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风波里
12月8日晚上,无意中刷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的文章《疫情面前: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在这篇文章,饶毅教授深入地谈到了自己及周围人新冠阳性之后的直观感受。
概括下,文章主要内容是:
感染后的基本情况:
1、北京优化后,我们几个书生就成为第一批感染者。目前,我们几个症状有重有轻,最重的是高烧超过39度,轻的就是咽喉痒。
2、阳性后,我也很少药物。如果有呼吸困难,肯定向医生求救。我用过国产灭活疫苗,毫无副反应,而且抗体很高。我知道海外亲戚用mRNA疫苗一般会发烧。所以,我推荐国内的人用国产疫苗。
3、总体来看,我们没人有呼吸困难、肺病变(这一类是以前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这个意义估计我们问题都不大,应该能挺过去。
4、我们之所以进行优化,是因为当前经济、民生、民情都难以承受,医疗服务也不可能完全包办,适时改变策略,为大多数人所欢迎。但是,改变的时候,应实事求是,说清楚优缺点,这样才有公信力。
而感染后,饶毅对奥密克戎的深刻认知,主要强调几点根本看法:
1、目前最新流行的病毒毒株,症状确实弱。但是人们无法判定今后是否会有新变种,以及新变种的毒性也不能预测;
2、新冠病毒变的快、变化也多,美国有不少人感染两次、三次的;
3、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可能大多数都会感染,不同的人阳性后,症状会有不同,后遗症低但不排除,并且会因病毒再次突变、流行而处于再感染风险之中。大家今后重点不应是永远不被感染,而是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他再次强调:疫情面前,应该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阳性一次,毫无怨言,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好了,算病中笔记;如果死了,算遗言。
怎么看?
一、饶毅教授是严肃派学者,行文朴实客观
饶毅教授这篇文章,非常坦诚,文风朴实、客观,既没有夸大病毒危害性,也没有低估病毒的风险。这是应该严肃客观学者,对病毒的深入思考形成的观点是不受立场影响的。而这点颇为难得。
他详细客观描述他们几人教授感染后的情况,并给出共同特征:没有呼吸困难、肺病变。这令人安心不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尽快得到恢复。
此外,他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让人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那就是抗疫三年以来,国家尽力了,百姓尽力了,医护人员也尽力了,这是我们取得非凡的抗疫成就的关键。
但是,也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整个社会都在紧绷着神经,许多人了也疲劳感,也在抗疫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经导致当前我们的经济、民生、民情都难以承受。
二、理性看待疫情,也需从心态上从容面对病毒
如果有选择,相信没有人愿意感染;如果有选择,相信人人都愿意长命百岁。但是病毒看上去不会突然自然消失,与病毒共存,不过是或早或晚,而人类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病毒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人力终有时,新冠病毒也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就致死率来讲,客观上并不比流感等传染病要高。只是因为它的传染力太强,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也还存在许多未知,因此不少人对它是有恐慌心里的。
人类对于未知,或多或少都有畏难情绪。饶毅教授同样多多少少也表达了些许担忧之意。当然,从概率上来讲,就饶毅教授的情况,这些担忧可能并无必要。
而这一点,显然饶毅更专业。因此,个人认为,饶毅教授实则传达的是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更相信,这种心态也是有助于他尽快从新冠病毒中恢复过来。
另外,前几个月,个人就敏感地观觉察到美欧及东亚似乎已经正在走出疫情困境。这主要是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奥密克戎毒性减弱明显,大多数人中招后都无症状、轻微症,加之防疫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致死率和致死病例大幅下降,所谓的长新冠现象或许也没有想象中那般严重;二是整体社会的疫情心态是比较从容的,这显然为他们构建一层足够厚实的心态层面的防疫屏障。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体现出足够的社会调节能力、应变能力。当然,求变与优化是人类战胜病毒的重要法宝,并不属于哪个国家独有。
三、未来我们有很多挑战,需要大家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就个人观察而言,国家已经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就是两点:经济发展和有序、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显然,这两点都是重大挑战,并非易事!
不过,个人有信心,认为在国家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过程中困难、挑战是肯定有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共同协力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这些非专业人士,不多谈。
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一点朴素认知。而在防疫上,国家已经明确,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尽快构建防疫屏障。
而就个人的观察,网络上已经出现一些质疑数据的透明性的舆论。
因此,非常认同饶毅教授的建议:希望应该做好据的透明性,这件事事关社会公信力,理应高度重视。
当然,民众面对病毒,也要理性看待,要有一个积极从容的心态,不谈大的方面,就自身出发,显然,适当的积极乐观显然悲观忧虑要好。不管是在个人的经济发展,还是身体健康上都是如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