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锻造“工匠之师”厚植“人才沃土”
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一城宜居。滨州职业学院如同它所在的这座城,气质里写着从容与务实。早上7点,生物工程学院赵博士一头扎进实验室,继续他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实验研究。这是赵博士的工作日常,也是众多滨职人的写照,目标明确、怀揣梦想,扎实走过每一天。
栽好梧桐树,筑巢固巢引凤栖、助凤飞。植物黄酮类物质,是一种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此前,赵博士带领团队创新了超临界萃取碱蓬黄酮类物质新工艺,提取率提高至82%,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属于领先水平,该成果成功转化后,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目前,该团队正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力争在更大程度保持黄酮生物活性方面取得突破。
建设“双高”院校、培养大国工匠,重点是打造高水平“工匠之师”,核心是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依托10大专业群,实施“教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开展分层次、递进式、针对性的培养培训,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跨学科专业、跨产业企业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现有二级教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我校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充分用好自主权”,该校党委书记如是说。滨州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滨州职业学院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学校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方面有更多自主权。截至目前,学校已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
校企同发力,锻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2022年底,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郭老师接到了为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设计开发土壤信息实时检测系统的紧急任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他凭借着多年来在一线教学和企业实践锻炼积累下的丰富经验逐一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开发成功。在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郭老师还想方设法为企业节省资金。在一次技术服务中,他发现一个设备控制器由于车间漏雨烧坏了,如果更换将花费4000余元。他将控制器拆开仔细研究,最终只花了不到100元成本费,就将控制器彻底修好了。“教师既要懂技术,更要懂教学,才能培养出企业愿意用也适用的技术人才”,该校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面向新进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等不同对象,规划设计技能比武、教学能力大赛等系列培训项目,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访学留学,构建了“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成长生态。早在2008年,学校就出台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在企业设立“双师生产岗”,每学期选派20%左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研修锻炼,着力解决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问题。依托校政共建的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合作企业,专业教师每年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任务,且工作成效纳入职称评聘指标,许多教师成长为深受企业欢迎的工程师、培训师。
学校搭戏台,教师展风采,一批批普通老师成长为既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又有技术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催生出一大批领先同行的建设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精品资源课程3门、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社科成果奖数十项;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近百项,累计实施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7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