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科理论界A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具有理论本源性、历史主体性、发展系统性和实践客观性。只有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坚持A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从理论的本源性看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与A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A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源头。只有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辩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中去理解,才能对A生态文明思想有更明晰的认识。一是关于“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产生活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为前提,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的生存一直都离不开自然界,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我们都不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自然。二是“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消逝着、循环着,是遵循规律并相互转化,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面对生生不已的大自然,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生态优先,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呵护态度,善待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倡导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三是“用辩证思维认识自然界”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发生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指南。人因自然而生,无限索取只能一时痛快。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四是“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实践活动是认识自然界并改造创新自然界,让自然界更适应人类活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必将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用A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胸怀天下,用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共建繁荣、发展、清洁、美丽世界。
二、从认识的主体性看
贯彻A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政治立场和根本态度问题。站在什么样的立场看待人与自然,认识人与自然,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站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立场上,才能坚定自觉地坚持A生态文明思想。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等对人与自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8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