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党课
A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的一生,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功勋,强调要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崇高革命风范,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思想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重温和学习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产生决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基于”。
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历史和现实表明,封闭和僵化没有出路,实行改革开放是加快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正确选择。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推动党和国家从危难到重新奋起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但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严重曲折。邓小平同志说,“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与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关。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再不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就有被飞驰的时代列车甩下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正是在对世界大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党一往无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看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曾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正所谓“凡人之情,穷则思变”,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人心所向的改革开放从此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全面展开。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把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孜孜以求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回顾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可以发现,邓小平改革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同步而行、相互促进,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在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邓小平改革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怎样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由共产党领导”——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领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他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
“紧紧地依靠群众”——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十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他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性质。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改革决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他指出,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改革就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他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内容和范围。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指南。他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图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在这次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要善于摸着石头过河,“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同时,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决策一定要慎重”,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
“三个有利于”——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评价标准。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