶叶初制企业3855户。2023年,县毛茶总产量2.3万吨,精制茶产量1.8万吨。毛茶平均价格为97.8元/公斤,精制茶平均价格为197.2元/公斤。实现综合产值8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5亿元、工业产值35.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0亿元),茶叶税收1946万元。
二、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决心
(一)成立领导机构。为保障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各项工作,切实把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2023年4月,县成立了省首家“三茶统筹”研究院,聘请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茶叶专家徐亚和担任执行院长。同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县“三茶统筹”研究院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
(二)出台规划方案。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创新性地提出:以培育百亿元茶产业为目标,“抓两端(茶叶精制和名山头茶规范)、一聚集(引导茶企向园区聚集发展)、四个有(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出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2023—2025年)的通知》和《县2023—2025年“三茶统筹”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
(三)实施项目工程。加强茶文化、茶科技的研究、推广和普及。举办第七届“中国·冰岛茶会”和“茶香x·相约南亚”等推介活动,打造官方抖音账号,构建“中国x冰岛茶荟”抖音平台,积极推进x县茶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出版了一批宣传县茶文化的书画作品,《茶宫殿——x普洱茶记》一书已顺利发行;完成县“三茶统筹”展览馆改造建设及线上参观工作;在景亢村挂牌“省作家协会x文学创作基地”;邀请来自国内的文坛名家齐聚我县,参与“冰岛的召唤”茶山行活动;依托冰岛茶品牌的影响力,努力建设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三产交融”的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茶文化生活圈,构建“冰岛三小时茶生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茶香x”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县始终把茶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一是争取“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省级补助资金共8400万元。2023年,共完成“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任务目标8项,完成率达53%;完成创建项目7个,投资18159.26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62%,创建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省x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管理条例》,认真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和第四批古茶树(园)申报认定工作,申报市级第四批古茶树认定4406株,古茶园38个28874.8亩。2023年,全县共有涉茶农户3.6万户13万余人,实现茶农茶叶人均纯收入1万元。
(五)构建涉茶标准化体系。为推进茶产业标准化进程,县不断加大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传实施力度,同时出台了《x大叶种茶团体标准》,确立了x大叶种茶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检测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标准化要求,积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并参与涉茶标准化工作,从而推动社会团体、产业联盟、企业等针对全产业链重点环节规范制定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加强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全县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
(一)茶产业管理较为粗放。一方面,茶园基地绿色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茶园管理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存在。县茶园总面积有32.15万亩,但有机茶园面积只有13.33万亩(取得有机认证面积6.92万亩,取得有机转换认证面积6.41万亩)。另一方面,茶叶初制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在全县3855户茶叶初制企业中,大多数茶叶的初加工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为主,加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规范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品牌效应不够凸显。虽然发布了“x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标志”,x大叶种茶地理标志农产品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也已上线运行,但是在品牌的使用方面,企业更注重自身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忽视公共品牌的推广使用,“x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标志”和“x大叶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率并不高。
(三)茶科技支撑不足。大多数茶企在茶树品种研发和保护、茶园建设、安全生产、茶叶加工、产品功能化、网络营销、大数据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缺乏本土创新型人才和技术,龙头企业带动不强,精深加工及新产品研发滞后。另外,茶农科技应用水平低,产业带头人、“领头雁”、匠心茶人尚未形成矩阵优势,这也是大多数产茶区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茶文化挖掘不充分。茶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不够,与x县特色文化融合不紧密。茶文化产品开发创新不足,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交流、特色餐饮、休闲康养等融合度不高,方式方法简单;茶文旅融合的精品路线打造少,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质量差;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导致不能把茶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
四、靶向施策,不断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