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陪伴我的技校生活
文:杨晓光
还清晰地记得,我上技校期间买的收音机是“春蕾”牌商标,从“蓓蕾商场”购买的。一个很“娇艳”的商场名字,一个很青春的收音机商标。
上技校,意味着与正常升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分道扬镳。在校三年,每个月的前半月上文化课,后半月上实习实践课,文化课部分,也是围绕着专业技术而开设的课程。所以,如果说我们相当于高中文化,那是夸我们,实在勉为其难。
那时的住校生活十分枯燥,收音机丰富了我们住校师生的夜晚生活。当时的“每周一歌”,是各地电台的金牌文艺节目,在没有流行歌曲音乐榜的年代,通过“每周一歌”的推送,准能让一首词、曲、唱俱佳的好歌迅速流行,广为传唱。秦皇岛电台作为地方台,安排在“每周一歌”节目的曲目,当然都是已经流行的红歌,是我们每晚的必听节目。
晚间“新闻联播”节目一结束,接下来是今晚八点半文艺节目,我们特别关注每周二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当年距离电话的普及还很遥远,只能通过邮寄信件,将自己点唱的歌曲曲目写在纸上,再写清为谁点播,是生日点播还是友情点播,同时写上一句或祝福或表心意的话,信封写上“秦皇岛电台《听众点播栏目组》收”,贴上4分邮票(当年的邮资标准外埠8分,本市4分),那就静候佳音吧。
下期或者隔一期节目,就会听到自己点播的歌曲了。听众点播,电台播放,以非常新颖的方式,实现了节目与听众的互动。我的文采为大家所公认,被大家推举为祝福语的“御用写手”。在奶奶生日之际,我为住在昌黎县城叔叔家的奶奶点播了一段东北二人转《小拜年》,被大家嘲笑得一塌糊涂。而在我的串掇下,经我亲自捉刀“串词”,我们班邓大勇为班花红儿点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后来被其他班级纷纷效仿。我的创意策划,也被奉为“金点子”。
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拨转收音机的调台旋扭,搜寻其它有趣的电台节目,能收听到台湾地区电台的华语节目。我们调低音量,一齐侧耳聆听别具韵味的音乐旋律。最爱听的当然是邓丽君小姐的歌。“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悲伤;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舒畅……”她那温软绵柔的嗓音,别具一种甜美柔情,听着她夜莺般的传情歌声,宛如山中流淌的小溪般清洌甘醇。慢慢地,也知道了好些歌曲的名字,《南海姑娘》、《卖烟姑娘》、《爱人》、《云河》、《小城之恋》……时光如流,今年是邓丽君小姐逝世25周年,斯人长逝,她那美妙的歌声仍时常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上个世纪末,秦皇岛电台为了适应广播事业的改革发展形势需要,大力度扩延播音时段和播报信息容量,每天连续播音达18个小时。期间,有幸结识了《夜月照无眠》这一档情感倾诉节目的主持人谢梦老师。我作为这一强档节目的骨干撰稿人,在节目的送播文稿中,我以十分投入的真情实感塑造了英儿的艺术形象。以至于在那几年,英儿系列的优美文字和缠绵故事,通过主持人声情并茂的叙述和朗诵,成为每一位午夜节目听众心目中的璀璨星辰。一个个音与画、诗与歌的情感故事,在背景旋律的衬托下,娓娓倾诉,随着电波余音袅袅,格外令人心动,那些活色生香的岁月,所有的美好和憧憬,仿佛定格在眼前,定格在收音机调频“990”波段。
随着时光推移,电台文艺节目一次次地深化改版,《夜月照无眠》情感倾诉节目版块撤消了。曾经引发听众诸多美好遐想的英儿,以及方大革(一方)先生塑造的雪儿系列艺术形象,淡出了“990”波段。曾经为英儿、雪儿付出心血并且赋予她们以美妙声音的节目主持人、作品朗读者,从此无缘对那些心血析出的灵动文字进行二度创作。我们之间共同用嗓音和心音的经典合作,至此告一段落。
收音机陪伴着人们一路走来,到了近年,车载收音机已经历了7次迭代,其功能应用依然经久不衰。智能手机上也都自带收音机功能,且通过APP收听电台节目,更成为如今人们的第一选择。交通台、音乐台的节目历经改版,但是节目的灵魂还在,令人心动的音乐还在,钟爱收音机的情怀还在。
(网图侵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