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余
疫情隔离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段子:
亲爱的市民朋友您好,如果你被隔离期间,您开始和花草树木聊天这很正常无需致电咨询。只有在那些花草树木开始回答您的问题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寻求协助。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当然,这基本就是个民间段子,之所以流传甚广,肯定是戳中了很多人的情绪。以前大家都是忙得要死,一刻不得闲,这突然戛然而止,确实让人无所适从,有孩子有宠物的还好,有个“活物”在身边“烦”着你,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就够忙的了,时间好打发。
可独自一人隔离的,当把积攒的电视剧看完,把该上分的王者荣耀打到吐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空虚寂寞冷,时间久了感觉要闲得长毛,对着植物说会儿心里话也不无可能。
回到正题:
如何在隔离期间过得踏实、有意义、保持心情愉悦?如何在困境中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这是我们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我们不妨看看毛主席,看看他老人家被“隔离”时,是怎么度过的?
当然,毛主席不是因为病毒居家隔离,而是那个特殊时期因为意见不同而被孤立、被边缘化的“隔离”,与我们现在说的“社死”有点类似,但那种隔离带来的压力和最终的后果,比我们普通的居家隔离要大太多。
本篇讲三个毛主席被“隔离”的小故事,看看他老人家处于这种困境时,是怎么保持充实、乐观的,希望对隔离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 1927年,秋收起义没有按照上海中央的命令去攻打大城市长沙,被“隔离”几个月;
- 1929年,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与其他人有分歧,被“隔离”几个月;
- 1932年,王明坚持打大城市,毛主席还是坚决不同意,被“隔离”三年多。
我们一点点讲。
(一)1927年,秋收起义没有按照上海中央的命令去死磕大城市长沙,被“隔离”几个月
秋收起义,毛主席其实是奉了上海中央,也就是共产国际的命令,去攻打大城市长沙,占领大城市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路子,他们认为只要占领了全中国的大城市,就算是革命成功了。
但这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
敌人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秋收起义失败,毛主席看清了“我们的力量还很弱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我们应该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后方去,保存力量厚积薄发。”
于是,带领着士气低落不足千人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
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看,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 正是由于毛主席没有“拿最后这点鸡蛋去碰石头”,才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 而三湾改编又是何其壮举,建立了一支有理想有战斗力的不发军饷的铁军。
这是我们事后诸葛亮,回头看才知道当时的伟大。
那时的上海中央的国产国际可不这么看,你“完全违背了领导决策”,于是下令撤销了毛主席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同时还撤销了他湖南省委委员的身份。
为了保密不能有纸质文件,只能“口口相传”,几经转口,最后到达井冈山的命令竟然成了:
开除党籍!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等同于政治生命到此结束了,救国救民的理想和之前的一切付出,到此就成为泡影付诸东流了。
且还是在自己一手建立的、搞得有声有色的根据地上,毛主席就此被“隔离”在了正常的军事、政治生活之外。
要是你,此时应该怎么办?
会不会像乔帮主被赶出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一样,暴跳如雷?
毛主席确实很沮丧,大口大口地抽着纸厌倦,但他没有暴跳如雷甚至有过激的反应:
镇定是一种宝贵力量。
虽然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无疑是正确的,面对误解排挤隔离,他完全没有放弃抱怨的意思,上头的命令既然是“开除党籍”,那我应该做什么?毛主席询问这个叫周鲁,20岁的年轻特派员,周鲁说:
那你就做个师长吧(当时军事上的干部可不是党员)!
于是,毛主席这个“党外人士”,在这个师长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1928年4月,湖南省委命令他配合湘南暴动。此时,在湘南省委办公室看到上海中央的文件,原来是传错了,没有“开除党籍”。
你看,要是毛主席在那种被隔离,心态失衡暴跳如雷的心境下,说了做了不可挽回的事,即使后来发现搞错了命令,估计也会于事无补。
所以,如果你隔离在家,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镇定下来,不要一动不动窝在沙发上让负面情绪裹挟了你,不要在网上发泄,这些事对改变现状百害无一利。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事情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疫情就像那道搞错的命令,总会过去的,不是吗?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被“隔离”,但他不抱怨、不离开、不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到了隔离被解除,重新出发。
我们再看第二次“被隔离”,毛主席是怎么应对的?
(二)1929年,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与其他人有分歧,被“隔离”几个月
三湾改编后,虽然确定了官兵平等,底层士兵与最高长官在吃穿住用行上都没啥差别,还搞了很多民主制度,例如伙食账本,每个人都以查账,每个士兵每天的伙食费是5分钱,领导们的伙食费也是5分钱,这种民主和公平的主人翁感觉,是国民党那边不可能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士兵。
在生活上官兵平等,但在军事上,毛主席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就是说在军事上“不搞平等”,这一点我们很好理解,打胜仗的前提绝对不是越民主越好,比如战机摆在眼前,来来来,我们先开个民主的军事会议,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军事问题上,肯定是谁有能力、有远见就听谁的。
生活民主化与军事集权化这两点,在毛主席这里是统一的,但此时很多同志想不明白,觉得在军事上也必须民主化,大家商量着来。
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召开,会上否决了他对「军队实行集权制」的意见,严重警告处分的同时,撤销了前敌卫委员会书记的职务。
时隔两年,毛主席又一次被“隔离”了,且这一次比上次更严重,上次还能做师长留在一线,这一次直接去了后方,以党代表的身份去闽西“指导工作”。
要是你,此时该作何反应?
一而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丢下狠话扬长而去?
毛主席这次依然没有躺平,一点没闲着,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前在搞土改,那就继续在闽西搞,他感觉之前的土改有点过了,没收了所有人的土地然后再分配,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规定了对地主也可“酌量分与土地”。
祸不单行,此时的他又得了疟疾,身上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你要知道这在当时是致命的,只能去永定的深山里隐蔽治病。
九月,第八次党代会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参加,毛主席回信说病情严重,实在参加不了。
于是,组织者火了(你看,他们火了!),觉得他肯定是对之前的处分有意见,所以消极怠工,于是又给了一个“D内警告”的处分,并要求他立马敢来,有没有不来后果自负云云我不知道,但毛主席真的来了:
只能硬撑着坐着担架来,病情确实很严重。
大家一看,哎呀,确实病了,你这个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者被“隔离”了,原来没有闹情绪,那就继续养病了。
在养病期间,正好赶上重阳节,毛主席还填了一首《采桑子·重阳》,我们看他有没有“借诗消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黄花还分外香…还胜似春光…”这里面都是心境明亮,情绪高昂,哪里有半点闹情绪和颓废?
几个月后的11月,我军吃了大败仗,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恢复毛主席的工作,实在没办法,逃不开这种魔咒:
毛主席在就大概率能赢,他不在就大概率输。
所以,如果你隔离在家,除了镇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可以像毛主席一样,既然当下个人的所有努力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把之前没有完成的工作,没有搞明白的问题继续完成继续搞。
抱怨、颓废、躺平,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用处,那何必要抱怨颓废躺平呢?
我去年今年都在西安,被隔离了有三次,一开始也是不知所措,但转头一想:
这么多年,还真没如此长一段没人打扰的宝贵时间,来想一些被搁置的问题。于是把自己上一个阶段的工作、生活好好复盘总结一下,确实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
这是毛主席第二次被“隔离”,他不但没有颓废,还填了一首充满朝气的词,把之前没有想明白的问题继续想,土地革命政策没有完善的继续完善。
再次等待隔离被解除的那一天,重新出发。
这是第二次,我们再看三年后最凶险的一次。
(三)1932年,王明坚持打大城市,毛主席还是坚决不同意,被“隔离”三年多。
这段时间,毛主席带领部队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不仅粉碎了围剿,占领的地盘和人口还越来越多,也就是敌人越围剿,我们反而越强大了:
赣南闽西根据地最终发展成了中央苏区。
虽然这一切都证明了毛主席的军事、政治才能,但上海中央实在反感毛主席的游击思想:我们是革命者呢,怎么能像绿林好汉一样“打不赢”就跑呢?应该硬刚,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才是。
1931年,赣南会议再次从思想、军事等几个方面全面否定毛主席的路线方针:
说他是“狭隘经验论”;
土改给地主富农活路,被说成是“富农路线”;
建立根据地,被说成是“傍着发展”;
云云种种。
最后,会议决定:
撤销他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
但毛主席的威望在这里摆着,这些地盘都是由他打下来的,在苏区的威望实在是太大了,职务撤销直接晾在一边不管不顾,也不好向大家交代,刚好中华苏维埃正在筹备,那就让他当主席吧。
我们习惯称他为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但不要以为这是最高领导,上海的中央才是最高领导,此刻的毛主席也没有军权,军权在苏联派来的代理人王明那里,王明一上来就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要攻打大城市赣州,毛主席肯定强烈反对,因为他的实践一再证明,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打大城市就是鸡蛋碰石头,白白牺牲。
反对?那就再次“隔离”。
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他又被撤销了机会一切职务,变成了一个无职无权的普通士兵,这一隔离,就是三年,用毛主席的来说,就是:
我在瑞金中央苏区,过了几年小媳妇的日子。
在当“小媳妇”的日子,是真正的被隔离,因为没有人敢去看他,深怕被连累,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都不上门。”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次被“隔离”连鬼都不上门的日子,毛主席干嘛呢?颓废了吗?躺平了吗?
没有!
就是看书,整天看书,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取消隔离,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读了这本书又读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看了几年书。
这让我想起了明朝朱棣时期的“三杨”之一的杨溥,被朱棣关进臭名昭著死亡率极高的昭狱后,他镇定自若,把这个臭气熏天,还时不时有哭爹喊娘之声的地方当成了图书馆,虽然自己随时也可能被拖出去咔嚓一刀,但他完全没有顾及这些,只要有时间就读书。
这一关,就是十年,他神情自若地就这么读了十年书。
当几乎所有人都忘了他的时候,朱棣突然想起了这个老头儿,问身边的打手纪纲:
“杨溥在干什么?”
答:“杨溥在昭狱里整天读书。”
朱棣说,这是个人才,不要伤他性命。
所以,如果你隔离在家,除了镇定、做一些没有完成的工作、搞一些没有搞完的事情外,那就看书吧,在忙碌时我们只能碎片化学习,但讲真,这些碎片化知识要是不能存放在你大脑里相应的位置,与别的知识形成联动,这些东西都算不得数。
看书,是系统学习最好的方式,刚好现在有时间,更待何时?
(四)结语
毛主席并不是天生就是主席,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这几代人的精神领袖,抛开天赋和勤奋不说,当我们看到他面对困境时的处理方式,就会越发觉得他高山仰止,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伟人的目的:
从他老人家身上吸取养分,获得力量。
如果你在隔离,那就学一学毛主席,隔离的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那就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充实一下自己,没有想明白的问题继续想,没有完成的工作继续做,没有看完的书单继续看。
再就是,忙碌时我们没有来得及关心的家人,趁这段时间好好关心一下。
最后,就是满怀期待,等待解封的那一天。
(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