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敲门行动”敲开群众心门(来论) 4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评论员观察) 5
3.雷锋精神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8
4.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点) 11
5.做好乡村市场体系建设大文章(人民时评) 15
6.“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人民时评) 18
7.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人民观点) 21
8.奉献精品,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现场评论·开局之年共奋进⑧) 25
9.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评论员观察) 28
10.做新时代的“新农人”(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31
11.“隔屏陪伴”,让爱更好在身边(金台随笔) 33
12.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人民观点) 35
13.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评论员观察) 39
14.履职尽责画好奋进同心圆(人民时评) 42
15.下足功夫保障食品安全(纵横) 45
16.〔社论〕凝心聚力共谱华章 47
17.同心共圆中国梦 50
18.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汇聚智慧和力量(社论) 54
19.新华社社评: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共圆中国梦——写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 58
20.〔社论〕凝心聚力开新局坚定信心共奋进 61
21.激扬奋进力量创造新的伟业(社论) 63
22.凝心聚力创造新的伟大荣光 67
23.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 70
24.新华社社评:勇担使命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之际 74
25.沉着应对,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77
26.求是网评论员: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80
27.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84
28.新华社评论员: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86
29.共赴奋进征程同谱华章日新 89
30.凝心聚力开新局团结奋斗铸辉煌 92
31.踔厉奋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 95
32.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新论) 99
33.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评论员观察) 102
34.以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人民时评) 105
35.乘着歌声的翅膀飞越大山(暖闻热评) 108
36.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人民观点) 111
37.调查研究要摸透民心民意(声音) 115
38.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30)) 117
39.以科技创新提升健康福祉(新论) 120
40.把握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机遇(新论) 123
41.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观点) 126
42.努力做草原上的“一杆秤”(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130
43.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治理者说) 132
44.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人民时评) 135
45.焊花闪耀,映照工匠精神(暖闻热评) 138
46.合力“炒香”预制菜(人民时评) 141
47.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评论员观察) 144
48.久久为功,阔步振兴路(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31)) 148
49.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评论员观察) 151
50.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154
51.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和音) 158
52.坚守合作初心保持战略定力(和音) 161
53.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 164
54.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人民时评) 167
55.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更多人 170
56.为玉米嵌入“中国芯”(暖闻热评) 172
57.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治理者说) 174
58.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评论员观察) 177
59.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80
60.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200
6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203
“敲门行动”敲开群众心门(来论)
“李大爷,您身体还好吗?需要什么就说一声……”在安徽巢湖市凤凰山街道黎明社区,“敲门行动队”定期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上门看望辖区内的老人。当前,该社区已推出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为老服务等3方面6个服务项目,通过上门服务为辖区居民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受到欢迎。
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敲门行动”在创新城市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方面作出了探索。独居老人状况如何?留守儿童需要哪些帮助?困难群众有哪些难处?多地社区以“敲门行动”为抓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寻找工作的突破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敲门行动”敲开的是居民的家门,也是群众的心门。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如今,“键对键”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要切实了解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离不开“面对面”的实地走访。真正贴近群众,充分了解基层实际和各方面诉求,服务群众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各项工作才能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1日05版)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评论员观察)
注重各产业、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提质增效,增进产业体系的新动能;全力以赴,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山西古交市屯川河畔,一条500米的输煤走廊将洗混煤直接输往附近电厂,转化为电能后传输至大江南北;黄浦江边,上海前瞻性布局五大未来产业,竞逐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新疆塔里木地下9000多米深处,钻井队创造了塔里木油田新的深地钻井纪录……传统产业积极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日益蓬勃向上,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能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丰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从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到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从2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到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进一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要求,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夯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物质技术基础。
纵观人类历史,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经历过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第一大国。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6%,高技术、装备制造业支撑强劲,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民用飞机等产量分别增长16.3%、15.0%、10.5%,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立足我国国情,一方面要以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传统制造业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方面要围绕搞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把产业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实基底、开辟赛道,自立自强、开放合作,方能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和国际竞争力,应当用系统观念解题作答。既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注重各产业、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同时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断补短板、锻长板,用全球视野统筹战略布局,我们定能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水平。
内蒙古兴安盟,施工人员在3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建设现场吊装组件;吉林长春,工作人员检查智能自动导航运输车运行情况;重庆沙坪坝,技术人员在一家科技公司里调试工业机器人……放眼广袤中华大地,千行百业,满怀信心,干劲十足,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势蓄能。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从而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必将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1日05版)
雷锋精神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走进纪念馆,了解雷锋、聆听雷锋的故事;一起诵读《雷锋日记》,汲取榜样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学会奉献……近期,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以实际行动学雷锋、树新风。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近日,***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自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雷锋非凡的人格、不懈的奋斗,铸就了雷锋精神。“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日记里的一字一句,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信仰,转化成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他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中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他甘当“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他的事迹在祖国大地到处传颂,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实践充分证明,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雷锋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忘我奉献。从“雷锋式好战士”刘英俊到“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从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张黎明到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的郭明义;从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的扶贫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千千万万志愿者……一个个鲜活形象,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近年来,“当代雷锋”“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在人们身边大量涌现,雷锋精神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无数人学习雷锋好榜样,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厚道德滋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1日05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进行深入阐释。
——编者
新开局,新气象。紧锣密鼓部署相关工作,定任务、抢新机、忙签约;主动作为,组织招商团组赴海外开拓商机;力争开门红,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近期,各地全力以赴推动党的XX大精神落实落地,“拉满弓”“上满弦”,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广袤田畴到繁华城市,从工厂车间到施工现场,在党的领导下,各行各业激扬“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日益呈现新面貌。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XX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深刻指出:“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中国的现代化,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盼。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团结带领人民以不懈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成果,正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代价。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十年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变革,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拓宽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我们党不仅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也使中国式现代化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事实雄辩证明,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XX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就一定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征程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越需要核心的掌舵定向、真理的指引领航。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阔步前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1日05版)
做好乡村市场体系建设大文章(人民时评)
在河北省张北县玉狗梁村,村民只需在手机上“一键下单”,优质好物就能送到家门口;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家电大卖场等拔地而起,县乡居民购物更方便了;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依托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牵头建设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蔬菜实现产销两旺……近年来,随着物流通道更加顺畅,优质商品加速下沉,消费环境日益改善,我国乡村市场活力得到持续有效激发。
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3.8万多个乡级行政区,县乡人口数量众多。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95%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各地大力加强乡村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有力促进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形成良性循环。但总体看,县域商业尤其是村镇商业发展依然滞后,流通梗阻依然存在,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依然不足。《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完善乡村市场体系。”未来还需围绕完善流通设施、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改进监督管理方式等多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乡村市场扩容升级。
商超、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少,物流配送时效慢,农产品流通网络不健全等,是不少县域地区流通体系的短板,需要完善流通设施,畅通下沉和上行双通道。健全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商业设施上,应当抓紧推进对县城、乡镇和村三级商业设施的“三个一批”改造升级,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在物流设施上,要加快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升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推动农村传统商业企业大规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有效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我国是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大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提供更多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在广大农村地区,品质型消费正逐渐取代温饱型消费。我们既要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也要让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落地生根。乡村有着丰富的服务资源,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乡村旅游、民俗、特色文化、休闲农业等服务产业,推动农村商旅文娱体融合发展,充分满足县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
受多种因素影响,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山寨货等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可见。针对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农村市场秩序、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必须改进监督管理方式,优化乡村市场消费环境。未来,要继续把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管放在突出位置,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城乡联动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农村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扩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建立健全现代乡村市场体系是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随着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深入实施,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正加速建立完善。把握流通变革趋势,顺应流通发展规律,推动乡村市场体系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能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实现双提升,为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带来持续的牵引力。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1日05版)
“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人民时评)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一段时间以来,小到一次性的饮料吸管,大到排水管道,在包装、建筑、运输、化工等众多领域,竹制品正在成为替代塑料制品的环保选择。
通过截断、拉丝、打磨等步骤制成的竹吸管,不仅防烫、耐用,还能解决纸吸管遇水易软的问题;用竹材制成的集装箱底板,韧性更强、抗压性更好,适用于各类集装箱;竹缠绕产品质量轻、拉伸强度高、耐腐耐用、抗风抗震,能被加工成大口径复合管和压力管道等,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水利等领域……实践表明,使用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小竹子撬动大产业,“以竹代塑”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呈现广阔发展前景。
在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时,***总书记指出,“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现阶段,我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微丝复合包装材料等技术取得较大突破,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包括竹建材、竹日用品等10余类、上万个品种。“以竹代塑”是主动作为开辟环保新赛道的缩影,为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写下生动注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竹制品的销量和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技术不够成熟的竹制品受限于产量和成本,尚未成为塑料替代品的首选。这就要求进一步夯实“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