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评黄昭龙的儿童诗《豆角的儿子长大了》
黄歧赞
从古到今,不管是古体诗,还是格律诗,抑或是现代诗,无论诗歌内容和形式如何千变万化,童真、童趣都是儿童诗最显著的标志。我们读儿童诗总感觉妙趣横生,生活气息浓郁,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唐·胡令能)“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宋·雷震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这些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流传千古,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童真、童趣。
儿童诗的创作者有两类:一是成年人,二是儿童。因人而异,因年龄特点、生活阅历、学识、思想观念的差异,两类儿童诗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别。儿童未经世事,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色泽、花纹、质地都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如果说儿童是一张白纸,成年人则像一块掉入染缸中的素锦,已经难以辨认原始的颜色了,他们在世俗社会中为了生计摸爬滚打,饱经沧桑,沾染了许多社会痞气、陋习,即使他们保持着一颗完美无缺的初心,也难以做到儿童那般简单快乐,纯粹无邪,天真烂漫,心无旁骛。成年人的诗歌创作诸多制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被世俗所裹挟,或者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审视世界。即使竭尽全力把儿童心理、言行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依然比不上儿童诗人以本色出演,再现自己生活体验来得直接和真切。
谈到儿童写的诗,我们当然第一时间会想到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创作的那首风靡一时、脍炙人口的《咏鹅》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人从听觉、视觉、远近高低、色彩搭配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描写,绘声绘色,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原汁原味的儿童心理、视角、体验,宛如朝露般纯净无瑕,简单明快。
宋朝诗人黄庭坚七岁时写下了令人啧啧称奇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小小年纪,人生感悟却如此深刻,实在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儿童诗人不是一味写景状物,也可以很有思想,见识卓越。
赏过儿童诗人写的儿童诗,我们再来看看成年人创作的儿童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村居》宋·辛弃疾清平乐)
从以上名作(包括开头段引用的诗句)我们不难发现,成年人写儿童都是站在生活外面,以观察者身份来观察、描写儿童的,与儿童生活本身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没有儿童诗人的作品那种真切感和亲切感。
了解了儿童诗的特点,我们再回到儿童诗人这个话题,回到现代,回到儿童诗人创作的现代儿童诗。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海南省作协会员蒙古族诗人黄昭龙就是这样一位后起之秀,他现年11岁,七岁开始文学之旅,是名副其实的儿童诗人。他七岁时创作的《豆角的儿子长大了》,是一首典型的儿童诗,童真童趣,真切感人,曾荣获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
豆角的儿子长大了/豆角妈妈就高兴地/把自己的拉链拉开了/让儿子们/一个一个地跳出来
一个小朋友过来/把豆角妈妈的儿子拿走了/他把豆子种到了土里/又有一只小松鼠过来了/又拿了一颗/它把豆角妈妈的又一个儿子/拿去过冬了
风儿吹过来/吹走了豆角妈妈的另一个儿子/雨水流过来/冲走了豆角妈妈最小的儿子
豆角妈妈可怜地守着/空空的家
诗写得朴实无华,没有故作高深的惺惺作态,完全以生活的原生态展现了生活的原貌,展示诗人对生活本质的发现。豆角妈妈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的欣喜与送别爱子的无奈以及独守空房的可怜、孤寂情态尽显。诗人以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把对弱者的同情、怜悯展现无遗,以孩子们在社会上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向人们传递着朴素的社会价值观。
第一节表现了妈妈对孩子长大了很开心、很欣慰的情态,以及孩子们即将离开妈妈到外面世界闯荡的急切和喜悦。一个“跳”字,就把孩子们这种急切、期待许久的心情展现出来了。
三节是诗的主体部分,描写了孩子在社会上的各种境遇,幸与不幸,公与不公。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构筑了一个有着象征意义的童话世界,充满童真童趣,“一个小朋友、一只松鼠、风、雨”都代表着社会上的某种势力,有形或无形,公开或隐秘,美好或邪恶……豆角一家的各种境遇就是人们在世俗社会所要面对的现实。不管怎样,最终孩子们都各得其所,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欣慰的。人的能力有大小,贡献有大小,我们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就是好样的。
最后一节表现了豆角妈妈的孤独与无奈,但妈妈没有悲观情绪,而是依然坚守。生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养育了孩子,把孩子送交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人就老了,社会就因此进步了。
诗评者简介:黄歧赞,中学教师,曾在国内外各级报刊杂志、网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一千多篇(首),一些作品入选各种文学选本,多次获文学创作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