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关于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思考
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以下问题:“两个确立”的确立过程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这就是说,如果要深刻认识一个思想、一个意识,就要了解那个时代物质生活中的矛盾。
那么,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第二,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经过艰辛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总书记曾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第三,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应对。第四,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一、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东升西降”持续发展,世界经济面临重构,人类的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要应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需要一个理论来指导。这个理论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世界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世界经济“东升西降”持续发展
(1)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变化上看,2021年发展中国家GDP总和达到了40.2万亿美元,全球占比41.75%;发达经济体GDP总和为56.09万亿美元,全球占比58.25%。而在2000年的时候,发展中国家GDP总量与发达国家GDP总量差距还很大。但我们看现在,这个差距已经大幅缩小了。
1980年,亚洲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还是比较少。但是到了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标准衡量,亚洲GDP的全球占比为34%,而美国与欧盟合计占比为31%;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6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以来“西强东弱”“西主东从”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2)从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变化趋势来看,世界也正在发生大的改变。近代以来,西方是全球科技研发能力最强的地区。但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世界创新核心区也呈现东移趋势。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首次对外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在自然指数排列前10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2012至2015年期间呈现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并且有些中国大学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
2018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重新组建的科学技术部,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科学技术部管理。202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再次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这次重组强调,实现科技领域“抓大放小”。把一些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其他部门,有助于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筹划组织战略研究,协调统筹全国的科技力量。
(3)从人才培养和储备来看,相比于西方的缓慢发展,中国以高等教育规模和教育支出的跨越式发展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储备了庞大的人力资本。2023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比2021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9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3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比2021年增加225万人。
2.世界经济体系面临重构
(1)全球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当前,从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来看,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已和高收入国家不相上下。从制造业的地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由北美、欧盟、东亚和太平洋三足鼎立到东亚和太平洋明显占优的变化趋势。
(2)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百多年前,早期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产品内分工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发展迅速,同时,发达国家之间产业的“水平型竞争”持续发展,“混合型国际分工”大量涌现。进入21世纪,国际分工协作网络化不断发展,商品的生产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对生产要素、技术等投入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在全球范围之内,进行区位配置,获取最大利益。
(3)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美国是唯一的贸易核心。当时美国的贸易总额和出口额的全球占比非常高。但是在1950年至1960年期间,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美、欧平分秋色的局面;1970年至1980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欧、亚多极发展,一直到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个格局都基本保持不变。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异军突起,不仅年均增幅比发达经济体高,而且与发达经济体外贸总量的差异也大幅缩小。
(4)以“中心”与“外围”为特征的世界货币格局正在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世界货币,一直占据着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位置,而其他国家处于这一架构的外围。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比重的下降,美元作为世界各国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在持续下降。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步很快。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当前,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大宗商品计价实现突破,人民币越来越有国际范儿。2021年12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数据显示,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位。
(二)人类社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征
1.生产力出现新发展
(1)劳动对象具有了新内涵。现今的劳动对象与一百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在地域范围、深度等方面有了极大扩展。天空和深海成为重要开发对象,矿藏资源开发利用从陆地向海洋进一步延伸。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生铁、粗钢、水泥、化纤、布、化肥等产量极大提高。数据、新材料甚至生物品种成为当前时代社会生产形态中新的劳动对象。
(2)生产工具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农业生产工具正在代替旧农业生产工具。基于生物工程的育种使得生物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化学制剂,甚至物理射线等都成为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现在,在工具生产上,工业机器人被大规模应用。与数据等崭新的劳动对象相对应,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生产工具在当前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新调整
(1)生产的世界性具有了新的意义。物质财富生产的国际化不断深化,已经具有全球化特征。精神财富的创造、存在和应用也已经全球化。甚至人自身的再创造也越来越世界化。
(2)所有制并存竞争更加激烈。原来的所有制竞争,可能这个国家是这样的,那个国家是那样的。但是现在,一方面是各国当前的所有制结构大多是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经济基础的特点、反映上层建筑的意志而最终形成的。对于生产的世界性来说,它使得共存于当代的不同所有制,在实际竞争中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互相比较,相互竞争。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决定性的逻辑看,今天某个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可能是和某一所有制相匹配的,但明天可能就需要与另一个所有制相适应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所有制的调整有自身的逻辑;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所有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3)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决定,多种所有制并存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同时,多种分配方式也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国家。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分配方式是不同的。即便是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分配方式也存在差异。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北欧国家的分配方式就和美国的不同。
(三)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人类的技术与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1)技术的飞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一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人口的寿命继续延长,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全球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66.8岁增加到2019年的73.3岁;健康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58.3岁增加到2019年的63.7岁。
(2)人类的资源消耗量空前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历经千年兴盛,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怎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恰逢其时,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
(一)历史上的中华民族
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富裕的国家。我们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高度。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这之后,所有的中国人都怀揣着一个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艰辛的探索,伟大的成就
1.为了伟大的复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4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