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号称太祖为艺祖,根据《书经·尧典》传注,艺祖者文祖之意。文祖亦作高祖或太祖解。清初顾亭林在其所著《日知录》(上)说:唐玄宗起义堂颂称唐高祖,以及宋人之称宋太祖均日艺祖。宋艺祖(即太祖)治国驭人,也自有其过人处,为王莽、曹操父子、司马懿祖孙、杨坚父子,乃至五代诸帝所不及。因此宋代开国气势虽不壮,国祚却未短促。且其立国规模周密,文物荟萃,人才鼎盛,学术工艺发达,足以直追汉唐,而犹或过之。
驭将有道 不伤感情
宋太祖能于得国之次年(建隆二年),即藉杯酒释大将兵权。倘非君臣之间早建立互相的信赖,事情绝难轻易办通。太祖廓然大度,推诚自然,其在军中时,应早已建立了这互信基础。至于他在驭将这方面,尚有一套诱发人家自尊的手段而不伤感情。有一位在河北任关南(瓦桥关南)兵马都监的李汉超,强娶民女且又贷民钱不偿。那田家翁上告到皇帝前面。太祖笑着说:“你女嫁给做将军的,不胜过一辈子做农家妇么?”田家翁说:“李将军又借钱不还。”太祖说:“李将军未驻关南时,地方不宁,你的田地钱财能保么?”田翁无话可说只好算了。太祖立刻驰密谕李汉超:“速还人家女儿和贷款,下次勿再胡来。”汉超感泣遵行,从此谨守纲纪,一地称治。
符彦卿为天雄节度使,镇河北大名,其部属收民田租时,上下其手,浮吞羡余,太祖派稽核官查悉,诏以公粟合浮吞羡余之数,拨赐彦卿,彦卿愧而自动整肃其部属。太祖虽收诸将兵权,但对守边诸节镇,仍大幅度授权,许其留用州郡地方税捐收入,准其经营贸易,使边地有余财,足以养募死士充间谍,使洞知敌情而得便宜行事。且又善待诸将留京家族,赡赏优渥,故能做到上信而下效,累年无边地之患。然后方得一心经营宇内,陆续取荆,湘、川、粤、南唐及吴越之地。
爱惜民命 天性仁爱
太祖天性仁爱,用兵一地时必戒主将勿多残杀百姓。王全斌领兵伐蜀时,未恤民命,多事杀戮,全斌被夺兵权闲置十余年之久。其部属有杀民妇而先割其乳者,太祖闻之流泪说:“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立械解其人至京师而付刑戮。曹彬奉命伐南唐,已围金陵城,曹彬恐部将不遵太祖戒杀之令,不得不托疾以与诸将相誓约,乃得城破时未妄杀一人。太祖见武成王庙(姜尚庙)中秦将白起亦在配祀之列,立命毁除,并说:“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人,不仁之甚,何配受飨?”太祖有火爆性格,一次骑马行猎,在逐兔时马失前蹄倾跌,将太祖摔倒地上,太祖愤极,爬起身抽刀将马刺死。但他随即懊悔,对左右说:“我为天下主,不知自重,好为畋猎,为何还要罪及坐马,太不应该,太不应该。”从此他就废畋猎。
太祖用兵一地后,俟战事平息,必免该地租赋,并赈恤其民。夏天酷暑,他想到监狱内人犯生活必更难受,下诏诸州令长必命狱官五日一巡狱所,督促洒扫洗涤,毋使滋病。凡轻罪,务必加速裁决遣释。以上所举,在在皆显示太祖仁者之心。
重视知识 不杀大臣
宋太祖重视知识,看得起读书人,常悔年轻时自己未曾多用功读书。周世宗时,他已做到禁军高级军官,得暇就捧书阅读,世宗看了还说带兵的何必把时间消耗在书本上。他的看法不同,认为做军官应该读书,因此他鼓励武官学习文事。他一向佩服王朴(周世宗时枢密使)、窦仪(宋初兵部尚书)的学富五车。连他所看不起的陶谷(为周幼主预撰禅让书者)、张洎(南唐降臣)等,由于他们饱学,仍要留他们在朝堂,备不时咨询。
宋太祖看重以科举取士,严闱场规则,杜考官庇私,甚至拨公款津贴考生盘缠,以畅通广求四方士的管道。他情愿多给朝中大臣的子弟以荫官名额,不喜大臣子弟参加科选,以防阻塞寒士登仕机会。他曾说:“宰相须用读书人。”他的亲信赵普虽为相,但过去是书吏出身,太祖时时劝他多读书,普乃勤读《论语》。他甚至在太庙立铁誓以戒子孙“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违者不祥”。
为民守富 严惩贪污
宋太祖一生节俭,他敲碎西蜀主孟昶的七宝溺器,罢海南岛海底采珠。看见女儿永庆公主服贴绣缀羽的华服人宫,立命女儿罢穿。女儿说:“只用了几片翠羽。”他说:“宫中一穿,里巷学为时髦,京城翠羽腾贵,四海皆捕翠鸟,不但伤生,而增奢风。你生长富贵中,当常知惜福!”
宋太祖曾告诫其弟光义(太宗)要时时记住幼时在洛阳夹马营军眷区过苦日子时的生活。他经常穿洗之再洗的旧衣袍。宫廷祎幕都布质无文采。寝殿挂苇草编的帘子,青布缝边。乘舆车盖,一律质尚朴素。皇后曾说:“坐轿上装些金饰,未尝不可。”他笑着说:“我做皇帝,拥四海之富,宫殿器用,全用金饰,亦何尝办不到。但转念一想,这些财富全是百姓所有,皇帝不过代为保管而已,岂可拿来妄花。古来教训皇帝是以一人治天下,不是以天下供养一人。倘若只想到独自奉养,百姓还会拥戴你么?”因为他时有为百姓保守财富的想法,所以他不但提倡俭约,以身作则,而且严惩贪污。凡遇官吏贪赃枉法,一概严刑峻法,不稍宽贷。他虽不杀言事大臣,却杀了不少赃官贪官,以及斥逐了不少治河不力,不恤民命的官儿。
真情流露 母命为念
宋太祖好喝酒,每遇宴饮,不免贪杯至沉醉。醒后对左右说:“沉湎于酒,何以为人?朕宴饮常至醉,隔宿醒来十分懊悔。”他参加旧时同袍大将慕容延钊之丧,痛哭失声,礼官以为天子临丧,哭声亦有常例,不可过甚。他忍悲说:“我亦不知哀之所从来。”这些皆小事,但足看出宋太祖不做作,不掩饰自己缺点,一派真性情,并未因做了皇帝而变成一个僵化了的“假神圣”。所以与人相处融洽,感情容易交流。其成就自然不是作伪的王莽,好耍辣手段的曹操、司马懿,峻刻多疑的杨坚之流所可比拟了。
同时宋太祖天性孝友纯厚,他母亲杜太后在他做皇帝第二年得病去世,死前嘱咐他要以后周幼儿主国而致失国为鉴戒,将来依次传位两弟光义、光美,然后及于自己儿子,俾使国有长君。杜太后之遗嘱由赵普笔记,然后藏之内宫金匮。这遗命在遵行上是有技术困难的,因其前提乃假定太祖将会夭寿。事实上太祖当国达十六年,开宝九年(西元九七六)以五十岁病死,不算夭寿了。那时长子德昭已二十岁,次子德芳也十七岁,皆非幼儿。但太祖在传位布置上,只见其依次先培植二弟,然后方及二子,始终摆的是优先传弟态势。似乎总以母命为念,欲使国有长君,看不出他有一意传给儿子的蓄谋。他死后,果然由弟光义(太宗)继位,无有惊乱。但太宗继位后就不以母命为念,靠赵普之助,终达传子目的。太祖孝友,胸襟宏阔,凡事能从远处大处着眼,足见其有过人之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