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社区成立于2003年,是典型的新老结合型社区,面临民意收集不及时、政策宣讲不到位、邻里纠纷难化解、民生问题难解决等难点、痛点问题。**社区从具体问题入手,坚持群众的事情“有处说、有回音、有人办”理念,创新“党建红+法治蓝”居民说事坊工作法,推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提升基层矛盾调处能力,将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社区。近三年来,累计解决居民维权、邻里矛盾、债务纠纷等各类问题3260余件,化解率达98%以上。
    “楼院传声筒”听民声,老百姓的事有处说。一是党建强引领。引领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组建“党建红”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146名,对辖区内居民诉求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引领公益律师、退休法官、法律明白人、法律志愿者组建“法治蓝”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96名,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建立社区书记—包保干部—网格员—红蓝管家四级架构,将党组织服务力量覆盖延伸到居民群众周边,使“党建红+法治蓝”居民说事坊真正成为宣讲基层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倾听群众呼声的精细化平台。二是线上拓渠道。一个楼栋组建一个微信群,公示“红管家”“法管家”联系方式,将“码上行动”说事二维码张贴到每个楼栋单元入口显眼位置、发到微信群中,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的烦心事、揪心事。三是线下扩矩阵。在辖区内设置多个“居民说事坊”,班子成员、社区干部、管家们定时定点到现场听、就地办;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带头“串门子”“唠家常”,上门入户、走访排查,着重排查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心理健康问题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做到民情掌握无空档、风险隐患无遗漏。
    “街巷小喇叭”讲政策,群众关心的事有回音。一是入家门。红、蓝管家们深入到楼栋居民家中,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易接受的语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政策、安全常识、法律知识等传递到每位群众的心头,让“大道理”实现“贴地飞行”。针对群众诉求,现场讲解,答疑解惑,面对矛盾问题,建立个性、共性标签式台账,点对点分析问题症结。二是进阵地。在自建的法治园地、法治长廊,“法管家”定期为居民讲解房屋漏水、财产继承、高空坠物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经典案例,以法明理、以案释法,将法律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居民更深入的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三是抓“线上”。创新社区“微播报”短视频,红蓝管家定期录制党建、法治、民生、关爱4大类微视频,剪辑整理后,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发到居民手机上,向居民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普及法律法规,扩大宣传讲解覆盖面,解决“距离远、够不着”难题,使居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社区民情要事,第一时间学习政策文件、法律常识等。同时,居民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在网格微信群内提问,网格员会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实现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帮办小能手”帮您办,居民发愁的事有人办。一是红蓝服务队增效能。对居民反映的事情及时登记、分类梳理,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办理,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当场不能答复的问题,及时登记、梳理、归纳、汇总,上报社区党委进行研判解决,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546次,圆满解决了屋顶漏雨、楼道堆物、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二是“老法官”调解室化纠纷。充分发挥社区特色品牌“老法官调解室”功能作用,对收集的疑难问题,通过社区“模拟法庭”,利用退休老法官丰富经验从法律层面进行协调解决,特别是居民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现在通过“模拟法庭”调处矛盾很快得到化解,极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公信力和时效性,目前已完成各类矛盾调解2600余件。三是“和事了”议事厅解难题。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9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