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
“咚咚咚~"
是志愿者敲门,来给我们送出门证。
“明天上午8点到12点,带上出门证、手机、身份证、抗原、N95口罩,可以出去4个小时,务必要按时返回”,志愿者边递给我出门证,边嘱咐我。
手拿出门证,不禁感叹:咱也是有证的人了!咱也可以“合法”地走在大街上了!
1
从3月18日封闭至今,我只在3月25号出门一天,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小区之外的景象。最近几天,从新闻里陆续听说上海有些地方可以上街了,朋友圈也有一些朋友展示小区之外的景象,大家持有“出门证”,感叹着封闭两个月的上海,感叹着对自由的向往,感叹着已经逝去的2022春天。
我知道,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拿到“出门证”,就说明上海疫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全面解封指日可待。
但,总觉得这种由“出门证”创造出来的临时自由,有些“畸形”,让人感觉不那么舒服!
2
十年前,我大学入伍,成为了一名野战军。我们那一批兵,没有几个大学生,所以营队对于我非常重视。新兵三个月,那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待了整整三个月,虽然我从小就渴望当兵,虽然每天的训练也很充实,但就是忍不住向往外面的世界。正好新兵连结束后,我大学那边也面临着毕业答辩,我跟部队领导申请,能够让我回学校参加毕业答辩,结果异常顺利地通过了,就这样,我在入伍三个月之后,在封闭了三个月之后,又重新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踏出营区的那一刻,那种兴奋,难以忘怀,这种兴奋纯粹是封闭之后的一种释放,并不代表我讨厌当兵。
退伍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在一个地方连续封闭两个月,直到这次疫情发生。
十年前出营区时的那种兴奋,与今天拿到“出门证”的那种感觉,既像,又不像。
3
?刘润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是有一个人生病了,去了医院,在进行了各种检查之后问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周末还和朋友们约了一场球。医生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安心养病”;
过了半个月,这个人又问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公司里面还有各种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医生依旧没有正面回答,也只说了一句“安心养病”;
三个月过后,这个人见到医生,不再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去,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之类的,而是直接问“我还有救吗?”。
这个故事当然是假设的,也不要去推敲细节,当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几乎所有上海朋友都觉得非常熟悉,是呀,我3月初还在考虑清明节做什么活动促销,4月初还在想要把握住“五一小长假”,而5月初已经不敢想了。现在5月下旬,终于获得了一次出小区的机会,竟然显得如此难能可贵!如果这个“出门证”是在3月底或者4月份发的,那和现在的感受一定天差地别。
?
4
把出门证发给朋友看,问:明天这4个小时怎么安排?
是一个好问题,这来之不易的4个小时,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前几天有次直播,我和朋友一起畅想了下解封后最想干啥,大概列了十几条小愿望,但好像这十几个小愿望里面,没有能够在明天的4个小时里面可以完成的。小区群里也在热烈讨论如何分配这4个小时,但好像每个观点都不那么完美:有人说去买菜买物资,又有人说去超市排队人太多,风险大,还不如现在小区团购安全;有人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呼吸下自由的空气,又有人说都坚持这么久没病例了,不差这几天;有人说那干脆都别出门了,最安全,又有人说既然发了“出门证”,就说明具备了出门的条件,必须要把握住。
把好久不用的登山包找出来,这个时候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物资采购一定是最重要的环境,虽然饿不着,但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的,全靠团长。家里宝宝一岁多,需要丰富下食物的品类,还有各种调味品,可以囤放。
除了购买物资,我还想用这宝贵的4小时时间,压压马路,假装悠闲;也想到地铁站看看,听一听报站的声音,但是不能上车,因为不可以出行政区域;或者数一数一路上有多少商家开门营业了;看能不能买一杯现磨的咖啡,不,要买两杯,两个多月没喝,真的想咖啡的香;再用手表记录一下轨迹,不能去山里徒步,在城市里走走也不错;多拍点照片,也是记录下这难得的4小时。
或许计划会有变化,不过如此畅想一下,也是不错的。
?
5
看朋友圈,据说有的地方是一栋楼十几户,只能投票一名代表出门,如果这是真的,那我觉得还不如不出门。十几户人家,每家买一点点东西,这名代表就拿不了,关键现在不能开车,两条腿就是交通工具,如果这是真的,那我是不是应该感到庆幸?至少我们可以一户一代表。
最后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自己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觉得可以出去了,挺好,另一方面又觉得人太善变,本来就属于我们的自由,在封闭时间长了之后,竟显得如此珍贵。“出门证”最大的好处应该是代表疫情接近尾声,而不是施舍给的临时自由。
于我,不仅要把握住明天珍贵的4小时,还要把握住解封后所有的时间。
封闭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期待真正自由的到来吧
一定很快
因为我们都相信
也只能相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