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汇编(11篇)
目录
1.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
2.区财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 10
3.区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19
4.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4
5.区文旅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9
6.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35
7.县林业和草原局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44
8.县文旅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52
9.乡妇联2023年全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65
10.信用与个私监督管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70
11.质量发展与安全监督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75
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金融局,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坚持深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职责,将依法行政落实到完善学法制度、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行政务公开等法治建设各方面,持续推进行政规范管理工作,持续加强普法宣传,有效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正确政治引领,压实法治第一责任
坚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入手,有计划地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法治思想,把《***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党组扩大会议、支部“三会一课”、每月全体人员例会、个人自学等方式,全面系统组织学习***《***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使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局主要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左右,亲自主持法治建设工作,政策法规牵头抓,各处室密切配合,让法治建设有人抓、层层抓。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调度、协调,及时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按照《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印发《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放管服”改革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照全省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以推进实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为重点,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动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地方金融治理体系,为我市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三是完成交办工作。对全市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及时分解,形成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分解落实方案。积极参与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评估工作,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提供相关印证资料,完成申报评估配合工作。积极完成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对中央督查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整改,完成问题整改及印证资料收集40余项。顺利迎接省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落实情况中期检查工作,完成检查印证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中期检查报告的起草。
(二)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高质量推进行政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对照《南通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实施方案重要举措分工方案》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和立法效果评估,加快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体系,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专项清理工作,严格把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不随意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和梳理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件,继续执行5件,做到改革与法治相伴而生、同步推进。深入推进学法常态化建设。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明确学法共性、个性清单,推动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决策,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开展工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增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高质量开展公正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支持和配合监管一处做好做实全省地方金融组织首单行政处罚;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坚持“刚”“柔”并济、“管”“服”并重,采取首违不罚、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加强企业合规指导。探索制定典当企业合规清单,逐一列举了合规事项、企业常见的违法行为表现、合规建议、指导部门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明白纸的方式告诉企业“哪些行为违法、违反了什么法、怎样做不违法”,方便企业快速、简明、准确地了解和排查行政处罚风险点,加强对企业合规经营的指导,增强企业合规意识。
三是高质量规范行政决策。严把重大行政决策关口。制定《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指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决按程序办事,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定期合法性审查会议制度,畅通法律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的渠道。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重大行政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要充分征求社会公众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尤其对涉及市场主体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对可能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决策事项,组织风险评估。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工作,将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制度。
四是高质量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快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行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法律依据、办理流程以清单的方式进行列举和图解,进行电子证照共享工作,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全联通,形成了网厅实厅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监督并重、信息资源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落实“双随机 一公开”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高效配置行政资源,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抽取8个事项78家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加强和规范事先事中事后监管。动态调整权力事项清单。继续对权力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完善权力清单制度体系,承接好我局权力事项,完成对本部门权责事项的全面梳理,并将取消、新增、变更等事项情况编制完整,整理政务事项办理流程,畅通在线办理渠道。切实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为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快热线政务信息开发共享,梳理我局政务信息,包括机构职能、政策法规、政务服务、名词解释、通知公告、通讯录、热线管理和其他便民等类别信息,录入热线政务信息,确保内容完成准确,表达通俗易懂、格式规范标准;及时将行政许可以及抽查检查等信息归集到市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做到“应归尽归”。
五是高质量加强制约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制定《南通市金融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全面加强对我市地方金融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效能,提升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形成规范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行政许可以及行政处罚信息及时上网公示,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针对目前现有政务平台数据归集情况,分门别类做好数据归集统筹工作,按照各平台政务信息公开要求,积极实现数据采集工作及时、高效、准确。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法治干事能力
一是强化人员法治素质培养增强执法力量。做好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强化干部能力提升,今年新增1名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司法部行政执法培训以及线上执法培训,开展在线学习教育,学习宪法、民法典、以案说法案例等。配合做好省局在通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法治专题培训,我局监管一处同志在培训班做经验分享,进一步推进地方金融监管系统法治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法律法规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确保决策科学。聘请了律师事务所团队作为我局行政工作中法律事务的把关人,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合同,确保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团队已为我局审查、修改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47份,出具法律意见8份,电话法律咨询60余次,参加法律工作会商2次。
三是落实“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制定并全面落实执法“三项制度”。坚持行政执法全部坚持全过程记录,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今年以来完成行政处罚案件1件,处罚决定全部上网公示,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梳理,结合实际对建立我局典当企业8项合规指导清单。
(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营造全民守法氛围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严格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八五普法和年度普法要求,完成阶段性普法宣传任务。
一是完成重点普法任务。以宣传***法治思想为重点,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今年以来已完成《行政处罚法》《保密法》等专题宣传。同时按要求开展《民法典》宣传宣讲,进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
二是发挥优势开展法宣。将法律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中,在市场执法检查时积极向市场主体讲解《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等方面法律知识;在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基础上,推进信用修复以及三书同达服务工作,提升企业信用修复便利度进一步提升行业依法经营意识和能力。同时,及时总结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方面的成效亮点,牵头申报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项目、法治南通建设典型案例;积极申报市第五届法治文化节“金融日”宣传活动;牵头承办2023年9月份《南通崇法》法治宣传工作;与区法院金融庭开展“司法监管护金融 共建营商优环境”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普及宣传融入到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营造全民用法守法浓厚氛围。
三是完成八五普法任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为重点,积极推动省市“八五”普法任务在地方金融监管领域的落实。按照市依法治市办、市法宣办要求,积极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自查,经自查,我局在普法责任制制度建设、行业法治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普法等方面,基本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各项任务,同时已完成中期评估印证资料收集并报送市法宣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可操作监管处置措施有限,虽然国家和省层面近两年来先后出台了多项监管制度,但普遍是只提监管要求,没有具体措施,针对监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实际办法不多。
二是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任务依旧繁重,经过持续几年的攻坚奋斗,处非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扭转了2015年以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频发势头。与此同时,我市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任务还很繁重,从新发案件、风险来源、陈案处置、源头防控、市民风险意识等方面看,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还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法治工作制度机制。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切实加强对局法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以及日常管理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迹可查。
二是破解行政管理领域难题。积极与省局汇报沟通,对地方金融监管行政管理领域法律法规规章等条款逐一梳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监管领域的流程与规范。加强与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厘清职能界限、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行政监管合力。
三是提升执法监督能力。强化市、县两级执法监督机构纵向联动,调配使用本地区执法力量,形成合力,加强“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与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联系,适时开展联合管理,严肃查处各类非法集资案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警示作用,努力形成监管合力。
区财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1-11月份,全区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7.5%。分结构完成情况:1-11月份,地方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3%;非税收入完成XX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2.7%。
(二)重点支出安排使用情况。一是统筹使用直达资金。主要用于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增强财政对重点领域、重大支出的需求保障能力。截至目前,我区直达资金预算下达XX亿元,支出XX亿元,支出进度为57.7%。其中,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支出XX亿元,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支出XX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出XX万元,就业补助资金支出XX万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经费XX万元,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支出XX万元,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支出XX万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支出XX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支出X亿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出X亿元,其他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支出XX万元。二是持续加强教育科技支出力度。1-11月,全区财政支出XX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其中:教育支出XX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占总支出的36.84%,在2023年底力争做到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科技支出XX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9%,(下降原因主要是2022年-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和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等未能兑现)占总支出的0.13%。2023年,中央教育直达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支出X亿元。三是用好交通专项资金。2023年,上级交通专项财政资金XX万元,其中:农村公路基础建设资金XX万元、养护工程XX万元、安防工程XX万元、农村客运补贴资金XX万元。截至目前已支付XX万元,支付率10.06%。四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财政部门立足岗位职责,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沟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目前,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支付XX万元。五是优质粮食工程资金使用情况。《阜阳市财政局关于拨付2023 年优质粮食工程专项资金(第二批)的通知》7月份拨付XX区2023 年优质粮食工程专项资金(第二批)XX万元(安徽一乐食品有限公司—粮食品种品质品牌项目),截至目前未支出。
二、财政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贯彻市财政国资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增收节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保“三保”、强监管、防风险,积极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强化增收节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对接,建立收入调度机制,联合税务部门对当月重点税源当月税费情况进行摸排,及时掌握税源信息,并对组织收入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牢牢把握主动权。紧盯全年收入目标,结合全市各县市区收入情况,注重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和节奏,合理确定当月收入任务,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动态跟踪税款入库情况,对未及时入库的重点税源跟踪服务督促,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沟通解决,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强化库款保障。今年以来,XX区高度重视库款保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库款管理和保障工资发放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20〕4号)及省厅89号文件精神,加强库款情况关注,及时跟踪库款流入流出,确保库款保障水平,根据以往年度预算支出情况掌握所需库款需求,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资金需求,连续11个月库款保障水平均保持在0.1以上,符合财政部考核要求。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健全完善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按照“应减尽减、应压必压、可延尽延、该禁必禁”的原则,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新增项目资金原则上不得用于非刚性、非重点支出。2023年“三公经费”年初预算为XX万元,较上年减少5.3%。1-11月,我区“三公”经费累计支出XX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0.26%。
(二)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求各单位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支付凭证电子数据,通过机制凭证方式记账,确保支付业务办理和会计核算数据一致、准确、完整;单位支付资金和单位记账资金偏离度绝对值要在0—10%之间。同时信息中心做好平台技术服务 。我局每月初及时督促各单位按时做好会计核算,每月10号前达到标准值。二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收定支”,落实“基本支出按标准编制,项目支出全面梳理、整合、重构”的“零基预算”编审机制。切实按照项目的重要程度、缓急程度、成熟程度以及绩效评估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加强区属企业监督管理,XX区国资委出台了《XX区国资委监管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XX区国资委监管企业招聘人员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转发了《阜阳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XX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已列入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待会议研究同意后印发实施。
(三)强化预算源头管理,防控收支风险。
1、切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一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全面清理现有项目支出。认真开展部门项目支出评估清理工作,已到期、已完成项目及时清理出项目库;未定期限的,要逐项明确执行期限,执行已超3年的,原则上不再执行,确需继续执行的按新增项目进行入库;未到期项目根据评估情况进行调整完善。简单来说,就是对于项目支出要重新评估,做到“归零”,该保的项目保,不该保的项目就不保。二是积极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继续推进跨部门项目资金统筹整合,梳理、整合、重构各类项目资金,全力聚焦支持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所列事项。
2、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2024年单位保障运转类项目在上年基础上要有减少。在项目预算审查时,详细了解项目依据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充分评估后方能安排预算。严格执行区级预算供给政策。按照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资产配置等定额标准精准测算预算规模,严禁超标准、高标准编列预算。
3、切实保障好刚性重点支出。在具体编制过程中,认真落实预算法要求,兼顾需求与可能,根据项目轻重缓急,把握好预算安排的先后层级,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积极统筹财政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三保”支出预算不留缺口。二是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着力点,通过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压缩非刚性开支、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加强资金统筹,重点支持民生保障、减税降费、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投入,全力保障区级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四)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扩大有效投资。按照省、市、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安排,区财政局(国资委)对全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房产、土地、厂房和特许经营权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并根据清查资产情况,指导并参与区属国有企业谋划了8个盘活项目,其中包括XX区停车场充电桩提升改造项目、XX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等5个改扩建融资项目。
(五)强化金融监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规范开展2023年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业务。2023年我区开展了肉牛、肉鸡等养殖保险以及蔬菜大棚、设施大棚等特色农业种植业保险,截至10月底特色农业种养殖保险承保XX万亩/羽/头,保费规模XX万元,结合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我区拟安排2024年特色农业保险预算XX万元。二是用好用活续贷过桥资金。XX区续贷过桥资金池XX万元,1-11月份,XX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发放续贷过桥资金XX亿元,周转XX次,超过每月1.4次要求,完成季度考核要求。
(六)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做好涉农资金管理保障。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做好涉农资金管理保障。截至11月底,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XX亿元,比上年XX亿元减少XX万元,支出下降11.59%,土地出让收入XX亿元,支出XX万元,扣减省统筹资金后支出为XX万元,用于农业农村支出占土地出让收入比重为-9.2%。2023年XX区安排衔接资金XX亿元(区级预算安排专项资金XX亿元),用于全区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共计123个项目。截至12月4日,衔接资金累计拨付X亿元,支出率91.86%(其中:中央资金支出XX万元,支付率98.61%,省级资金支出XX万元,支付率95.88%,市级资金支出XX万元,支付率92.4%,区级资金支出XX亿元,支付率85.24%)。2023年XX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XX万元,在插花镇、正午镇、新华办事处实施面积3万亩,资金仅拨付XX万元。目前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中央和省级资金,已拨付XX万元,还有XX万元没有拨付。
(七)强化机制建设,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加大对采购文件的审核力度。今年以来出台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采购人政府采购主体责任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开展公平竞争和政策功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并向采购单位发放《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工作提示函》,从采购文件的编制、采购合同质疑投诉、验收付款、违规处理等环节明确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打破政府采购领域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壁垒,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建立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动态会商机制。组织由采购人、监督管理机构、中介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会议,重点对设置妨碍公平竞争条款、评审因素评分标准未量化、细化等问题进行会商,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符合需求。
三、2024 年度重点任务、具体工作举措和预期目标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到2024年预计达到XX亿元,增幅5%,2024年计划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XX亿元。争取上级政府性债券资金X亿元,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保障能力更加增强,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财政运行更加稳健。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动政银企之间互信合作,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牢守“三保”底线。严格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
2.加强财源建设和向上争取力度,深挖收入增长点,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主动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加强政府资源统筹,切实盘活国有资产资源。
3.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筹集资金保障好基本民生支出,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4.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财经领域违纪违规行为,推动财会监督与纪检、审计监督贯通协调,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形成合力,让财经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5.不断加强资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绩效信息应用,运用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全面加强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及时纠正目标偏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实效。
6.逐步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转变国资管理理念,创新国企监管模式,构建国企分类分层全覆盖的管理运营体系。持续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
7.持续优化金融对接服务,建立多层次、多类别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基金优势,组建新的产业基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和产业发展。
区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重点工作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情况。区科技局严把审核推荐关,在企业自愿申报基础上,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相关工作的通知》(淮科秘〔2023〕2号)要求,结合前期培育、通过现场考察企业,经科技、税务、财政三部门联合审查,推荐淮北强科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 20家企业参加高企评审,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可达59家。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情况。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任务100家,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16家,目标完成率116%。
(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情况。
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总企业的比例23.5%,位居三区一县第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XX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0%,低于全市平均0.37个百分点。
(四)技术合同认证登记情况。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度目标任务XX亿元,完成XX亿元,其中: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XX亿元,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XX亿元。
(五)“两清零”工作情况。认真开展营业收入X亿元以上制造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以上的企业无研发机构的“两清零”工作,2023年无研发活动企业14家、无研发机构企业3家,已全部清零,清零比例100%。
(六)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情况。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3个,分别是XX区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淮北黄桃系列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安徽高策现代农业公司的“养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淮北林光钻探公司的“深井矿用定向钻随钻测量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项目扶持资金XX万元。
(七)科技特派员情况。XX区2023年科技特派员目标任务数50人。目前,全区已选派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50人,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4人,市、区级科技特派员46人,服务全区35个行政村或涉农社区,做到100%全覆盖。
(八)科技人才工作情况。淮北合众公司获批博士后工作站后,已注册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并在合肥科创园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人才飞地”建设。
(九)创建省、市级创新平台情况。安徽紫朔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高温烟气净化及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首批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名单。今年以来,我们对纳入培育名单的联合实验室对照《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实施方案(试行)》(皖科基地〔2022〕7号)的要求加强指导和重点培育,督导企业凝炼研究方向、夯实共建基础、完善条件保障,争取在下一轮布局建设中纳入省重点实验室序列。
根据《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认定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开展2023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通知发布、组织申报、审核推荐等程序,我区中捷矿山、安徽矿机2家企业研发中心为2023年(首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
根据市科技局《关于申报2023年度淮北市科技创新平台的通知》(淮科秘〔2023〕43号)精神,组织企业申报,按照《淮北市科技创新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标准进行审核,推荐淮北市中芬矿山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认定备案为2023年淮北市企业研发中心;推荐淮北理工学院和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备案为2023年淮北市重点实验室。
(十)优化创新环境情况。今年以来,我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坚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为抓手,聚焦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不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求实效,大力推行三项举措实现科技创新服务零距离,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抓重点工作推进,激发活力。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重点工作,精准施策,点对点搞好服务,集聚创新合力,切实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堵点、难点。
2.抓各项政策落实,提质增效。围绕省、市、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惠政策,重点在科技减税、科技创新政策奖补、科技重大专项争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找准与企业结合点,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真正让科技政策惠及辖区企业。
3.抓服务效能优化,营商惠企。充分利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专业化优势,对企业开展培训指导,实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系统申报等常态化技术服务。
二、存在问题
1.全社会研发投入少;
2.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3.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4.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人才引育综合、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落实“人才贷”、为抓手,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第一责任,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对企业关心的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政策优惠、人才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对接服务,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理清发展思路,全力推动省、市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
(二)以培育创新主体为重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积极深入企业,宣传省、市、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达标尽报”,优先支持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三)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全面调研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参加各类成果展、交流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技术合同、创新平台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四)以科技强农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规范科技特派员管理,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支持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成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的带头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五)以提升创新指数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合力。深化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创新人才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网上办事能力,“互联网+政务服务”再上“新台阶”
?一是事项标准化实现办事“零障碍”。持续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梳理工作,办事指南编制247条。对全区5153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行标准化整改,上半年累计修改3万余条次。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涵盖71个政务服务场所,全区事项皆可“掌上办”。2023年全面上线长三角政务地图公安主题地图,实现公安类服务事项在线查询办理。今年以来,我区政务服务地图有效访问量2601人次,有效访问用户604人。
二是监测智能化实现监管“无死角”。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提高我区监管工作的精准化水平。2023年以来,我区监管事项目录清单认领230条,认领率100%;检查实施清单编制率100%;检查实施清单要素编制合格率100%;监管行为已覆盖204条,监管行为覆盖率85%;风险预警信息处置率100%;监管信息上报监管动态33条。
三是全流程网办实现群众“零跑腿”。持续深化综窗改革,“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实现41个城市、88个事项异地通办。部署落实“全省通办”系统对接工作,目前已完成测试“全省通办”系统试运行工作。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受理办件7939?件,全区各类市场主体开办网办量达到6851家,其中企业开办575家,企业开办网办率达100%。
(二)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惠民惠企实现“新突破”
一是“一制度两窗口”打造群众满意服务。全面开展“一制度两窗口”宣传活动,联合多部门开展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今年以来,“办不成事”窗口受理问题26件,涉企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办件4件,“周末办”预约办件7件,均已全部办结。
二是智慧办税厅打造便捷办税新模式。2023年中心智慧办税厅正式投入使用,整合4个综合服务窗口和1个智能微厅,上线云桌面、智能综合终端、智能显示屏等办税设备,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办税模式,229项核心涉税业务“一站式”办理,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办税体验。
三是“免申即享”提高纾困解难精准度。协调相关部门梳理“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并及时在线上发布,让惠企利民政策一键直达。完成上线“免申即享”惠企政策5条,实现兑付1条。
(三)加快释放数字活力,“数字XX”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发挥数据价值,推动资源归集共享。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受理服务系统,申请调用相关部门政务数据接口,目前已申请通过国家级、省级数据资源及接口65条。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运用,整改未关联证照114条,有办件未制电子证照已及时制证。
二是规范管理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牵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XX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通知》,编制区级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开展政务信息化项目调研及2024年度计划申报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的集约统筹、建设管理。
三是注重精准施策,发挥数据要素潜能。加强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力度,协助相关企业申报大数据企业,推动实体经济加速迈入产业数字化,成功申报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2家,市级大数据企业5家。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创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风险意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读原文、悟原理,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座谈交流,通过微信群推送最新学习内容,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重要论述,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和自查自纠工作,参加保密教育培训,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1次,未出现意识形态和保密安全事故。
二是积极履职尽责,坚守底线思维。发挥党员在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做好党员管理发展工作,发展预备党员1名,组织2名积极分子参加培训。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心组织日常谈话,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挥政务大厅宣传优势,顺利完成“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宣传工作。
三是发挥带头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4次,依托政务中心大厅咨询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免费帮助群众打印复印,更新升级无障碍设施设备。推进“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工作提示,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前往徐州市铜山区行政审批局开展调研。结合主题教育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查摆问题,制定问题整改落实“四清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强局机关及大厅工作人员作风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各项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一制度两窗口”办件量与预期效果相比还有差距,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仍需推进,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大便民举措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加大对“一制度两窗口”、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7×24小时自助服务等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群众使用网上办、掌上办,提高办事效率,擦亮政务服务品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二)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常态化抓好办事指南和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完整性和精准性。推进行政许可、高频事项“全省一单”,统筹编制区镇村政务服务事项实施要素,系统化动态调整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推动我区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规范化相关工作。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建立政务服务大厅考核制度,强化纪律监督,规范窗口服务行为,落实大厅巡查制度,做好问题反馈整改。严格服务规范及服务礼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区文旅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区文旅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三提三争”活动要求,以“1221“工作体系引领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齐国故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全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承办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进会、全市干部教育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等现场会,荣获山东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在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会上,我区做典型发言,相关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
(一)提升公共服务文化水平
一是聚力实用性,综合打造文化阵地。提升完成8个“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实施公共阅读“雁阵”工程,建设1个城市书房、5个阅读吧。市民文体中心项目已完成策划竞选。二是聚力带动性,优化壮大人才队伍。公开遴选30家优秀团体开展基层文化服务,在全区12个镇街培育打造12支合唱团,激发基层文化战线新力量。选派10名文化志愿者在图书馆及分馆开展志愿服务,每个村居确定1名以上志愿者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三是聚力参与性,精心打造活动品牌。组织“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1540余场,策划举办“临淄之夏”广场文化活动、第20届齐文化节文艺演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不断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
(二)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聚力山东太乙制药有限公司扁鹊康养文化旅游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XX亿元,完成率51.3%,居全市第一。二是大力开展文旅消费惠民工作,出台提振文旅消费政策措施,推荐方正2009争创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完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经济指标考核工作,山东魔瞳影业有限公司等6家规上企业完成营收XX万元,同比增长18.1%。四是积极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完成20余家研学基地争创文本审核。四是积极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区青少年科技馆成功入选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新增13家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五是推动齐文化双创工作。协调创作齐文化主题网络文学作品《管仲》、网络歌曲《太公在此》和《太公赞》。联合文创公司及社会力量推出丝巾、挂件、茶具等10余种文创产品。组织首届“山东手造?临淄尚品”城市礼物创意创新设计大赛,征集作品120余件,评出金奖4件、银奖7件、铜奖9件和优秀奖18件。
(三)深入开发旅游市场
一是开展临淄区文化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共普查记录文化类旅游资源3404项,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资源单体)571项,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我区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做法和经验受到省厅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区政府副区长高晋同志代表临淄在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动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推进A级景区品质提升。制定《临淄区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积极推进齐文化博物院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程,初步完成齐文化博物院游客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建设工作,提升区内7家A级景区标志标识、数据监测、智慧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三是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组织“赶牛山·乡村游”、“金山镇东崖村桑葚采摘季”、“朱台镇乡村文化节”、“稷下街道秋季成果展”等10余场乡村好时节活动;推荐稷下街道韩家村、金山镇搭岭村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推荐齐陵街道北山西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是推出特色文旅主题产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举办姜太公诞辰3162周年民间祭礼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太公后裔15个姓氏约1500余人前来寻根祭祖;策划推出“足球探源”“寻味齐国故都”“寻梦稷下学宫”3条精品文旅线路;印制投放《临淄手绘旅游导图》《临淄区烧烤一览表》;设计开发“游在临淄”微信小程序,整合临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信息;组织景区及非遗、手造、美食产品参加“淄在逍遥·博览奇迹”2023淄博文旅推介会、走进“烧烤专列”等10余场宣传推介活动;为到达临淄城区的市外手机号码发送短信提醒XX条;与青州、寿光、广饶、博兴文旅部门组建益寿临广兴旅游联盟,共享旅游信息。
(四)维护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一是维护文旅市场秩序。围绕市场管理、安全生产和“扫黄打非”工作重点,坚持联合执法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日常巡查与错时突查相结合,出动执法人员19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场所880家次,完成普通程序案件14起,扫黄打非案件17起,版权调解案件15起,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243起,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二是持续推进服务群众常态化,处理12345投诉举报122起,电话投诉26起。圆满完成了282家文旅行业年报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广播影视工作。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452场次,受众29.2万人次。城市公益电影展映46场次,观影5200余人次。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区文旅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四提两创”为工作重点,努力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抓“产业提速”,厚植文旅融合发展潜力。一是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推进金山镇工业文化旅游基地、金岭驿等重点文旅项目。二是大力拉动文旅消费经济发展。培育文旅惠民骨干企业20余家,举办临淄区文旅惠民消费活动,激活文旅消费市场。放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鱼盐里文旅街区创建成果,重点推动方正2009夜间经济集聚区争创工作。带动金岭、稷下、齐陵、敬仲、雪宫等镇街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争创省市品牌。
(二)抓“服务提质”,壮大公共文化综合实力。一是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1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5个阅读吧。加快淄江城市书房建设进度,弥补全区图书馆承载量小的短板。文化驿站与培训学校结合,利用培训学校场馆设施,提供公益服务。依托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优化整合阅读吧。二是组织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组织2024年“情沐齐风”“临淄之夏”等系列文化活动,增加灯会、乐队音乐节等特色专场活动,恢复全城节庆文化烟火气。策划2024年“戏曲进乡村”活动,统一镇街主题,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示范点建设。完成8个“5+N”示范点提升任务。积极与市局对接,争取农家书屋示范点建设提升支持。
(三)抓“市场提效”,迸发旅游营销创新活力。一是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进度。邀请省市评委实地指导,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全力推动齐文化博物院争创4A级景区,培育一家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二是搭建推介平台,培育旅游市场。创新举办姜太公诞辰3163周年民间祭礼、“齐国故都”金秋逍遥游等活动;组织景区、文创单位等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宣传营销活动。利用新媒体线上推介探访“足球起源”之旅、寻味“齐国故都”之旅、寻梦“稷下学宫”之旅3条精品旅游线路。策划“中国蹴鞠与现代足球专题展”与“铜镜展”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展览。三是加快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加快推动凤凰镇西河村、齐陵街道刘家终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推动齐陵街道省级精品文旅名镇培育及创建工作;推进开展省“乡村好时节”品牌活动。四是积极开发研学旅行市场。因地制宜,推动研学基地提质创新,规范研学基地服务,策划推出一批齐文化研学课程,丰富研学内容,争创省市级研学基地品牌。
(四)抓“管理提档”,确保文旅市场繁荣有序。严格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扎实推进文旅行业安全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组织“扫黄打非”七大专项行动和“绿书签”活动,维护文化市场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培育提升文旅市场主体,力争完成1家星级酒店、1家星级旅游民宿、1家山东省银星级乡村酒店创建工作。持续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加强版权保护。加强广播影视管理,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五)抓“文化两创”,打造齐文化传承发展新引擎。一是守正创新做强非遗传承。利用春节、元宵节、齐文化节、牛山庙会等开展以“临”琅满目“淄”味十足为主题的非遗大集活动,培育形成临淄区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平台。利用尼山书院讲堂推出“非遗星期六”活动,打造传统文化研学点,让每个周末都有“艺”可学。二是继续举办山东手造.临淄尚品文创产品大赛。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创新,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的文创产品。三是抓实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化建设,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对展厅内恒温恒湿设备以及联网监控进行建设,并完成一级馆复核工作。继续推进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泸州博物馆等馆交流借展工作。
分享: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持续推动全县交易平台更高水平建设和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县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全力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了《中共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领导班子及党员同志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项目交易平稳有序。截止2023年11月底,共完成交易项目322个,预算金额XX万元,成交价XX万元,节约(增值额)XX万元,节约率(增值率)7.71%。其中工程建设项目63个,最高投标限价XX万元,中标价XX万元,节约XX万元,下浮率8.07%;小额工程项目80个,最高投标限价XX万元,中标价XX万元,节约XX万元,下浮率7.89%;政府采购类(不含小额工程)项目123个,预算金额XX万元,成交金额XX万元,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8.92%;国有集体产权项目44个,起始价XX万元,成交金额XX万元,增值额XX万元,增值率4.24%;土地出让项目7个,起始价XX万元,成交金额XX万元,增值额XX万元,增值率0.22%。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能。组织业务交流会,各业务股室轮流主持,加强不同股室间的交流,培养综合业务人员;组织招投标领域知识竞赛活动,督促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业务学习,不松懈、不掉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上下班考勤制度,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规定;坚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时刻提醒干部职工守住红线,培养一支廉洁、高效、专业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劳效能。
(四)持续打造标准高效的交易平台。一是坚持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从项目登记、招标文件发布、下载文件、质疑异议、项目开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全部在网上完成。二是积极推行电子保函。为降本钱、优环境、减轻企业负担,鼓励投标人使用电子保函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今年1-11月,投标人共开具保函14176笔,金额XX亿元,服务市场主体2467家。三是持续优化“不见面”开标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全面实现“不见面”开标,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零跑路”,优化交易流程,节约招投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持续深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安庆市区域内的远程异地评标,2023年分别与湖北省武穴市、湖北省黄梅县签订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协议,拓宽远程异地评标地域,实现跨省评标。2023年1-11月,我县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共763个,其中主场244个,客场519个,跨省项目4个。五是升级改造场地设施。2023年,交易中心对现有开评标场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现有开标室3个,评标室3个,评标机位34个,新增档案室1个,专家休息室1个,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更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招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严格执行《XX县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采购)文件审核细则(试行)》,推行分级审核招标文件,保障招标文件相关条款设置科学合理,为各方市场主体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交易服务;全面推行电子保函运用,积极引导投标人使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减少投标企业资金占用,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缓解投标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全面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在门户网站发布清退保证金公告,并公布清退流程,提醒市场主体前来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对投标信息不明确的企业,及时与业主单位和代理机构联系,做到应退尽退。今年1-11月份,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历史保证金清退率达100%,累计退还历史保证金5笔,金额59.6万元;压缩流转周期。针对进入平台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和采用招标方式的政府采购项目,建立项目进场交易台帐,紧盯项目交易的每个环节,把握时间节点,在法定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压缩场内流转周期,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场内流转周期均在全市前列。
(六)加强中介代理机构管理。一是加强集中培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业务培训,组织招标代理机构集中学习,对招投标及采购最新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文件进行讲解学习;二是规范工作内容。要求代理机构严格按照示范文本编制招标采购文件,严禁出现指向性条件和不合理的限制条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基本业务流程、系统操作、数据推送、电子档案管理等进行操作,提升业务水平;三是加强管理。坚持每月一通报和“一标一评”,对代理机构业务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督促代理机构进行整改,促进项目依法合规、顺利有效实施。
二、工作亮点和成效
(一)招标采购文件质量不断提升。严格执行《XX县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采购)文件审核细则(试行)》,压紧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对采用综合评分法的招标(采购)文件,执行分级审核机制,不断提升招标采购文件的编制质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会商招标(采购)文件,对招标(采购)文件是否使用统一规范的范本、是否符合平台发布规范进行审核;对拟采购的设备在发布招标(采购)文件之前组织专家进行参数论证,招标(采购)文件的编制更科学合理;交易服务“双向”延伸,标前做好招标文件咨询服务,标后积极主动协助处理异议质疑,今年我县异议、投诉数量明显减少。
(二)深化评定分离改革。评定分离是2023年县委深改委重点工作之一,按县深改委要求,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在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中推行评定分离方式。交易中心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做法经验,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及县司法局共同商讨合理推进评定分离的方式,2023年共计9个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方式。
(三)推进交易平台升级改造,国有产权、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实现电子化交易。推行产权交易“网络竞价”,实现“全过程不见面交易”。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先设置的竞价规则,通过网络参与报价。竞价系统屏蔽受让人名单,交易价格实时反馈,全程监控竞价过程。最大限度方便交易各方主体,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免收“农村产权代理服务费”,降低交易成本。为提升营商环境,减轻农村基层压力,进一步激发农村产权市场活力,农村产权类项目交易服务费列入政府预算,有效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保证金设立虚拟子账号,提升保证金退付速度。竞价保证金采用虚拟子账户,一个标的物一个虚拟子账号,方便查询和快捷退还,也为竞买人信息提供保密屏障,有效的降低产权交易围串标行为的发生,让整个交易过程更加高效透明、公正、公平。
(四)强化招投标领域宣传。以县人大开展我县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9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