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建设行动,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不断拓展。当前,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必须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来审视,把握新的变化趋势,着眼新的目标要求,与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起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努力满足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顺应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注重实现乡村和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走过了二元分割阶段、以城市为重点的城乡关系调整阶段以及城乡统筹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深度融合进程明显加快,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引领下,重大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作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不断增强,逆城镇化现象在一些地方显现,县城和重点乡镇也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精准研判城乡关系发展的结构性、趋势性变化。坚持城市群、城市圈、区县域和乡村整体谋划、一体规划,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稳步推动村庄撤并、合理优化乡村功能,协同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让城市与乡村既协同互促又各具特色。
顺应乡村人口流动变化新特征,注重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布局。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乡村人口变动关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和后劲,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从适度人口理论来看,合理的人口规模能够平衡农村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趋势,保证农村能够有效进行物质再生产,实现人口数量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平衡。我国历史上是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间内,农村人口始终占据多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深度推进,乡村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更为频繁,劳动力外流和农民工返乡现象并存,农村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问题凸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因地制宜优化村社规模,适时深化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合理划定管理单元,着力解决建制村分布密集化、村庄空心化等突出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针对“空巢”老人等突出问题采取“暖心食堂”“互助养老”等新举措,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顺应乡村产业多元发展新态势,注重构建多业态多功能现代化乡村全产业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产业振兴需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有效释放,乡村产业由以往单一农业生产向多元功能拓展,“村村办厂、村村冒烟”一度成为乡村工业化的火热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相互渗透,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加速涌现,有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户持续增收、乡村消费转型升级。适应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无疑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必答题。 必须坚持规划引领、政府引导,深化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挖掘生态资源特色和文化旅游优势,围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农业与工业、物流、休闲旅游、信息技术服务等多元化业态深度融合,通过碳排放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变现”,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更多收益留给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顺应大数据智能化变革新趋势,注重发挥数字化全面赋能乡村建设作用。数字经济将数据要素转化为数据产品并赋予使用价值,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政务相结合,改造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乡村人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通信设施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信息组织体系和技术依托网络,并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党的十八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7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