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有一个我们总想回避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吵架之后的和好
吵架之后,双方的心情都会因此变差,二人之间的关系氛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好像什么东西和平常不一样了
冷静过后,和好的想法逐渐漫上某一方的心房。
好像意识到需要去做出一些让步了
但是,如何在这吵完架后的氛围下去和好呢?
是需要一退到底的服软,还是顺其自然的接受呢?
这时,我们需要回到吵架的层面。
“吵架”归根结底是两人思想出现了分歧,因而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发生了矛盾。想要“和好”就是要正确处理分歧,解决或者说缓和矛盾的问题。
到这个时候,某一方也许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一退到底”的服软,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涉及到原则性的矛盾,有一方愿意无条件的服软道歉,另一方大都会接受。
但是长此以往,每次先做出让步的那一方可能会感到在这段关系中的不平等,感到自己是不被重视的那个。
接受的一方可能会逐渐习惯于这种示弱,渐渐的将其当成理所应当。
下一次吵架后,这一方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等待另一方的低头。
自此,在这段关系中。
看似被动的“接收方”实则主动。
看似主动的“示弱方”实则被动。
双方的关系在这一次次的让步中发生了变化。
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这段关系可能最终在“主动者”的一声“我累了。”当中遗憾收场
也可能在“被动者”的一句“你变了!”当中不欢而散。
那么,吵架后,我们该如何做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呢?
其实,想要以一种轻松而又不会随意,认真而又不会过度内耗方法和好如初,消除两人之间因为吵架而出现的间隙,只需要我们想明白以下几点:
01吵架原因
想一想你们之间到底是为因什么吵架的?
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积压已久的情绪忍无可忍的爆发;又或是因为二人之间“世界观”的差异导致二人“方法论”的大相径庭……
在弄清楚吵架的原因后便可“对症下药”
因为小事吵架的,以后在相处过程中双方都要更注重细节,多关心对方,多给彼此一些安慰鼓励;因为情绪积压爆发的吵架的,就要更注重平时的交流方式,尽量做到有问题“当场解决”,日常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压方式;因为“世界观”不同而而吵架的,尝试着去接受对方的想法,多换位思考一下,双方可以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交流,多包容一些对方的想法。
02和好的时间,地点,人物
很多人认为吵架只是因为思想行为等主观因素引起的,实则不然。
时间、地点、人物,等客观因素也是我们发生争吵的重要原因。
因此,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我们和好的
的方式中。
就比如和父母在家吃饭时,一次争吵可能会让这顿饭吃的很不是滋味。之后的氛围便会陷入一种无声的尴尬之中。
这时,作为孩子的你可能会率先放下碗筷,很别扭地说一句:
“我吃饱了”
然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或者是进入自己的“小空间”中一言不发。这时在父母的眼中看来你可能在和他们闹脾气。 他们会觉得你不懂事或者说长大了“翅膀硬了”、叛逆期到了……
显然!这个时候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所有人都应记住:父母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对你的爱不掺杂任何的利益关系,不求回报,不问结果。
但是因为知识、年龄、阅历的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有代际沟通障碍。我们不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他们也不明白我们的某些想法,这是双方都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
其实,父母很多时候都拉不下脸去和孩子道歉,即使他们意识到也许是刚刚情绪太过激动了,但是因为他们永远爱你,所以他们永远“在你身后”。
家——是你永远的港湾,永远的归宿。
在家里,你永远不用感到不自在或者难为情。
在父母的眼中你永远是个孩子。
因此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和好”方式需要作为孩子的我们更主动一些,我们可以直接主动地去告诉他们自己刚才的情绪,也可以委婉含蓄的表达出我们的和好之意。
说不定,你在深夜的一句:
“妈——我饿了!”
“爸——我房里的风扇坏了”
就是你们和好的“临门一脚”
一句话抵过千言万语
他们能知道你的意思,你也能从那个半夜还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中感受到如潮水般细长绵密的爱意,也能从那个沉默的、勾着腰在你床前修理风扇的背影中体会到如远山般深沉而又厚重呵护与疼爱……
他们什么都没说,却也什么都说了。
所有之前吵架的不愉快在此刻都会烟消云散。
有时候,不一定要双方都把“和好”这一句话说出来。
一切尽在不言中。
03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有意”才能成
我们在上文说到,如果有一方愿意无条件的道歉示弱,表达出想要和好的意思,那另一方也大都会接受这样的道歉。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
那就是有一方已经明确表示出当前不想交流,不想和好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还带着无限的放低自我、道歉寻求原谅的想法去期待和好的话,可能不仅会让他(她)感到烦恼,还会增加他(她)在这段关系中的优越感。
想要和父母和好,也许只需你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足矣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父母一样可以永远不计前嫌地包容你、爱你。
这时的和好就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这句话被很多人诟病,但是也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的。
周星驰著名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中有这样一幕
周星驰所饰演的丈夫与刘嘉玲所饰演的妻子发生争吵
妻子:“我只是一个血肉之躯,你每次都这样骂我,我不知道那天我忍不下去了!”
丈夫“忍不下去你就走啊”
妻子:“……我去洗澡了”
丈夫:“我叫你走啊!”
妻子:“诶!你肚子会不会饿啊?我煮碗面给你吃啊。”
丈夫愣住几秒,随后便紧紧抱住妻子并向她道歉,表示是自己的错。
两人吵架的过程中,妻子并没有想象中的歇斯底里,而是选择用温柔体贴
关心作为让步来结束这段争吵。丈夫也在这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妻子承认了错误并且道歉。
有时,和好只是一瞬间的事。
从这一幕中我们可见两人对待这次的争吵都是怀着愿意退一步的心态,所以在看到妻子的退步后,丈夫才会马上醒悟,二人和好如初。
很多时候“和好”这件事需要双方的一致的认同,一段关系中若是只有某一方一厢情愿的道歉,和另一方理所应当的接受。
最终换来的很有可能是一方幡然醒悟后的气愤:
“靠——我被pua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