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
2.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
3.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6
4.平城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9
5.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1
6.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5
7.临江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
8.隆回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4
9.中卫市书写文明城市创建新答卷综述 27
10.城步苗族自治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31
11.洞口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33
12.玉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35
13.巴中市以惠民利民为抓手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38
14.大同市教育系统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2
15.双清区教育系统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6
16.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48
17.临江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51
18.磴口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55
19.云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综述 59
20.衡水高新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62
21.衡水高新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65
22.铜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68
23.永州市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71
24.杭锦后旗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75
25.大同市交通运输系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79
26.运城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81
27.巴中市创建文明城市综述 85
28.常德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91
29.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94
30.襄阳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97
31.崆峒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103
32.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开展创城活动综述 106
33.驻马店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综述 109
34.邵东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14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4月12日)
日喀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老、悠久。经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洗礼,这座古城在古韵中展露新颜,在积淀中发生蝶变,在变化中迎接美好。如今,城市面貌靓丽,居住环境适宜,群众生活幸福
第七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日喀则市委创城办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
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建强组织机构,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大督查力度,发挥联动机制,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一、高位推动,凝聚全民创建强大动能
日喀则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一名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四大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市(中、区)直单位一级责任人为成员的创建专班。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单位分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创城工作“三级责任体系”,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向、广泛参与, 奏响创建工作大合唱。
同时,日喀则市形成专题调度、通报点评、督查考核、奖惩问责、负面清单“五大机制”,并针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进行全面的任务分解,将考核任务细分到每个行业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实现创城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此外,日喀则市制订《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核奖惩办法》, 针对时间节点落实的任务、实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工作提醒单,保证各项任务有谋划、有措施、有整改、有落实;定期组织市级领导带队的督导检查工作,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紧盯任务,全方位无死角大力推进
创城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非一日之功,也不会一蹴而就。两年来,日喀则市通过会议培训、点位实地观摩等方法,分类
别分层级、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培训,制订《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精品点位实施方案》,对全部实地考察点位进行多轮次全覆盖式督导督查,力争测评点位规范达标。日喀则市还制订《关于开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 十项专项行动》方案,按照“对标全国一流,打造精致城市”工作要求,全面推进10项重点任务落实,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努力让“城市更美好” “生活更幸福”。
2021年以来,日喀则市根据原有格局,深入推进“机制到包街、人员到包街、责任到包街、处置到包街”的工作思路,科学化分包制度,将全市各级各部门纳入管理范围,启动包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实现卫生净好、秩序良好、设施完好、市貌美好、居民反映称好的“五好”标准。截至目前,共督导各部门开展包街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
同时,日喀则市按照“一线研究、一线督办、一线落实”的工作要求,由日喀则市委创城办负责人亲自带队,建立落实组长全面负责制、督导督查责任包干制、问责交办督办制、信息日报制和工作例会制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紧盯重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利用专项检查、晨晚检查,日督查日报告、周安排周汇报。同时,按照实地任务进行督查,由督查组按照相关工作程序下达“三色单”(白色提醒单、黄色督办单、红色督办单),持续深入开展督导督查工作,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为巩固城区交通治理成果,严格落实交通秩序管理责任制度,突出解决主次干道、重要路口等的交通秩序问题,确保城区交通秩序良好有序运行,日喀则市制订《交通秩序大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2021年4月起至7月底和2023年3 月起至6月底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并组织日喀则市公安交警支队、城管局、交运局等部门,开展出租车、黑车、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活动10余次,处理各类违法、违停车辆40余辆。
三、丰富载体,全域融合激发创建动力
创城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为民、惠民、利民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日喀则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增强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加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依托全市党员志愿服务基础,持续开展“阳光周末”“周三交通志愿”等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阳光周末”活动20余次,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40余
次,建立活动“红黑榜”机制,共发布“红黑榜”21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文明城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日喀则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设立1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处处红马甲、人人献爱心成为日喀则的最美风景。该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全域共建”的思路,下大力气推进棚改、市政道路、体育场、城市“双修”等城镇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宜居宜业宜游”新形象。
此外,日喀则市按照《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文明城市评选办法》的测评结果与综合评判,大力推进县区创城工作,亚东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南木林县、萨迦县、谢通门县、萨嘎县、康马县、吉隆县被评选为第五届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其他县城也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持之以恒抓创建 文明城市展新姿
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5月19日)
近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深度和广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现在,该县城市精致精美,城乡面貌最新讲话系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一、党建引领抓创建文明实践成风尚
新宁县于2004年第一次创成省级文明城市。2022年第四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开始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启动创文工作以来,新宁县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每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文明乡镇创建为纽带,文明村创建为基础的全域创文工作格局。
该县将“党建+文明创建”的工作模式融入日常,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载体, 积极推进“5个到户”,强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形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新宁县强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57支。并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艺文化、科普宣传、法律服务、助学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二、优化环境抓创建强基固本促提升
新宁县坚持文明创建硬件、软件一起抓,有力推动文明创建持续升级。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了县城解放路、大兴路、春风路、舜皇路等主要交通道路的提质改造,拉通园艺南路、广场路延伸段等道路。建成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医院新院区、城区智能停车场、芙蓉学校等一批惠民项目。
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线,建成一流的县级市民服务中心,拓展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便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新宁县强化公益广告宣传,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文明风尚。以塑造文明乡风为目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居民自治组织,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遵德守礼、向上向善。
三、产业带动抓创建融合发展迈新路
新宁县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文明创建,把文明创建融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文明城市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互融互促、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新宁县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业态,持续举办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潇湘
100越野赛、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环球旅游小姐大赛等重大活动,提升了旅游县城的品位和形象。
该县把脐橙集成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抓手,促进脐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脐橙品质产量和产值不断提高。充分结合产业园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农旅融合整体旅游线路,让果园变景区,“橙道”变“游道”,形成了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优美画卷。
四、典型示范抓创建成风化人润无声
新宁县把典型示范作为文明创建的主抓手,坚持以文化人,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目前,新宁共有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6个,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单位系列15个,市级文明单位系列5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220个。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2人获评湖南省道德模范,1人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2人入选邵阳市道德模范。好人系列中,新宁县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29人上榜湖南好人,47人获评邵阳好人。文明家庭系列,新宁县有1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户家庭评为湖南省文明家庭。全县获市级以上精神文明系列表彰奖励200 多人次,好人现象已成为新宁的文明标杆。
文明创建结硕果,踔厉奋发向未来。下一步,新宁县将以全域创文为统筹, 全面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初心璀璨 文明花开 城市更美好
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2023年3月20日)
“快看,公园里的海棠、樱花都开了,真漂亮!”3月18日,在开发区嵩山体育公园,白色的樱花、紫红色的海棠在阳光下怒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前来赏花拍照。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旋律。
我市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外创环境与功能,内创精神和素质,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城市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最新讲话系列,城市秩序日益规范,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高位推动
坚守“创建为民”初心
“华夏南路的樱花开了,真是漂亮极了!”阳春三月,政 论文公 众号整理,鹤城大街小巷生机盎然,鲜花盛开;丰源农贸市场内环境整洁有序,面貌焕然一新;桃园公园里市民怡然自得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时一地的变化,而是始终向好的进步。我市在创建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创建靠民的思想,把创建落实到每一座公园、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小区、每一块绿地,给群众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
24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452个住宅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加快“一刻钟
(15分钟)生活圈”建设等,文明创建围绕群众衣食住行蓬勃开展、强力推进。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396个,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20条。评选出23个“四星级文明小区”和17个“五星级文明小区”。打造日间照料中心18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1个。新建改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4个、自助政务服务站10个。打造书香社区、国学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69处,建成淇河书屋25座,投放图书25万册,新建运动场馆45个等一系列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给城市带来喜人变化。
同心聚力
树牢“创建惠民”理念
“我本来准备搬走呢,现在这里改得这么好,干净不说,出门就能看花、休闲,我决定不走了。”在山城区爱情小巷住了20多年的王保琴说。
文明创建是方向,惠民利民便民是目标。对老百姓来说,获得感、幸福感就是身边的美好变化。我市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坚定城市创建“一盘棋”思想,各县区互促互进、主动作为,实现了“1+1>2”的文明城市创建效果。
浚县将城市创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让城市创建在村镇扎根、为脱贫助力;
淇县将“双十”行动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相结合,顺利通过评审公示;淇滨区建设了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区);山城区对13 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让曾经的“老破旧”向“美新靓”蝶变;鹤山区实施城市创建“365”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格局;开发区实施“增绿、提质、添彩”三大工程,打造了30多家花园式工厂;宝山经开区建设3个绿色文化广场、5个游园;示范区将智慧公交站亭、街角景观、爱心驿站等元素融入道路生态改造提升工程,激发了发展新活力,实现了群众生活精品化、智能化、便捷化。
共建共享
走好“创建靠民”路线
“请往后面退一下,别超过停车线。”鹤城街头的路口,在文明交通引导员的指挥下,交通井然有序。超市、医院里,排队成为大家的自觉习惯;礼让斑马线、遛狗都拴绳、垃圾不落地正成为更多市民的行为自觉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一幅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文明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改变的是城市的“面子”, 惠及的是市民“里子”,结出的是百姓文明的“果子”。而这背后,凝聚的是民心,支持的是民意。
我市以城市创建为契机,统筹推进百城提质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动,打通断头路、卡脖路44条,建设公交站点、港湾290个,使城市交通路网更加便捷。整治线缆132万米,新建、改建公厕150座,增设休闲座椅956套,使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18家农贸市场完成更新改造,居民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常态化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开展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礼让斑马线、共创文明城”等系列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率达到100%,10个市级家风家教示范基地评出,“善行山城”好人品牌获得中宣部表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品牌塑造
探索“创建利民”模式
文明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树立“在创建中打造品牌,以品牌促进创建”的创建思路,探索出了鹤壁模式。在全省
首家设计评选出“善作善城、富美鹤壁”城市创建LOGO,创作推出的城市创建主题曲《都说鹤壁美》在群众中反响热烈、广泛传唱;连续24年开展“鹤壁好人”评选,建成全省首家“好人馆”,累计1.98万名典型人物受到表彰。
24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已成为鹤城一道亮丽的特色风景线;市创文办运用运营商平台,每周进行文明行为宣传,覆盖人群达132万余人次;设计制作10个系列动漫宣传链接、鹤壁市民文明手册宣传折页、千余幅公益广告、2个版本的文明市民“十要十不要”MV,拍摄《一醉越千年》公益广告。双拥鹤壁创建模式、淇河书屋建设、老旧小区“四合”改造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善行鹤壁行动、“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标准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鹤壁品牌,成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亮点、特色。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文明城市的创建绝非一劳永逸之事,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这场将区域发展、社会进步、城市文明融入城市创建的生动实践中,我市将继续推动城市创建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续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
创城路上,同心勠力一往无前
平城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2023年5月12日)
立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阵地和主战场的区域定位,围绕“提档升级,突破进位”工作主线,外创环境与功能,内创精神和素质,平城区上下发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持续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秩序日益规范,市民文明素养、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强机制,凝心聚力抓创城
平城区围绕“八项提升行动”,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把牢关键环节,始终把“六大攻坚”“六大整治”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作,着力突破短板和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常态化“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创城指挥部统筹协调、创城指导督导组督查考核、创城工作专班专项指导”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包联机制作用,持续推动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驻街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多方面力量的优势,完善“区、街道、社区(村)” 三级网格责任体系,实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责任制,深化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提高全区文明城市创建水平,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的方式,对辖区内26个项目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形成负面清单,下发给各街道和相关单位要求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下发《创城整改通知单》144份,共发现问题2948 处,已整改问题2537处,综合整改率为86.06%。
二、重督导,精准发力提质效
平城区狠抓督导,通过明查暗访、不定期巡查、跟踪督查等,动真碰硬, 全程跟进、限时整改。建立“三清单”,各责任单位列出责任清单,对主体责任层层分解,明确责任界限和内容,将主体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建立问题清单, 紧盯薄弱环节,全力补齐短板,坚持举一反三,实施重点攻坚;对照整改清单, 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全面开展集中整改行动,并采取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 的高效工作格局全面开展“六大整治”:清理环境卫生,城市面貌大整治;治理道路交通,城市秩序大整治;规范商铺牌匾,城市门面大整治;清理违章建
筑,城市环境大整治;规范宠物管理,城市文明大整治;保障残疾人权益,无障碍通道大整治。
压实责任清单化、项目化、规范化,建机制、强督导,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查漏补缺,逐项整改提升,确保创城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随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明晰权责,确保问题不遗漏。从2022年7月起,平城区将每月的第三周设立为“首善平城·绿色文明周”,全区各级各部门,驻区企业、单位,围绕各自创城责任,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宣传等活动,营造“全民齐参与,共创文明城”的社会氛围。
三、树新风,文明实践入人心
充分发挥平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平城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丰富文明创建载体,提高文明创建实效。在今年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中,围绕“文明实践”“扶弱帮困”“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区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平城区还借助网络开展线上宣传引导。在春节、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等重要时间和传统节日期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布各类短视频和倡议书,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增强践行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目前,正在筹办第四届“亮家风、传家训、扬美德” 主题演讲比赛,旨在“晒出好家风、传颂好家训、弘扬好美德”,发挥文明家庭的榜样引领作用,努力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家庭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推动平城区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下一步,平城区将继续加强统筹,挂图作战,对标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持续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打造有特色、接地气、惠民生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走出一条符合平城实际的“创城之路”,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
淬炼文明素养 涵养厚德正气
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4月4日)
曾经,占道经营妨碍行人通行,小食摊周边垃圾遍地、油烟四溢如今,在城管等多部门强力整顿下,街道清爽,路面整洁。
曾经,“不守规矩”的电动车、乱穿公路的行人为城市添堵如今,经过交警部门的管与疏和志愿者等群众力量的规与导,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市民素质显著提升。
2021年,攀枝花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集结号,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单位,从耄耋老人到稚子幼童,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内外兼修行走在攀枝花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倍感温馨与惬意。
一、聚力攻坚筑就文明之梦
全国文明城市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珍贵的城市品牌。
市委、市政府在擘画攀枝花发展蓝图时,既实事求是又高瞻远瞩。2021年初,攀枝花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攻坚克难、三年决战决胜”的战略规划。至此,攀枝花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
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攀枝花“欠账”较多: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亟待提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违章乱建等短板弱项困扰市民生活创文的差距在哪里,攻坚的着力点就在哪里。
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攀枝花市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 找准整改提升的攻坚点和突破点,既主攻薄弱环节,更着力调高标杆,高标准高质量提升文明创建工作。
紧盯“时间表”“路线图”,创文工作马不停蹄。
全市上下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破釜沉舟、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以倒计时的紧迫感、冲刺跑和精气神,全员奔赴一线,全面对标提升、全面攻坚会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攀枝花这片沃土上蓬勃开展,强力推进,展示着攀枝花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高位推动抓创文,把“一把手亲自抓、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贯穿全市上下的总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建立并实施“年部署、季推进、月调度、周落实”、市领导重点联系区和大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创文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部署会、推进会、攻坚会,分管市领导每周进行工作调度,市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明察暗访、实地督导,为推进创文工作树标杆、作示范。
聚焦创文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建立“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创新开展各类示范点位打造,对临街商铺实行积分制管理,对测评点位实行定点、定标、定责、定人管理。
同心协力、奋勇争先,攀枝花市容环境明显改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越发牢固。
二、向上向善共建文明之城
文明是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攀枝花崇德向上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如今,走进东区各个村,以往房前屋后的杂草堆、垃圾堆被一个个小花园所代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家风、立家规、执家规”等手绘彩画美观大方,孩子们在健身小广场快乐玩耍,构成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
“环境变化大,村民精神面貌变化更大。现在村里没有人乱扔垃圾,人人都是卫生监督员。”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村民杨红说。阿署达村的变化正是全市上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
在攀枝花市区公园广场、车站站台、市场商超、主次干道、机关单位、服务窗口等,随处可见的创文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东区坚持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联动宣传,同时发挥LED显示屏、镇村“大喇叭”作用,做到创文宣传全方位、全时段;西区抓住“3·5学雷锋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多形式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新风,践行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仁和区开展随手拍文明活动,宣传文明成效, 曝光不文明行为。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攀枝花多渠道推荐好人、多形式宣传好人、多方式礼遇好人,使乡风更清新、城市更和谐。
三、立德树人厚植文明之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攀枝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用力,重点推进,不断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为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作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中,近日,市第二小学大队部组织开展了以“志愿你我他·共创文明城”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小小志愿者们走进小区,对卫生死角进行清扫;走进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帮他们揉肩捶背;走上街头,劝导路人按照红绿灯指示通行用实际行动为攀枝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座城。2022年7月,攀枝花2022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分别授予刘紫函等10名同学为“攀枝花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我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等阵地作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践行新风培育文明之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对象,更是创建主体。
攀枝花市民手拉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共建美好家园。人人争做文明好市民,传递文明正能量,奏响共创共建的“主旋律”。
推进文明有礼建设,广泛开展“攀枝花文明·健康你我”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市民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遵纪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全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已成为常态。
2022年8月15日,《攀枝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让文明行为由教育倡导的“软引导”向依法规范的“硬约束”转变。
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宣传、道德讲堂在攀枝花遍地开花;企业诚信红黑榜引领诚信建设;倡导文明上网,打造清朗空间;倡导推行文明用餐、公筷公勺、垃圾分类等,让攀枝花更美丽;车让人,人遵规,文明从我做起, 我与文明同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攀枝花人把自己看作城市的“窗口”和“名片”,传承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从城到人,从人到城,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和能量,成为点燃精神文明建设的燎原之火。
如今的攀枝花,文明正成为最亮的底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百万攀枝花人收获了真真切切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攀枝花市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文明筑梦,凝聚起推进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磅礴力量。
共赴文明之约 共建文明之城
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3月8日)
一、高举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想要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不仅要提升城市“外在颜值”,更要修炼“坚强内核”。
过去一年,通辽市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汇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
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广“晨读学习一刻钟”“八点半课堂”等学习模式。目前,全市干部群众在“学习强国”用户数突破16万;实施重点宣讲、示范宣讲、全面宣讲、常态宣讲“四讲联动”, 深化“马上学习”“聆听”“光影铸魂”“科尔沁大讲堂”品牌打造,组建近8000人宣讲团,开展宣讲6.5万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歌咏大赛、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制作“红色记忆——口述通辽故事”微纪录片,举办“红色印记·信仰之路”学习体验活动,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历史》研读学习,不断完善党史教育常态化机制。
凝聚社会共识。标准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所站2554个、实践点
(基地)417个,深化市、旗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育“通辽在线”“通辽手机台”客户端,开展“擦亮双子星座”异地采访、《闪星光挺脊梁》系列直播活动,倡树爱党爱国爱家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春风化雨,培育道德之魂
“创城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现在闯红灯、扔烟头、插队、随地吐痰等等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大家的素质有明显提高,我觉得这还是得益于市里这些年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科尔沁区永清社区居民张海燕说道。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的高低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升
市民素质对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有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近年来,通辽市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全民参与创建平台,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9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