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8篇)
目录
1.携手xx区,推进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 3
2.做好“加减法”,打造全国最优口腔产业营商环境 6
3.纵深推进数据共享与利用工作,提升数字创新能力 9
4.推行“五岗工作法”,保障企业用工 12
5.“做实零工微服务·书写就业大文章” 15
6.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流程,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18
7.全力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xx同城化发展暨xx都市圈建设 21
8.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助力项目开工“加速跑” 25
9.变“企业找”为“政府跑”,拼出项目审批“新速度” 28
10.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加快项目开工 34
11.念好“三字经”规范政府采购,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36
12.推行“掌上开标”工程项目招投标模式,开启“指尖交易” 38
13.“四个紧盯”,着力营造招投标市场营商环境 40
14.创新“圆周率”工作法,以优质金融“π”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43
15.着力提升监管质效,全面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督 46
16.推出“xxe融码”,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痛点 48
17.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篇 51
18.“建立四个体系、创设三种方式”,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53
19.“银税互动”点“信”成“金”,为小微企业“贷”来发展新动力 57
20.“一表集成·清单审核”,护航留抵退税 60
21.推行税务“管家式”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企业盘活纳税信用资产 62
22.“两步走”打造全省首个“枫桥式税费调解中心” 64
23.创新网络餐饮新业态监管,多措并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67
24.聚焦“三个环节”,做细做实涉企监管 69
25.深化“一窗受理”改革,赋能政务服务 72
26.打造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75
27.xx市xx县聚焦优服务促发展,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78
28.打造双创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81
携手xx区,推进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
xx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服务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与xxxx区联合印发《xxxx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政策互认暂行办法》,建立“xxxx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作出了跨省域人才一体化政策互认的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出台跨省域人才政策,变“邻而不通”为“互融互通”。
举办首届xxxx新区论坛,发布《xxxx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政策互认暂行办法》,挂牌建立“xxxx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明确xxxx新区引进培育的人才(团队)可叠加享受两地人才优惠政策,协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制发《激励xxxx新区干部干事创业六条措施》,与xx区联合实施“人才共兴圈”建设项目,支持xxxx新区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创建xx科技合作示范区,推动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x校区、xxxx新区科创基地等xx个项目签约落地,协议投资超xxx亿元。与xx区联办专场招聘会,设立xxxx新区“招聘专区”,采取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集聚海外专家xx名、“候鸟型”人才xxx余名。
(二)搭建跨省域协同平台,变“偶有来往”为“常来常往”。
深化市校院企战略合作,支持xxxx新区重点企业与xx大学、xx大学等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建设,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x个,成功签约xx大学低碳研究中心xx科技协调创新中心、xx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xx分院等创新平台项目。共建高端人才数据库,择优遴选xx名优秀企业家、法律专家、政府部门骨干组建“创业导师团”,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开展电子信息、农业科技等领域创业者、初创企业培训指导xx余次,帮助培养初创企业x家。协同xx区组建xxxx新区专家智库,聘任xx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等xx名专家为智库成员,定期举办“圆桌会议”,研究解决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三)优化跨省域人才服务,变“拴心留人”为“近悦远来”。
建立人才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编制xxxx新区人才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联合举办专家人才国情省情市情研讨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等,组织人才讲座、人才沙龙活动x次,培训各类人才xxx余名。设立人才服务站,建设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制发人才政策、服务事项等宣传折页,为符合条件的xxxx新区优秀人才发放“xx故里英才卡”、xx区“临空英才服务卡”,提供两地金融贷款、参观旅游、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xx项人才专属服务。签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时(学分)互认,取消跨区域流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确认手续,开通人事档案、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解决人才流动后顾之忧。
二、取得成效
一是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依托xxxx新区建设,xx市与xxxx区率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共建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共同将xxxx新区人才一体化内容纳入两地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同开展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理论研究,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路“破题”。二是出台跨省域人才互认政策。xx市联合xx区出台了首个跨省域人才一体化互认政策,实现人才政策互认互通,通过联办招聘会、推介会,设立“招聘专区”,已为xxxx新区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落地人才项目xx余个。三是实现区域间人才服务对等共享。共建人才服务站,组建高端专家智库,正在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实现了跨行政区域的人才服务对等共享,目前已为xx名高端人才发放了“人才卡”,持卡人才可以同时享受xx、xx两地的人才专属服务。
做好“加减法”,打造全国最优口腔产业营商环境
xx市高新区对标对表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中国xx的目标,围绕营商环境优化“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围着企业转”,始终做好“加减法”,创新构建口腔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主要做法
(一)加“政务服务”,减“审批流程”。聚焦口腔企业高频服务事项,编制“一件事”审查要点及办事指南,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站办理”。探索设立口腔企业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口腔企业申请事项的“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全流程服务。推行口腔项目审批“网上预约、网上审批、容缺受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转变。
(二)加“政府代办”,减“企业成本”。发挥高新区药品医疗器械申报服务中心主导作用,编制xx园区企业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首次备案服务流程图,用好省药监局驻xx办事处、xx工作站,全方位代办企业所需的体系建设、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许可申请等工作,打造高效运转审评审批体系。与xx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xx生物材料检测中心、北大口腔检测中心建立“检验检测联盟”,及时帮助口腔企业送检产品、支付检测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设立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xx研发孵化中心、xx省口腔装备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助力xx产品“就地检”“快速检”。
(三)加“政企联络”,减“服务距离”。建立“口腔企业+联系领导+帮扶责任人”机制和帮扶联系微信群,印发服务明白卡,主
动服务口腔企业(项目)落地建设、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定期召开口腔企业营商环境座谈会,组建“响你所想”综合服务队,由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和水、电、气、银行等要素保障部门共同为企业纾困解难,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推行科技需求实时响应机制,免费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解读、项目资金申报服务等事项。举办“亲清下午茶·政企话发展”沙龙活动,搭建沟通桥梁,拉近政企距离。
二、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累计引进xx等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xx户,已有xx户企业取得xxx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其中一类备案凭证xx张、二类注册证xx张、三类注册证x张,xxx个产品投放市场、走向世界,涉及口腔设备x大类xx余种、口腔材料x大类xxx余种,业态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康养全产业链关键领域,中国xx已经成为全国口腔企业数量最多、产业链最全、影响力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制造高地。
纵深推进数据共享与利用工作,提升数字创新能力
xx市纵深推进全市数据共享和利用工作,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全市数字赋能和数字创新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设岗定责,构建首席数据官组织体系。一是设立政府首席数据官,明确领头人。在市县设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的政府首席数据官和大数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的首席数据执行官,分级统筹改革工作。二是配齐部门首席数据官,选准排头兵。选拔有大数据专业背景的领导干部xx名,担任部门首席数据官,为其明确项目审查、数据治理等x方面职责。三是组建试点改革工作专班,建强骨干队。组建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改革工作专班,吸纳大数据相关人才xxx余名,平均年龄xx岁,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占比xx%,通过举办数字沙龙、研讨会、数字创新大赛等活动引导其参与全市数字化建设工作。
(二)突出顶层设计,构建数据治理制度体系。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细化治理路径。组织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分别牵头制定未来五年全市本地本行业信息化建设计划,为xx项重点项目设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突出项目审查,健全治理机制。赋予首席数据官对信息化项目的“一票否决权”,组织其全程参与信息化项目评审、验收工作,今年已对xx个项目实行了前置审查,对xx个在建设项目实施了过程监督,审减非必要需求x个,提出系统整合、专网对接、数据共享等要求xx余个。三是突出标准先行,明确治理规范。制定出台《xx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暂行)》,全面规范政务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开放、应用活动。
(三)夯实基础支撑,构建数据共享开放体系。一是搭建数据汇聚中枢。由首席数据官牵头推动本部门专网对接工作,建成承载xxx个业务系统的“智慧xx”云服务体系,实现市内各自建业务系统全部与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二是加强数据归集共享。组织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对数据目录编制、数据质量提升中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坚,推动全市共享政务数据库表xxxx个、接口xxxx个,数据共享评价指标全省排名稳居前列。三是扩大数据开放水平。升级完善xx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功能,全力打造“数据超市”,平台开放政务数据集xxxx个、接口xxxx个,开放数据容量超xx亿,目录访问量达x.x万次、库表下载量x.x万次。
二、取得成效
创新智慧城市管理,建成x类城市管理专项业务数据库,实现城市管理源头管控、过程监测、联动处置;创新智慧综治,整合xx余个平台,聚合x.x万路视频,运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技术综合治理,让全市一般性案件发生率下降xx.x%。开发“x事办”便民服务平台,打造“互联网+政务+金融+多场景便民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开发“xx跑团”服务系统,聚焦xxx项高频服务事项,组织xxxx余名“跑手”免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代办服务xx万余次;主动对接浙江等xx劳务输出地相关业务系统,推动x个部门xxx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引入京东科技投资x亿元,围绕芦笋、牛肉等项目,打造xx数字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开行融资x亿元,启动xx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全市累计建成IT产业园x个、电商产业园x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xx.xx亿元,信息服务业产值超xx亿元。
推行“五岗工作法”,保障企业用工
xx市人社系统启用企业用工保障“五岗工作法”,采取直播带岗、看企择岗、培训晋岗、余工调岗、援企稳岗等方式,筑牢企业用工堡垒,开辟重点群体就业直通车。截至目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保障企业用工x万余人,全市xxxx家“四上企业”用工总量突破xx万人。
一、主要做法
(一)“直播带岗”强服务。聚焦市“x+x+x”现代产业、“x+x”.现代服务业和“x+x+x”现代农业等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借助春节回乡等重要时间节点,会同经信、总工会等部门举办历时xx天的“直播带岗”大型网络招聘活动,邀请重点企业、驻市院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就业局长走进直播间进行供需信息发布、企业形象展示、职业指导和就业政策宣讲。日常依托各类互联网平台,坚持每天一场“微招聘”。
(二)“看企择岗”强对接。为推进“直播带岗”活动成果落到实处,针对“直播带岗”中用工量大、缺工量多的xxx户企业,委托乡镇、街道分批组织x万余名求职者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采取现场观摩、亲身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薪酬福利、用工环境、企业文化等要素保障,让求职者与企业“坦诚相见”,大大提高了人岗对接的匹配度和成功率。
(三)“培训晋岗”强技能。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政府购买培训服务为强力支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看企择岗”新签约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在岗职工等群体提高稳定就业和转换就业能力,打通劳动者晋升通道,有效缓解企业“留工难”和“技工荒”的问题。
(四)“余工调岗”强配置。积极搭建企业“共享用工”余缺调剂平台,依托天阔劳务派遣公司“工务园人事管理系统”开展“共享用工”试点,通过组织宣传队深入企业实地推介、与企业家面谈等方式,宣传引导xx家企业,xxxx余名工人入驻平台。积极开展用工调剂和用工派遣等协调工作,解决吉利、燕京等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xxxx余人次。依托天阔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在重点企业及工业园区建立“共享职工之家”xx余家,组建服务专员队伍,每周为“共享职工之家”及联系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让企业能及时解决人员短缺,同时降低招聘成本,月服务企业xxx次,服务求职人员xxxx人次。
(五)“援企稳岗”强保障。坚持兜牢民生底线与助力企业发展并重,严格落实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等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积极开展失业保险“畅通领、安全办”、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免申即享”,持续优化失业保险经办服务,大力推行政策申办免跑即领、免申即享、免证即办,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功能作用。
二、取得成效
x—xx月,xx市人社系统已累计开展“直播带岗”xxx场,达成就业意向近x万人次;通过“看企择岗”实现“签约”xxxx余人;开展职业培训xxxxx人次,帮助xxxx名企业职工实现了更高层次就业;积极开展用工调剂和用工派遣等协调工作,解决吉利、燕京等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xxxx余人次;发放技能补贴xxxx人xxx万元,发放x个批次稳岗返还xxxx万元,惠及企业xxxx户xxxxxx人。
“做实零工微服务·书写就业大文章”
xx市xx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切实扛鼎责任担当,以“建机制、重举措、促落实”为抓手,规范建设“区—镇—村”三级零工市场,积极为用工主体、各类待业人员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促进零工人员多渠道灵活就业。
一、主要做法
(一)“三化”夯实零工市场底部基础。一是市场布局科学化。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摸排辖区零工、用工主体基本情况,先后在区人力资源服务大厅、xx临港产业园、各镇(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和部分产业集聚村(社区)、易迁安置点等人员求职集中地点,科学规划x个区级、xx个镇(街道)级、x个村(园区)级零工市场,切实把零工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家门口”。二是阵地建设规范化。依托现有区级人力资源大厅、xx临港产业园孵化中心、镇(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点和劳务专业合作社等阵地,设立零工对接服务专区,落实专职工作人员,悬挂“xx市人力资源xx区零工市场”标识牌,配置桌椅、资料展示架等辅助设施设备,确保零工市场阵地完备、服务功能齐全。三是市场职能明晰化。充分结合“零工市场”服务定位,细化明确市场服务职能xx项,集中为企业和待业群体提供求职登记、信息查询、就业推荐、职业规划、法律咨询等服务。
(二)“三服务”推进零工市场有序营运。一是“快”服务加速供需对接。通过开展招聘登记、走访调研企业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平台,广泛收集各类用工需求信息,优化零工快速对接流程手续,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在“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下,通过“直播带岗”、宣传栏、就业服务网站、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发布求职、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促进供需快速匹配对接。二是“网”服务三级联动。形成工作网络,采取区级统筹、镇(街道)联动、村(社区)具体经办运行模式,建立“发布、推送、匹配、反馈”岗位求职供需闭环机制。线上开发“零工之家”小程序,开设零工招聘专栏,发布灵活就业岗位,汇集灵活就业需求,从“学历、技能、经验、薪资、意向”等方面,对灵活就业求职人员进行画像,精准向企业和求职者双向推送人才和岗位。三是“加”服务多元供给。鼓励引导伟联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社会力量入驻xx临港产业园及部分村(社区)、农业产业园零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积极主动收集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摸排求职者就业需求,开展淡、旺季用工调剂,“点对点”做好园区企业用工保障和促进零工稳定就业工作。
(三)“三强化”确保零工市场良性发展。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出台《xx市xx区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保障激励工作方案》《x市xx区人社部门支持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发展政策清单》,举办“人社政策进万家”政策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解读吸纳就业奖补、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惠企扶持政策,鼓励引导用工主体增设岗位吸纳零工群体就业。二是强化就业帮扶。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对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残疾等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加强就业帮扶,优先组织其与适合的用工主体开展“点对点”对接洽谈,促进困难零工及时有效实现就业。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畴。三是强化权益维护。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零工市场地址、服务事项、负责人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为供求双方对接提供指引。加强零工市场运行监测,实时掌握了解零工就业动态和用工主体招用工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并动态更新。加强用工指导,指导和督促用工主体合理设置招聘条件,规范招聘行为,依法合规用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二、取得成效
自xx区“区—镇—村”三级零工市场建设以来,全区共建设零工市场xx处,收集区内外就业岗位信息x万余个,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xx余场次,推荐引导xxxx余名城乡劳动者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向农业产业园区派单x万余人次,帮助xxxx余名农村劳动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流程,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xx市xx县认真落实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国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创先统筹谋划,制定工作方案。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一线,走访企业、群众,收集问题诉求,摸清工作短板,明确优化思路,围绕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审批时限再压缩、审批质效再提升,促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落地落实,制定实施了《xx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工作方案》。
(二)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一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复杂的问题,将项目审批x个阶段整合为前期工作、施工建设、竣工验收x个阶段,每个阶段明确一个牵头部门,负责及时跟踪、协调会商、并联或并行办理。二是针对审批事项多的问题,制定《xx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对xx个审批事项涉及的审批部门、事项办理流程、承诺办结时限进行明确和优化。三是针对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的问题,将企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由xx个简化为xx个,审批耗时从xx个工作日缩减至xx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由xx个简化为xx个,审批耗时从xx个工作日缩减至xx个工作日,有效提升审批效率,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三)整合工作岗位,提升审批效能。一是设立综合窗口。按照审批流程阶段划分,对x个综合窗口进行整合,设立为x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所涉审批事项实行“一窗进出”,实现一张表申请、一套材料申报。二是落实专人办理。各阶段牵头部门派驻政策熟、业务强、服务好的工作人员到综合窗口开展审批工作,引导、指导项目单位一次性申报可并行审批事项,实现阶段审批事项“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并行审批”,让群众“进一扇门、跑一次路、办多件事”。
(四)转变服务观念,改进审批模式。一是极速办结。将可实现即办的审批事项由承诺件调整为即办件,只要申报资料齐备,一律即时办结。二是延时服务。打破“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观念,为办事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和节假日预约服务,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民生抢险工程开展“保姆式”服务,同时做好项目的跟踪管理。三是容缺预审、错位推进。业主单位在提交事项审批资料时,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出具的资料可暂时容缺,审批部门对其他资料进行预审,待容缺资料齐备后发放审批结果。
二、取得成效
《xx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工作方案》印发实施后,xxxx年xx月,在前期工作阶段,发改部门受理企业投资项目申请备案x个,当日即时备案x个;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核准x个,均为x个工作日内办结;政府投资项目申请立项xx个,审批xx个,平均耗时x.x个工作日,其中最短耗时x个工作日,最长x个工作日内办结。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受理企业及群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办结x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结x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x个,其中最短耗时x个工作日,最长x个工作日内办结。优化工作方案实施以来,已有x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有效提高了建设单位的资金利用率,为项目降低了总投资额x.x%的财务成本,极大提升了企业、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社会满意度持续向好。
全力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xx同城化发展暨xx都市圈建设
xx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xx都市圈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在营商环境领域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先行先试。四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商定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于加强区域协同立法推动xx同城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施行后首个协同立法项目,采用“决定+条例”模式,预计xxxx年底前出台《关于协同推进优化xx区域营商环境的决定》和《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建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区域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区域法治环境。
(二)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迭代升级。先后出台建体系夯基础的x.x版、学先进补短板的x.x版、树标杆创品牌的x.x版、集创新求突破的x.x版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以及恢复经济秩序xx条、助企健康发展xx条、稳增长xx条等系列配套政策,累计推出xxx余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即将出台的营商环境x.x版政策,拟再提出xxx余项改革举措。
(三)在全国首创跨市以上行政区域联合发布营商环境政策。四市共同发布《xx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并联合制定实施专项行动,从促进共享共用、跨区通办、公平开放、要素流动、联合监管等x个方面提出了xx项具体措施,都市圈整体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同城化营商环境政策执行更加透明公开,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
二、取得成效
(一)市场环境更加统一开放。推动土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四市依托xx农村产权交易所和xx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平台,积极探索集体土地跨区域流动和国有土地跨区域交易,基本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和标准的同城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同城化,实现xx都市圈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简称“三跨”)交易全覆盖。上半年,组织实施xx都市圈“三跨”交易项目xx个,交易金额xx.xx亿元。加大金融互通合作,印发《xx同城化发展暨xx都市圈建设金融服务指引》,围绕金融支持协同发力、普惠金融高效共享等x个方面,推动xx项改革任务。联合开展“绿色金融提质计划”“科创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和“送码入户、一键贷款”行动,拓展“农贷通”“绿x融”“科创通”系列数字化平台,畅通投贷联动、债券发行、供应链金融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形成覆盖全周期的市场化投融资体系。上半年,xx四地贷款余额同比增长xx.x%,高于全国x.x个百分点,高于全省x.x个百分点,其中绿色金融贷款、科创企业贷款、民营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大幅增长xx.x%、xx.x%、xx.x%。加快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推进职称证书、高层次人才评价互认、共享就业信息,发布《xx市人才开发指引(xxxx)》(xx人才白皮书),全面释放城市就业创业机会,将xx四市人才需求共同纳入人才白皮书,同城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进培育“更协调”“更精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市共同签署《关于推进信用同城化共建信用都市圈合作协议》,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全社会联动的信用机制,营造诚实守信良好环境。
(二)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名称、法定依据、办理时限、申请材料等,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制证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联合制定发布三批xx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实现高频政务事项跨区通办达xx%以上、全程网办达xx%以上。上半年,四市线下办件量约为xx.xx万件,全程网办约为xx.x万件。推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常态化运行xx一体化企业登记绿色通道,首次畅通四市社会企业行业认定通道。优化纳税服务,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xx异地电子缴税从x个工作日缩短至x个工作日,上半年四地xx家银行机构办理异地电子缴税xx.x万笔、xxx.x亿元。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商品房预售或抵押涉及的不动产预告登记等四市通办。依托“银政通”平台实现xx公积金中心与xx家银行机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减少“群众跑腿”超xxx万人次。建设xx数据资源共享专区,制定发布数据共享目录,促进交通运输、口岸物流、政务服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数据共享,促进数字协同治理。
(三)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四市共同签署《为xx同城化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的合作框架协议》,立足法院政治建设、审判执行、改革创新、队伍建设、司法政务等x个方面,为xx同城化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联合印发《xx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发展规划(xxxx-xxxx年)》,推进四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同构、标准同建、资源同用、优势同筑,为四地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推进跨区域协同监管,将“跨区域协同监管”纳入xx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二期建设内容,发布《xx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清单(xxxx版)》和《xx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xxxx版)》,统一监管标准。落实《xx地区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作协议》,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采取理论辅导、实务培训、以赛促训等方式,共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协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x起。
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助力项目开工“加速跑”
xx市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堵点难点痛点”,通过压减环节、整合资源和流程再造,大幅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着力构建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效率最优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助推工程项目早开工。
一、主要做法
(一)“三减一降”优化审批流程。先后x次调整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和审批流程,事项清单从xxxx年的xx个压减至目前的xx个;审批时间从xxxx年的xxx个工作日压减至目前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建设项目分别为xx、xx、xx个工作日内;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申报材料从原xx套申请表单压减至x套表单以内;
将工业、物流类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从xx元/平方米降低至xx元/平方米,通过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降费用等措施实现审批提速“三级跳”。
(二)“四个统一”优化监管模式。制定了推进项目审批效率革命xx条措施、告知承诺制、联合验收、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等配套文件,所有审批事项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了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个统一”。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受理项目xxxx个,审批服务办件xxxx件。
(三)“分级分类”优化审批服务。实施项目手续分类办理,分类制定x类项目审批流程,打造“情景化”审批模式;针对xxx万元或者xxx平方米以下的小微工程、既有建筑(含危旧楼房)改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总承包项目等实施施工许可分类审查、分类管理,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推行项目分类监管。大胆创新探索,开展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差异化管理,对经审查具备施工条件的重大项目适度超前监管,做到不让项目等手续,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取得成效
(一)极简审批提速前期,推动即报即受。在市级及x个区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无差别化受理窗口,构建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个窗口完成”运作模式。推进“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先后出台告知承诺、联合验收等xx余项改革措施。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将市政配套附属工程等xx类项目纳入规划许可豁免范畴,在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小型建设项目试行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今年以来,全市实施区域评估的项目共计xxx个,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共计xxx个。
(二)差异管理助力开工,压缩审批流程。根据投资类别、规划性质等分类制定x种审批流程,将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带方案出让出地项目施工许可阶段分别压缩至xx个、xx个工作日。对小微工程、既有建筑(含危旧楼房)改建、装饰装修、工程总承包等项目实施施工许可分类审查、分类管理,为企业节约x—x个月的建设周期。xx职业高级中学入驻xx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实现施工许可等四个事项并联审批,总用时仅x个工作日。
(三)“一口验收”建成即用,加快交房拿证。坚持“项目管家综合协调,企业专员靠前服务”,大力推行预审服务,实施联合一次性告知、联合现场踏勘、联合集中审查、联合上门服务、联合竣工验收“五联合”,实现“部门依申请审批”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再造竣工验收流程,推行“一口验收”、建成即用,将“串联验收”变为“并联验收”,将验收时间压缩至xx个工作日。出台《xx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十条措施》,推动测绘、验收和不动产登记流程整合,xx等楼盘xxx余户业主实现新建商品住房交房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变“企业找”为“政府跑”,拼出项目审批“新速度”
xxxx年以来,xx市xx县全力“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聚焦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开工、投产,围绕项目审批全链条全要素管理,大力实施土地出让、规划、施工、验收等部门审批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推出“一家牵头、全链协同、全程代办、协调督办”审批服务模式,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实现投资项目由“企业找”到“政府跑”的转变。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帮办代办”,“保姆式”服务按下项目“快捷键”。
坚持“一个项目、一名负责人、一支队伍”,抽调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立项、环评、审图等领域业务骨干组建xx个项目服务专班,瞄准开工、投产关键节点,对全县工程建设项目“一对一”帮办代办和业务培训指导,为项目单位制定个性化审批计划和提供“保姆式”服务。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会商会办制度,企业有诉求“吹哨”,项目服务专班高效“报到”,目前已“发点球”式交办问题xx余项,协调解决xx余项。
(二)依托“并联专窗”,“一站式”服务搭建项目“超车道”。在县政务大厅设置重点项目审批服务专窗和并联审批会议室,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重塑项目审批流程,推进“统一指南、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出件”的“四统一”联审模式,实现重点
项目主线、辅线事项同阶段并联办理“一体化循环”,极大缩减项目审批资料修改和部门流转时间,项目审批资料可“边做边审,边审边改,改完即审完”,工程建设项目xx个高频审批事项减免业主申请材料xx份,材料表单在工改基础上减量xx%,减少企业跑路xxx余次。全流程行政审批时限由xx-xx个工作日,缩减到xx-xx个工作日;审批环节由原来的xx-xx个,缩减到xx-x个。
(三)着力“精细管理”,“清单化”式服务跑出项目“加速度”。
一是优化审批事项容缺清单。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事项和流程,建立“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容后审批”机制,每阶段牵头部门负责梳理审批事项清单,按职责分工同步受理、容缺预审;对具有快速办理审批手续客观需要的限期开工重点项目和限期报件争取资金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马上办理。二是建立跟踪督办问题清单。实时掌握重点项目报批进度,制定任务清单逐项对账销号。将全县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情况纳入月通报、季督办清单。三是建立项目推进“红黑榜”清单。按进度快慢分别颁发“火箭奖”和“蜗牛奖”,采取双向激励的方式为重点项目投资攻坚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二、取得成效
部门审批“接力跑”变“并肩跑”,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打破部门壁垒、贯通条块、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工程项目审批资料流转时间缩减xx%以上,审批服务效率“火箭式”提升。今年共配备重点项目专班服务人员xxx人,服务重点重大项目xxx个,提供线上线下服务xxxx次,帮助重点项目解决项目审批、用水用电,减税降费等各类实际困难xxx个,助推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x-x月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十一、xx市营造服务项目“小气候”,催生项目建设“加速度”今年以来,xx市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招,全力打好服务项目“组合拳”,着力营造亲商爱商“小气候”,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三、主要做法
(一)加快形成项目建设“新态势”。一是鲜明导向“抓项目”。配套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xx条、加快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xx条、优化营商环境xx条、扎实稳住经济增长xx条”等一揽子政策包,坚持“顶格优化+第一时间”直达快享,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二是抢抓机遇“谋项目”。精准把握国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强谋划对接,申报国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xxx个、总投资xxxx.x亿元。三是精准出击“引项目”。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在谈项目信息库,组建专班精准对接。与赛迪研究院、东方龙商务等专业招商机构共建优质招商数据库,开启“委托招商”模式。依托驻外办事处和工作站,通过“屏对屏”“线连线”等方式跟踪洽谈项目。
(二)积极探索项目推进“新机制”。一是以上率下“领着办”。坚持以上率下、挂帅出征,推动服务项目由“督着办”向“领着办”转变。例如,在推进总投资xxx亿元的永盈新材料项目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x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前期推进的具体困难。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发力,对所有市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部门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服务经理,“一对一”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展现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全员服务意识。二是先行一步“提前办”。探索创新重大项目推进“六个一”工作机制(一项目一实施方案、一市县级领导、一牵头单位、一推进专班、一施工进度表、一迎督迎审组),开通未开工项目办理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受理、联审联批、落地后补等方式,推动项目极速审批、尽快落地开工。三是换位思考“主动办”。坚持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共情的心态换位思考,用专业的产业生态、园区平台和服务环境坚持市场理念和专业思维,在“企业所需”和“地方所能”中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让企业看到专业、感到诚意、愿意投资。
(三)聚力打造项目服务“新生态”。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开辟重大产业项目发展专区,设立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将xx%以上审批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集中受理,优先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创新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一次办”“领办帮办代办”等服务,将审批时限压减xx%,审批事项“立即办”占比xx%以上。二是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严格规范政商交往“xx条正面清单”“xx条负面清单”,在民营企业中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企业负责人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直接反映党政机关、窗口单位涉企服务相关作风问题。对政府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背靠背”测评及全市软环境测评,今年已发函督促整改问题xxx余个。建成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一网监”平台,实施立项审批、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目前纳入平台监管项目达xxx个。三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成立企业法律服务团,对全市xxx家园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指派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成立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市工商联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民营经济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2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