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公众号上看见一个老师分享的视频,视频的主题是:你得吃一堑,有长一智吗?
这是一个考研的老师分享的视频,这位老师主要以如果考研失败是否要再战为话题中心而展开的讨论,视频开头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凡事我所经历过的,对未来一定会大有裨益吗?
视频中的老师说,这句话也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它夸大了必然性,在我们生活当中,那些白白经历了一场的事情,其实并不罕见。
就像有时候我们会暗自下决心如果再来一次,一定会努力,不浪费时间,不辜负自己,可真的有机会再来一次时,有的人还是会陷入悔恨不已的“突击循环”当中,用视频中老师的话来说,吃一堑未必会长一智。
老师在视频中提到,经历过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积累了一堆可供思考的素材而已,这些素材到底有没有用,又会有多大的作用,取决于我们如何用思维对它进行分析和领悟。
由于思考的方向、方法、深究程度不同,这也就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失败的经历,这些失败往往会让我们懊恼不已,悔不当初,一旦有机会,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再来一次。
可我们有没有深刻认真地想过,再来一次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到底是因为我们没有拼尽全力错过了,还是仅仅因为不甘心?
不甘心其实只是一种情绪,它或许能给我们做事情给予很大的激励,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做事情唯一的依据。
如果只是因为不甘心而不想放弃,想要再来一次,那么这个人在本质上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就更不用说这种不甘心的情绪能够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了。
比如有些人参加一些大型考试,总会面临失败的情况,这时要不要再来一次就成为了一道选择题。
不来一次,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再来一次,又怕万一再失败又耽误了一年时光。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多反思,反思为什么失败,失败的根本在哪里,到底是哪方面不好才导致这次的失利。
我们要细致地分析每一个拖后腿的点是什么,而不是凭着一腔热血,不甘心放弃,也不加思考,只是一头扎进学习当中,结果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了两次甚至更多次。
我听说过一个同学的故事,他当年高考失利,分数很不理想,只能上一个普通的大学,他心底很不甘,想要复读一年,家人劝他能上大学就不要复读,但是他不听,一个劲的就要复读,谁劝跟谁急。
后来这位同学的老师找到了他,语重心长地跟他讲:“你之所以没能拿到理想的分数,是因为你身体不好,高三下学期耽误了两个月的课,而且你从上高中开始,每隔几个月就会因为生病的原因耽误课程,如果你再复读一年,你的身体能吃得消吗?你敢保证复读的这一年你不会再生病,不会再耽误学习吗?”
这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后,沉默了。
老师继续说:“与其因为你的不甘,做着一些不确定的事情,那不如先上大学,然后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多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虽然你高考不理想,但你可以通过考研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同学最终听进去了老师的话,上了大学,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很好,并且利用课余时间打羽毛球,每天锻炼,身体素质也好了不少。
他在学习时积极汲取高考失败的经历,在大四学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学校的研究生。
戴维森在“第三人效果”理论中提到,人们都是处在多元又无知的状态当中的,在这个状态当中,人们总是认为别人会受影响更多,而自己几乎不受到外人的影响,所以做的事情都是客观冷静的。
殊不知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大环境所引导,凭着一股冲劲不假思索地去做一些无用的努力,在一个坎上绊倒好多次,鼻青脸肿后才知道反思和回头。
过去的经历并不是智慧,它只是弥足珍贵的素材,需要我们更加具体地去审视它,去反思它,这样对未来才能更有裨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