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民宿作出如下定义:“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其中位于乡村地区的民宿一般被称为乡村民宿。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民宿作为投资小、运营简单的旅游住宿业态,在乡村致富、村貌整治、民居活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振兴与民宿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民宿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2022年以来“乡村民宿”作为乡村重要的新业态连续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2022年提出“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强调增“量”;2023年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关注提“质”;2024年进一步提出“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由此,对乡村民宿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
    一、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按照国际旅游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就会进入大众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自2011年起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2019年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发展带动大众休闲旅游需求旺盛,其中乡村旅游以其亲近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更能释放天性的休闲方式受到大众青睐。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能够促进城乡资源流通和乡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民宿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新业态。2022年6月,新版职业分类大典收入“民宿管家”这一新职业名称。乡村民宿的发展不仅催生出“民宿管家”这一新兴职业,还在乡村形成“民宿+”的产业模式。2024年1月,携程发布的《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2023)》显示,2017—2023年携程平台的乡村民宿数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0%。2024年6月,途家发布的《Z时代民宿从业者观察报告》指出,民宿产业已成热门就业新选择,有数万“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青年投身乡村民宿,将社交媒体新玩法融入民宿运营,推动行业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乡村民宿已从单一的住宿地向乡村综合体转型,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民宿+节庆”“民宿+农事”“民宿+康养”“民宿+美食”等已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乡村民宿成为乡村重要的新业态。
    (二)乡村民宿成为促进城乡融合的新载体。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发展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新型城镇化,同时还需要乡村振兴。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落实。城乡融合的关键是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的互动耦合。乡村民宿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人文景观、丰厚的历史遗存为重要吸引物,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诗意般的消费空间、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消费感知,将乡村的乡土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吸引城市人群消费的强磁力,通过城乡之间的人员流通促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成为城乡融合的新载体。
    (三)乡村民宿成为推动乡村消费的新引擎一般来说,旅游消费与旅游时长呈正相关。消费场景越丰富,消费者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就越长,消费可能性就越大。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民宿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体验载体。近年来,一些民宿经营者整合当地的生态、生产和生活资源,打造出融美学、特色、文化于一体的民宿,使乡村民宿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一间房奔赴乡村”成为许多消费者参与乡村旅游的理由。同时,“民宿+”结合游客的需要发展餐饮加工、特产销售、娱乐活动等项目,通过延长乡村驻留时间拓展了更多消费场景,有效激活游客消费潜能。乡村民宿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引擎,为村民增收、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空间。
    二、**市乡村民宿发展情况分析
    近年来,**市加快实施“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依托优质文旅资源积极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交通便利,乡村旅游需求旺盛。2023年11月,**市被亚太旅游协会授予“世界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乡村民宿发展前景良好。乡村民宿在**市起步较早,但发展不充分,品质休闲旅游市场已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本文通过对**市乡村民宿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乡村民宿的发展前景和制约因素,按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要求探索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顺应人民休闲旅游新需求、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市乡村民宿发展前景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5月,**市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天府旅游名宿1个、天府旅游名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1个。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医药、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手工技艺、民俗等9个大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7项。
    2.地理位置优势显著。从国内现有乡村民宿成功案例来看,它们基本都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第一种是依托知名度高的成熟景区;第二种是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的大城市附近,一般为交通半径3小时车程以内。**市兼具这两方面的优势。一是辖区内有成熟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15个、3A级旅游景区13个。二是**市具有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对中心的区位优势,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人口约有5300多万,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986.7亿元,成渝两地休闲文化浓厚,非常符合“有闲有钱有意愿”的三个旅游基本条件。**市距离成都市仅140多公里、距离重庆300余公里,旅游可及性较高,旅游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
    3.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旅游市场本地化、小半径趋势明显,人们更青睐出行距离短、人口密度低、空气流通好的乡村休闲旅游。**市一直是成渝市民“微度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同时**市本地市民的休闲空间也在逐渐从市内向乡村转移,户外亲子、乡村徒步、骑行、露营等成为周末休闲热点。此外,**市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流量长年居高不下,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达到5710万人次、6987万人次、7071万人次,仅202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A级景区接待人数就达到229.12万人次。庞大的旅游人群中也蕴含着旺盛的乡村旅游需求。
    4.乡村旅游通达度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旅游通达度较高。2023年1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在“**”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带动下,乡村旅游道路得到进一步提升。乐自高速**城区连接线、仁沐新高速**至**南及马边支线段等多条道路建成通车,小凉山地区进入市域“1小时交通圈”,环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通景道路广泛覆盖,国道245线**大峡谷、省道309线**县黑竹沟、国道348线**县至美姑界段等旅游主干道均已打通,建成一批旅游路、产业路,并配套开通重点景区直达班线。
    (二)**市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市乡村民宿始于**。**海拔高,夏天较为凉爽,自古以来都是避暑胜地。2000年前后云南省丽江市等地的客栈兴起,**上的农家乐经营者受到启发也开始提供住宿服务,这是**市乡村民宿的雏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市乡村民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宿经营者和消费者均趋向年轻化,出现一批优质民宿品牌。
    1.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左右**景区内的农家乐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住宿服务,每年夏天吸引大批市内外游客上山避暑。鼎盛时期,仅**零公里及接引殿一带就有数百家民宿。随着**民宿大受欢迎,全市景区景点附近的乡村也逐渐出现民宿,乡村民宿覆盖面逐步扩大。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乡村民宿,其中**市数量最多,有385家;市中区有近百家乡村民宿;**县、**区均有乡村民宿五六十家;其他各县(市、区)乡村民宿数量在几家到十几家不等。
2.民宿主体趋向年轻。民宿主体涵盖民宿经营者和消费者两端。早期**的乡村民宿经营者基本为当地农民,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民宿消费人群则以退休人员居多。随着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民宿经营队伍。在**市黄湾小镇调研时发现,90%以上的民宿经营者为“85后”,其中不乏“00后”。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艺术品位,注重从店面招牌、院落绿化、色彩搭配、家具饰品摆放等方面营造民宿的温馨氛围,使民宿本身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型住宿方式,民宿因其个性、多元的特点更容易获得年轻用户的喜爱。对随机抽取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5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