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
在短短半个月培训活动中,通过认真倾听多名资深学者和教授的精彩讲解,以及与兄弟联社高管的深入交流,我对“新时期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实践的诸多畅想和思考。
一、管理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当今社会一个开放创新的社会,任何人或组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都只会造成自己的倒退和失败。只有站在屋门,融入自然社会,感受外来竞争的文明,才会创新与发展”。培训期间,不仅仅听到许多类似新的观点、新的案例,更重要地是了解到许多新的思维方式,而新的思维正是做一个优秀组织管理者的基础,也正是我们现在一个主要的短板。朱强教授就深深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宏观经济不是事不关已,而是休戚相关。就以农信社为例,近年来,全省农信社面临“四大压力”和“四大挑战”莫不与经济新形态有关。研究经济新形态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破解经营难题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比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渐露头角,抓住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加快研发新的产品,探索新的模式,有助于提升信贷资金效能。
二、管理者要有铁杵成针的韧性。“泰山不是一日积累的”。曾几时,我们在经营管理上犯了急于求成的跃进性错误,导致在经济调整期,信贷不良压力骤增。经济的调整也是市场角逐力量的一次洗牌过程,特别是我社今年即将改制挂牌农商银行,在这个关键时期,回归本源,回归三农,回归主业,才是我们的出路所在。宁舍一日之冒进,务求百年之稳健。只要我们坚定“服务三农”的企业使命,执行“四个不变”的科学决策,脚踏实地,撸袖实干,农信社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也会创造区域型金融企业的“泰山北斗”。
三、管理者要有积人所长的智慧。“集众智汇众力,我们就一定能成大事”。培训期间,这句话时刻在我的脑海里翻滚。16门课程中,有4门提到了大数据与科技,3门提到了转型和创新,足以说明农信社不能再固步自封地靠传统模式“走下去”,随着严监管、大合作的金融形势的到来,在合规审慎经营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如何开展合作,并在合作中达到共赢,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今年是我社改制农商行的关键年,也是转型创新的最佳时机,全面加快各项业务及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一是引用外部人员或团队“改造”,利用“鲶鱼效应”激发活力和动力;二是大量外派人员学习“深造”,利用“洗脑模式”摆脱旧思路旧经验的束缚;三是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选择中小银行、农村信用社、科技公司或非银机构进行合作,既能丰富自身的产品,也能利于企业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收到转型的效果。
四、管理者要有急流勇进的胆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了“后发优势”的机遇期,也带来了“脱胎换骨”的阵痛期。农村信用社员工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实干派”,对财务核算、信贷管理、基层操作等方面都有实务经验,但在网络系统运行、数据分析整理和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6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