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劳动教育是贯穿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与任务,确保劳动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在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中,**市注重顶层设计,以“课程指南”为引领,以劳动素养为核心,突出劳动关键要素,积极探索适宜区域劳动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法,部分县(市、区)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20年以来,**在政策保障、基地建设、技能竞赛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制度保障,实现了“市、县、乡(镇)、校”四级技能竞赛联动机制,并依托教研、科研等平台,形成“竞赛、教研、科研、培训”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推动模式,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政策支持:不断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制度建设
    示范引领与基地建设双管齐下。**积极树立和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劳动教育典型工作经验和教学案例。示范校与示范基地是引领劳动教育革新的双翼,创建市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校,不仅有利于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步伐,更激发了区域内学校的协作联动发展。示范校为劳动教育的高效、有序实施指明了方向,而示范基地则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交流与学习场所,让理论与实践得以完美结合。在示范校的引领下,**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督导,不断优化示范基地的实践功能,使其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创新实践的孵化器。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示范校的引领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全域劳动教育的整体提升。这种形式的互动,让劳动教育不囿于学校课程,而是更能切实融入实践生活,充分彰显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为构建符合**实际、彰显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持续拓展和优化学生劳动实践(实训)场所,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劳动教育试验区3个,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10个,示范学校100所,实践(实训)基地64个,形成了以市级劳动教育示范项目为引领,县(市、区)联动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格局,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能竞赛与教研科研相辅相成。竞赛、教研、科研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劳动教育工作的稳固体系。一方面,组织劳动实践竞赛,丰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载体。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劳动课程的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的品牌建设,通过竞赛活动践行“以赛促建”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实践教育的发展。注重“以赛促教”,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营造浓郁的劳动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竞赛遵循学校、乡(镇)、县(市、区)、市(州)四级赛制。这一举措提升了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研活动常规化,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研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教研常态化对于教师全面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三大特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教科研活动,教师得以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对地域优势特色、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问题等进行分析研判,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素养,还能够极大提升教师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能力。**坚持以“教育美、劳动美”为主题,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旨在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立体构建:建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指南
课程引领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实践思路主要围绕重塑劳动教育的“特殊性”、突出区域的“地方性”、补齐校级的“差异性”,致力于从课程到育人的全面深化,从课程到五育的融合发展,以及从课程到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三层内涵落地到区域上,体现在对地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载体,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特色化发展。在特殊性方面,注重从课程到育人的转变,避免开设单一的劳技课程,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课程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五育并举,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六盘水市水城区将劳动教育课程渗透到其他学科,在语文、历史学科渗透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生物、化学、科学等学科渗透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差异性方面,通过课程引领,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制度,从无到有到优,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运行机制,校级间共享共建劳动教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