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两个关键词,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时代强音,在中华大地响起。相比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全面深化改革”及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这是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决定的
    今天,为什么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聚焦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来?
    首先,这是由中国现代化的长期实践和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决定的,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设置的理由时,强调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探索中,找到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漫长进程中,我们经历过“学西方”的现代化尝试,失败了;经历过“学苏联”的现代化实践,虽然取得了不斐的成就,但终究还是“水土不服”,进行了重新探索和重新选择;经历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依靠群众运动急于求成的现代化进军,也不成功。正是有了这样多方面的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我们才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大胆探索中,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显然,这条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来自中国180多年现代化实践的长期探索和反复检验,是实践的结论、历史的结论。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中央政治局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其次,这是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决定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时代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战略任务。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部分,就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与此同时,《决定》还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因此,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部决策部署,都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来展开的。
    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再次,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包括制度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决定的,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那么,制度建设、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关系呢?今年4月22日到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就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两回事,而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必须一体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
    最后,这是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难以避免的严峻挑战和必须准备的艰巨斗争决定的,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在阐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时,特别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由此决定了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制度,统筹发展与治理、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综上所述,总结我们的历史经验,直面我们要完成的中心任务及其要破解的难题,以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挑战风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来推进。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一轮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一轮改革的最大亮点和看点。
    ■?归根结底是要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我们讨论为什么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懂得其深刻缘由,还要懂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归根结底是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新质生产力”是重大的原创性理论观点
    首先是动力。我们要认识到,改革是动力,创新也是动力,改革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其首要任务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是:怎么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要求我们破除发展问题上的陈旧观念,着眼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来思考和布局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敏锐地抓住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力发展最新动向,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一重大问题。在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今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的时候,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