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在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求实创新,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XX市XX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积极贯彻XX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XX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根据《XX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室教研工作计划》及XX市教科研中心关于下发的《XX市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重点工作项目》的通知,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现有教学班35个,教职工74人,教学设施完善。数学、美术等学科缺口较大,亟待新教师充实。教师年龄差距较大,五年以下教龄教师较多,新教师缺乏经验,但是新教师干劲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年龄在30—40岁,教龄在5—15年的中坚力量非常薄弱;教师跨专业现象多。学校课改思路明晰,老教师课改观念转变较慢;年轻教师成长速度不一,周期较长,缺少专家教师领军,导致教师队伍严重断层,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工作目标
1.做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2.做实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3.深化落实学校阅读工程,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4.加强教师研修培养工作,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做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积极性响应教科研中心“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依据《XX市XX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以及《XX市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方案》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要求。以教学六认真检查为重点,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1.强化备课环节
严格备课要求,教师备课必须制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编制教学进度,撰写课时计划(教案),备课组长要充分发挥本级部学科领军人物的作用,带领同组教师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做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要求,共同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严抓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要精细化,不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课后反思详细,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每周级部主任带领本组学科备课组长检查一次备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教导处带领各年级的级部主任检查一次备课并给予打分,发现各级部的问题,当面向级部主任指出,立即带领教师整改。检查的结果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2.规范上课行为。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空堂,不得挤占任何课程,不擅自调课,调课必须到教导处备案,坚决杜绝迟到现象。并做到“六不”:不坐着上课、不带手机进教室、不私自调课、不迟到早退、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导处及级部主任每天不定时巡查,立足常态,发现以上情况,每次扣考核分0.2分,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3.落实“双减”,推进作业改革。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XX市XX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
(1)严控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认真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
(2)作业批改以及评价
教师对作业及时全批全改,批改正确规范,对纠错内容跟踪检测,进行二次批改,加强面批讲解,巩固纠错效果。创设学生作业自主评价和家长评价模式,设计学生作业评价表,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给予不同学生学生鼓励性语言评价及特色评价方式:如绘图、个性奖励等,学生分享交流优秀作业心得。
(3)坚持作业审查、检测和公示制度,集体备课时,要提前把一周的作业设计好,逐级审查后,周一在家长群公示一周作业。教导处每周定时、不定时抽查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监督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12月开展创意作业设计大赛及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评选出各学科优秀作业设计以及优秀学生作业,优秀作业将给指导教师加考核分0.1分,班级加1分。
学校适时召开作业教学改革亮点经验交流会。
(二)做实学校课改教研工作,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以XX市教科研中心带领实施的国家信息2.0工程和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两大工程为抓手,改进集体备课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落实《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指南》,倾力打造品质课堂,切实促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落地。
1.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继续深化探索我校“导·探·议·展·练”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探究、思辩、交流、练习。
(1)各班级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帮扶。
(2)个人备课及集体备课严格按照“导·探·议·展·练”课堂模式进行备课及研讨,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集结成册,每月教学常规检查时一并检查打分,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2.通过讨论、修订、实践、完善“导·探·议·展·练”教学模式。在学校公开课、学校大比武等教学展示活动及日常教学中运用体现,课后进行反思总结,每月开展教研活动,对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修正。
3.继续开展“推门听课”和“校级展示课”活动。
本学期继续“推门听课”,教导处统一制定活动方案,打磨学校“立标课”,语文、数学各两节“立标课”,其他科目各一节“立标课”,进行主备先行、课堂研讨、评课议课;进而开展“达标课”活动,认真组织5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达标课”,组织领军教师当评委,教师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评选出90%的达标课,10%的教师不达标,需进行二次达标。
教导处和级部主任及教研组长要通过推门听课,掌握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课后查阅上课教师的当堂备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区域联盟出实效。9月经过学校“达标课”选出区域联盟讲课教师,确定授课内容,各学科组长组织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磨课、说课、听课、评课、反思”的教研模式,打磨一节校内优秀课例。再与兄弟学校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反复打磨课例,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水平。
5.本学期10月进行学校教学大比武活动,组织所有教师全员参与,精心准备。采取“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模式,先级部组内说课,选出50%的教师上课,组织级部教师评课,组内教师针对课题反思;各级部各备课组选出一位教师参加校级大比武,教导处评委评分,公示讲课分数,进行评课、反思。
6.加强学科集体备课的指导与调度,落实学校领导责任制、学科组长、年级学科备课组长负责制,落实每课必研、每节必研的集备制度。
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
做到“五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定案—上课反思—特色个案。
做到“六方针”:备课前要“深”,二次备课要“真”,课堂教学要“实”,教学方法要“活”,课后作业要“精”,辅导学生要“细”。
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每次2节课,年级学科组内教研与学科大教研相结合,集体备课重点备新课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措施、作业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
各学科定时、不定时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新课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新教师撰写教育随笔、新课改案例,发表文章或论文,年度考核加分。“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让课堂教学凸显“学科核心素养”。
7.做好幼小初衔接工作,参照各级各类“双减”及幼小衔接文件和教科研中心小学室下发的《幼小衔接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本校的幼小衔接工作。
我校无辖区幼儿园及初中,在学段衔接方面不占优势,学期初,我校与古柳中心幼儿园及古柳中心中学进行了交流,以经典诵读、必读书目等阅读工程为主线,分学段、分层次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并家校联合,夯实幼小初衔接工作开展的基础。
8月27号组织一年级教师进行幼小衔接集体备课,学习“幼小衔接”理论知识,组织教师到XX市古柳中心幼儿园参观幼儿生活、学习模式,观摩幼儿园优质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开展游戏化课程设计。
严格执行教科研中心制定的《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放慢教学速度,稳步推进课程进度。将入学适应教育教学、教研纳入一年级教研计划,学期初开展“我是小学生”等主题活动,带领一年级学生参观教室、校园并听课,并组织学生参加手工、游戏、唱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爱上学校,感受小学生活、爱上小学生活,组织一年级教师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交流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和反思,进行游戏化课程设计,学期末集结成册。通过入校走红毯、家长座谈会、开学典礼等一系列活动,增加一年级新生的仪式感,提高新生适应能力。
8.加强“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的探索,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XX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我校立项的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四五”专项课题为契机,加大“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的研究,依托课例研讨,深入践行“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例解读—研讨分析—课例挖掘—课例实践—反思完善”的工作路径,组织多层面研讨交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围绕爱国、诚信、环保、敬业、奉献、感恩等,进行课例开发研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打磨优秀教学设计和思政课改创新案例的收集活动,10月份,举行德育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打磨一节优秀思政课教学设计,上交一篇课例,学校遴选出优秀德育课例,各级部各学科研讨修改,最终集结成册,作品入选的教师,学校购买书籍,适当奖励。培养XX小学学科德育带头人,凸显学校学科德育特色。
9.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意识。我校现有五个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四五”专项课题,两个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四五”专项课题,一个XX市小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把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带领学校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本学期学校将以加大现有研究课题研究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题活动,每个课题主持人做好计划,有过程、有小结、有评价等,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每月一次课题活动,“定活动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交流研讨—发现问题—反思整改—交流分享—资料汇总”,学校教科研小组每月定时检查,推动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10.以德为先,艺体均衡。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围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具有中华智慧的学科课程,以知行统一、学思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导,将德育目标贯穿各学科课堂教学全过程,分年级、分学科组织梳理“德育创新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进利用经典诵读活动课、少先队活动课、班会、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充分挖掘班队课的德育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将法治、安全防疫、心理健康等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视少先队仪式教育。做好建队日、少代会等少先队组织特有的仪式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入队誓词、宣讲红色故事活动,体悟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我校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以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富含哲理。学校通过建设宣传栏、文化走廊,教学楼走廊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让学校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班级文化积极向上。学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设计班级文化墙,班级文化评比等形式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展示师生风采,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浸润学生心灵。
(2)主题教育活动。我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组建学校志愿者队伍,开展适合学校的志愿活动,本学期利用好九月重阳节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好教师节,开展尊重师长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国庆”“XX大”等时间节点,开展向致敬英雄,向国旗敬礼爱国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利用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寒假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弘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喜迎XX大,永远跟党走”爱国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合唱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家校协同,携手弘德。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学校队伍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建立班级家长企业微信和钉钉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7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