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20篇)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1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
    xxx 副 组 长:
    xxx  成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2
    为快速妥当处置市档案局(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文化强市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区县档案局(馆)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档案方面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黄山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档案局(馆)、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审定全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有关科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网络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局科教编研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市局科教编研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县(区)档案局(馆):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本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本单位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市局科教编研科,由市局科教编研科报告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职能科(股)室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各县(区)局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
    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报送市局科教编研科,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工作保障
    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网管技术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3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 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xxx 副 组 长:
    xxx  成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4
    为快速妥当处置公司内部突发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我公司良好舆论的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能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商定信息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审定信息发布稿、负责信息发布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
    (4)落实集团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加强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测,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生舆情突发事件,迅速上报领导小组组长;
    (2)协调各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3)主动配合综合部的宣传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应立即向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电话口头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在30分钟内报送书面信息。在重大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出现的突发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由综合部、党群法务部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于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监察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四)动态跟踪
    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三日内报送集团,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各类媒体的能力。
    四、工作保障
    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是舆情的监控第一责任人,要政治站位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确保一旦发生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五、责任追究
    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一岗双责”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奖励及责任追究机制,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人员及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5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预防为主,分块层级负责”的原则,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确保校园稳定,进一步推动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预案范围
    1、学校的建筑物倒塌,通道楼梯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2、学校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3、学校内建设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4、学校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5、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6、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7、学校发生暴力或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8、学校突发传染性疾病。
    三、机构及职责
    成立学校预防与处置突公共事件领导小组,校长蒋国强为组长,周勇义、胡晓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有效预防我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如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控制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主要职责:
    1、及时迅速地向当地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2、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迅速开展受伤人员的抢救、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程序和社会治安。
    3、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4、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程序。
    5、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6、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伤亡师生及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8、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使之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四、工作原则
    1、避免伤亡事件原则:事件处置过程中应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为主处理事件,其它在岗人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3、快速反应原则:相关人员在事件过程中必须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果断处理。
    4、疏导性原则:坚持疏导为主,防止激化矛盾,严格区别对待一般学生、群众和不法分子。
    5、尽可能减少损失原则。
    6、各方无条件配合原则:一切听从领导小组指挥,服从大局,绝不允许出现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现象。
    五、预防方案的实施
    1、要高度重视,把稳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尽早制定本学校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校园平安。
    2、要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开展形势政策和法制教育,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3、要加强值班制度。在特殊敏感时期,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各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除因公务出差外,原则上不能请假,并保证手机畅通。值班室要坚持一天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及时传递信息,妥善处理有关事务。
    要认真做好安检排查工作。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事故的情况分别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
    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上述部门。
    事故报告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事故类别、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重特大事故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实施事故的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救援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请当地有关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尽快恢复被损坏的有关设施,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3、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好现场。
    4、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5、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做好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投入的抢险救援工作中去。
    八、纪律与要求
    1、各有关领导要坚守岗位,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如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疏漏和失控,按规定追究责任。
    2、参加执行预案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守秘密。
    3、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闹事苗头,不得掩盖、隐瞒,必须在稳住事态,力争把事态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的同时及时报告。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以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心,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程序。为维护社会稳定,为确保我校的一方平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6
    我校为有序引导,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等媒体的能力,依据已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及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许昌实验中学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我校突发重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舆论。学校宣传科负责舆情处理,电教网络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二)岗位职责
    宣传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突发重大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技术上问题的及时与电教网络中心联系。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学校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宣传科,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对于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学校及时提出答复意见,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对于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综
    专人负责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釆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上报市教育局,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7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制高点,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8
    为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维护学院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对学院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学院相关的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及跟帖等网上紧急舆情信息。
    三、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主管宣传工作的院领导
    副组长:涉事单位(部门)分管院领导
    成员: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信息技术中心、事件涉及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
    1.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新闻宣传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安排新闻发布事宜。
    2.邀请、接待采访公共事件的媒体记者。
    3.收集媒体报道信息,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形成舆情报告,及时向学院及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四、工作原则
    1.明确职责,快速反应。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是学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舆情、明确情况,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师生情绪,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
    2.统一口径,注重效果。舆情处置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学院党委确定的统一口径,确保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相关信息发布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即把学院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措施和办法向公众表达清楚,彰显诚意,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发展。
    3.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公共事件发生时,同时启动现场处置和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和现场处置工作保持紧密联系。在发布信息时,注重报道学院积极采取的行动,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进展。
    五、预警信息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1.重大突发事件(I级)
    指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对学院工作或某一领域工作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外主要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报道,并进行论坛讨论;
    (2)境内知名商业网站报道,并有网民在网上留言;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进行讨论并形成热点;
    (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量传播和评论。
    2.较大突发事件(II级)
    指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的,对学院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和稳定造成影响的,或可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公众不满情绪的,受境内少数媒体和各大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少数新闻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商业网站报道;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有相对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有少量传播和评论。
    3.一般突发事件(III级)
    指小范围内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般危害和影响的,受极少数媒体和网站关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网上讨论,但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对学院带来不良影响的突发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极少数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论坛有相关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3)主要在本地论坛引发关注的负面舆情。
    六、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在发生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本预案,将相关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分析研究、决策发布范畴,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主动沟通、冷静应对,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1.分级响应
    I级应急响应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及时听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I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按照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做出的指示,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2.应急处置
    (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事件后,涉事单位(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较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报告;一般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报告)。报告内容:舆情的基本内容、首发时间、首发媒体、网站链接、传播情况、舆情的真实情况、背景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等;如涉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需连续报送舆情,内容还要包括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以及意见、建议等。
    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对预案,根据舆情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重大舆情,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召开舆情研判会,听取涉事单位(部门)的情况汇报,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具体指导舆情处置,并同步将舆情情况上报至省、市相关主管部门。
    (2)事件处理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涉事单位(部门)报送的书面材料和具体情况汇报,全面准确掌握事件真实情况。领导小组要快速决定处理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危害和影响,避免负面舆情进一步传播。
    (3)发布权威信息
    经过现场处置后,要综合评估研判舆情发展趋势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学院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等方式作正面回复,通稿内容要客观反映事件基本情况、采取措施等,文字要严谨、无歧义。
    (4)舆情跟踪
    应急处置过程中,如在本地网站、论坛发现不实信息、有害贴文等,须立即协调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通过管理途径迅速协调删除、断开链接、撤除专题,同时保存相关证据,确定责任人员。
    舆情监控人员须将突发事件设置为关键词纳入监控系统,实施重点监控,密切关注网上有关的新闻、帖文、博客、微博等的动态,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贴后,要及时加以引导。如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再跟进回复。在舆情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以便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有效处置网上舆情。从而实现对网上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5)组织舆情引导
    统一调度学院网络宣传员,分工负责重点网站、论坛,组织专门队伍,运用网络语言,按照统一口径发贴、跟贴,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需作辟谣的,立即用事实澄清,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舆论引导过程中,防止关联炒作和延伸报道,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6)加强新闻宣传与管理
    学院有关单位(部门)要在事件发生后服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未经学院同意,任何单位、人员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内容的采访;对于已授权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应给予积极配合。
    遇到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学院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具体情况。(上报材料应包括媒体报道材料、学院对相关问题的情况说明、学院对外答复口径、学院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争取上级领导机关支持的具体事项、学院联系人等内容)。
    (7)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集中处置一段时间后,待事件平息,舆情平稳,经综合研判,积极协调将有关信息淡化处理,尽快冷却话题,直至负面舆情消失,宣布结束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公共事件相关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事件处置后,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有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及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或擅自发布、编造虚假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按照学院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教科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红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吴应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团队负责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队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办公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学校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工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小组办公室和相关股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2、总结评估??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联合相关股室,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股室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10
    校园,作为具有特定功能价值的功能场所,其所具备的形象属性需要具备稳定性和一致性。而在如今的互联网平台,很多学校的舆情功能单一,只有宣传和展示的功能,而无传递信息能力以及基础社交能力,一方面这是和学校的社会角色相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机制的缺失。
    如今,互联网以流量价值来界定个体,流量既是话语权的保障也是各类主播进行网络活动的前提基础,流量成为网络平台的硬通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学校作为天然的热点主体,必须要做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各类蹭热度行为的预案准备。
    在此,分享我的三点个人不成熟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期待交流指正——
    01评估事件性质,打线下优势防线上劣势
    首先把握蹭流量行为的重点,收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譬如当事个人或账号信息,行为方式,传播范围及涉及平台,对学生、学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网络舆论对此的反应如何。以上这些,容易调查掌握。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如是否有背后团队,是否有资本介入,是否有水军,对方的行为目的,这些需要专业信息收集。
    掌握显性和隐性信息,可以帮助学校初步评估事件进行定性,决定接下来的具体操作。
    目前学校在舆论环境的滞后性,决定了在线上网络环境中的短板和劣势。学校可以和对方先行线下或非公开性沟通,以教育引导为主,在此期间要做好过程性材料的保存,为后续行为发展的应对做好准备。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方的行为目的。谨防网络中存在的“炒作”行为,需要谨慎评估做好对应,在不确定无把握的情况下,建议学校不要轻易进行线上公开行为交流。不要轻易在网络中进行正面回应,达成对方的行为目的,这样做不会让事态平息,而可能会让影响力进一步的扩大,反而违背了发声的初衷,也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02做好应对方案,定统一态度观舆论走向
    学校对于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理核心,是舆情控制,基础是保障舆论不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在行动上,就要做好各类应对准备。
    一般社会行为,只要前期进行简单的引导,都会获得配合支持。传播范围保证不再扩大,也就不必再有后续反应,等热度自然消散即可。
    针对具有团队、有策划、有针对性的“蹭热点”行为,作为学校就要确定自身的态度,做好应对方案并及时执行。首先确保事件不会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要做好预案一旦对方恶意炒作蹭热点,学校要如何应对。
    学校各部门各平台账号需要保证舆论态度的一致性,同时也要和社会资源及相关部门保持联系。网络民众对于热点事件具有情绪期待,当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扩大升级后,网络民众也会对学校有所观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作出应对,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03建立互助联盟,补管理政策建长效机制
    在网络环境里,学校不应该是独立的,某个学校的形象受损带来的影响会对具有扩散性。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是具有关联属性的,按照区域性或级别性,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根据舆情的性质及时的配合。在正面的舆情事件中,响应互动产生联动效应,在负面的舆情事件中,明确态度维护形象。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一些不恰当网络行为,进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补充以及政策文件的跟进。只有这样,学校在处理交涉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第17条,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当前,网络的发展速度已进入飞跃时期,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学校不能以消极态度被动,也不能毫无筹谋的作出冲动应对,需要提前明确细化可操作的方案应对办法。
    强化舆情的引导职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和发挥校园网络环境。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处置预案篇11
    淮海工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试行)
    为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维护学校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及跟帖等网上紧急舆情信息。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分管宣传工作的校领导
    副组长:涉事单位(部门)分管校领导
    成 员: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信息化处、事件涉及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
    1.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新闻宣传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安排新闻发布事宜。
    2.邀请、接待采访公共事件的媒体记者。
    3.收集媒体报道信息,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形成舆情报告,及时向学校及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四、工作原则
    1.明确职责,快速反应。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是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舆情、明确情况,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师生情绪,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
    2.统一口径,注重效果。舆情处置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学校党委确定的统一口径,确保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相关信息发布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即把学校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措施和办法向公众表达清楚,彰显诚意,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发展。
    3.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公共事件发生时,同时启动现场处置和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和现场处置工作保持紧密联系。在发布信息时,注重报道学校积极采取的行动,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进展。
    五、预警信息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1.重大突发事件(I级)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领域工作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外主要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报道,并进行论坛讨论;
    (2)境内知名商业网站报道,并有网民在网上留言;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进行讨论并形成热点;
    (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量传播和评论。
    2.较大突发事件(II级)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和稳定造成影响的,或可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公众不满情绪的,受境内少数媒体和各大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少数新闻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商业网站报道;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有相对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4) 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有少量传播和评论。
    3.一般突发事件(III级)
    指小范围内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般危害和影响的,受极少数媒体和网站关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网上讨论,但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对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的突发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极少数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论坛有相关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3)主要在本地论坛引发关注的负面舆情。
    六、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在发生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本预案,将相关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分析研究、决策发布范畴,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主动沟通、冷静应对,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1.分级响应
    I级应急响应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及时听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9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