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浙江 王学华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拍照片带点儿滤镜,粗糙的皮肤就变得光滑,暗黄的树叶瞬间有了电影里的情调,普通的建筑物顿时有了文艺范儿……滤镜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有人说,生活需要滤镜,让我们遇见美好;也有人说,生活不需要滤镜,应还生活原本的模样;还有人说,有的滤镜不妨保留,有的滤镜必须打破。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少
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由两个语段组成:第一段讲的是现象,即“滤镜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第二段讲的是看法,材料提供了三种说法,一是“生活需要滤镜”,因为它让我们遇见美好;二是“生活不需要滤镜”,因为生活要有真实的模样;三是有条件地选择,即在生活中“有的滤镜不妨保留,有的滤镜必须打破”。
审题立意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滤镜,以及它的象征意义。一方面,滤镜可以滤去杂质,让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纯粹与精彩;另一方面,如果滤镜太多、美化太多,孰真孰假可能会难以分辨。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
主要立意方向:
- 生活需要滤镜,过滤掉一些杂质,能够遇见更多美好。
- 生活不需要滤镜,滤镜过多,容易迷失自我。
- 适度运用滤镜,既要运用滤镜美化生活,又要打破滤镜,客观清醒地面对这个世界。
【满分例文】
生活是否需要滤镜
■浙江台州路桥中学 林亦萌
生活是否需要滤镜?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本质上凸显的是对生活的不同看法。浪漫主义看待生活,是给万事万物蒙上一层瑰丽的想象;现实主义则是直接复现现实生活,准确、详尽地摹写现实。
徐志摩曾说:“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滤镜就像一层薄纱,它笼罩下的万事万物都呈现出一种的美,让人心驰神往。
汪曾祺有一篇令人心旷神怡的文章,叫作《昆明的雨》。在汪曾祺绘声绘色的描写中,昆明的雨、昆明的菌、昆明的果子都那么令人神往。但真的到了昆明,我想未必每个人都认为真实的昆明像汪曾祺笔下的昆明那样美。因为汪曾祺笔下的昆明有一层滤镜——昆明承载着汪曾祺的青春和美好的大学时光,该文是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比现实生活中的昆明更具美感、更具艺术性。
戴望舒的《雨巷》也是如此。倘若我们在雨天的巷子里看见一个人在行走,也许并不会品味到《雨巷》中所表现的清幽之美与淡淡的忧愁。这些文学作品都为生活加了一层滤镜,让原本乏味的生活多了一些遐想的空间,多了一些美感,此时的滤镜便是极有必要的存在。
滤镜是为了给生活增添美感,而不是给真实涂脂抹粉、改头换面,也不是掩人耳目。我们不能给腐烂的水果喷上颜料、洒上香水假装新鲜,这毫无意义。刺破生活虚假的外壳,还生活本来的面目有时候会更好。
油画作品《父亲》并没有用柔和的滤镜美化人物,而是将人物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赏者,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艺术。油画《父亲》中,那粗糙的双手、额头深深的皱纹、黑黄的肤色等,无不袒露出农民一生的辛劳,这些真实的细节更能引发大家对作品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透视。所以有时候,我们有必要打破滤镜,看清生活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被假象迷惑。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活一定要滤镜或者一定不要滤镜,滤镜能为生活锦上添花,让我们对世界多一些喜爱,多一些期待;而去掉滤镜,则可以让我们正视自己,正视生活,直面生活真实的模样,回归生命的本真。
【满分秘籍】
该文以设问开篇,引出不同的回答,凸显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接着以汪曾祺和戴望舒的作品为例,阐明适当的滤镜会给本来乏味的生活多一分遐想的空间,这样的滤镜极有必要存在。同时,又以油画作品《父亲》为例,论述有些滤镜应该打破,我们应该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强调在生活中要合理使用滤镜。文章条理清晰,思想深刻,说理辩证,论述深透。
〔选自《美文读写周刊》高考版(下)·第23期,总第786期,责任编辑:谢培红﹞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