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辅导授课
同志们: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豪迈开局这一关键历史节点召开的一场极其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深远,影响广泛持久。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高瞻远瞩、思想深邃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会审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和决议,对今年工作作出全面细致部署,为我们的前行道路清晰指明方向。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磅礴力量。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今年全国两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犹如明灯照亮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道路。我们要深刻领会,精准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加强党建等关键领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且全面地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书记着重强调,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照亮前行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积极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是我们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内部科研团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与外部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项目基金,支持那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面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任务。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提出一系列清晰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深入学习领会,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将报告中的各项要求精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对照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任务,梳理出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比如,在绿色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企业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一员,应积极响应号召,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推动企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三)充分认识全国两会对国资国企工作的新要求。今年全国两会,对国资国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指出,要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党中央对国资国企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发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场拓展方面,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二、坚持战略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持战略引领,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使命担当。
(一)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我们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精准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踊跃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整合内部科研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我们可以在这些重点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或产业基地,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我们要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我们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投资建设农村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们要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例如,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研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强与新兴产业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三)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谋划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例如,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区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参与地方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同时,我们要注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技术输出、产业合作等方式,带动当地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比如,与当地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帮助它们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我们要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同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科研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共享科研成果。例如,与高校联合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攻克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强化管理提升,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加强企业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要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在完善管理制度方面,我们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薪酬、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制度,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我们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实现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比如,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21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