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9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
(17篇)
目 录
一、中央国家机关
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1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深入学习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
的重要论述: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6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以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11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
全面实施“智关强国”行动以海关现代化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15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2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
以建设海洋强国新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扎实做好学习贯彻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 32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 37
二、地方党委政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
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43 10.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
的重要思想 着力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 48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53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
让真抓实干成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鲜明标识 60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
在“2023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 67
黑龙江省省长梁惠玲:
规范征兵秩序 营造良好环境 71
云南省省长王予波:
聚焦强军兴军 优送急需兵员 72
三、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
紧贴强国强军需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73
四、企业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局长张建民: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77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全国工商联主席 高云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7月19日正式公布。《意见》开篇明义、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壮大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意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 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 强做优做大,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 发挥出更大作用。
一、深入领会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息息相关、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紧紧相连。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民企使命无上光荣,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中再建新功。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是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党的政策和自身努力,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既生动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兴、产业旺、就业稳、 民生殷的美好画卷,又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蓄了澎湃动能。从规模体量 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到5092.76万户,与2012年 相比,增长近4倍,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增至92.4%。从经济贡献看,民营经济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民营企业占据我国外贸半壁江山且保持稳健增长,今年1—7月,民营企业进出 口占我国外贸总值由2012年的31.6%增至52.9%。从创新能力看,民营企业是科 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我国全球独角兽企业中占比超过90%、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占比超过80%,当前我国“四新
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已超过2500万户。实践 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 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政策上不断优化,持续激发民营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民营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进一步夯实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民营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民营经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业兴邦、富国裕民的 使命任务,承载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愿景。民营企业家都深知,强大 的现代化国家是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后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在现代化建设 中最重要的担当。广大民营企业要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 断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鲜明特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立足“人口规模巨大”,努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 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大有大的优势,意味着充足的人力资源 和超大规模市场;大也有大的难处,吃饭、就业、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事 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民营企业要用足用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 开拓广阔蓝海,抢抓无限商机,开创美好未来。同时,努力做好产品与服务、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为有效应对“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发 挥重要作用。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伟 大实践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既是受益者、更是实践者,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员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积极投身区域协调发展战 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热心支持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当好先富带后富、帮 后富的致富带头人,为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作出积极贡献。立足“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 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 增长动力,用企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 质条件。同时,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投入文化、旅游、体 育、康养等幸福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文明永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广大民营企业要把绿色发展纳入长期战略,
把绿色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加快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快融入和构建绿 色产业链,积极开展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助力落实“双碳”目标, 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立足“走和平发展道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 放。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既发展自己,又造福世界,为民营企业 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大民营企业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参与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 提高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和美誉度,以争创世界一流 企业为目标引领,加快完成新的发展蝶变,为我国和平崛起和世界共同繁荣作 贡献。
二、准确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总体要求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进一步对新时代新征程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总体要求,做到四个“并举”。
外优发展环境与内强企业素质并举。《意见》既重视环境外因,也强调企业内功。一方面,在优化市场环境、加大支持政策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长效举措。例如,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完善 典型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以解决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 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以回应企业反 映的有些优惠政策看得见、摸不着、落实不到位的“玻璃门”问题。另一方面, 通过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举措,促进民营企业科学管理、做强实业、 转型升级、稳健经营,从而提升自身发展质量。
鼓励支持和依法规范并举。《意见》既讲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也讲依法规范引导。一方面,创新性提出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民营企业化解债务风险,帮助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涅槃重生。另一方面,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单列,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为资本设立“红绿灯”,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支持平台经济发挥作用。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并举。《意见》注重协调促进“两个健康”。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明晰企业产权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 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机制,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夯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营造社会氛围与承担社会责任并举。《意见》既重视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也对民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针对一些干扰民营经济发展的噪音杂音、恶意抹黑民营企业的敲诈勒索行径,旗帜鲜明提出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健全举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另一方面,强调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民营经济人士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
三、切实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任务落实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落实《意见》精神,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破冰除障、赋能加油、保驾护航。促进公平竞争。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才能充分激发
民营经济生机活力。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为民营经济开路、破冰、除障。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投身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等领域,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 为民营企业打开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
增添发展动能。积极采取更加直接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作用,支持新产品进入市场;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健全企业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加强法治保障。紧扣平等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着力防范公权力不当行使对民营企业造成伤害,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
纠正机制;着力防范不正当竞争、不友好舆论生态对民营企业的侵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抹黑行为;着力防范民营企业内部腐败行为,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
推进现代治理。引导民营企业形成现代化的治理模式和运营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弘扬与现代化相契合的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宽国际视野,敢闯敢干,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四、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更好发挥工商联作用
A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工商联要在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下功夫。我们将接续奋斗,以《意见》的发布实施为契机,立足本职、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助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形势政策宣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武装头脑、谋划发展,持续传递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政方针, 持续解读党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让企业家从心底里感受 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是长久之策,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人 心、凝聚人心。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 境工作,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着力改进经济服务,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牢记“国之大者”, 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大 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和典型示范, 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稳健经营、合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提 升现代企业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着力强化价值引领,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聚焦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公益慈善等领域,引导民营企业为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发挥作 用,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作出更大贡献。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广 泛发动民营企业投身全面乡村振兴;持续推动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 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积极开展民营企业边疆行、光彩行等活动, 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在兴边富民中大显身手。
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科学技术部部长 王志刚
(2023年9月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 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 行了顶层谋划和系统部署,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和一系列事关科技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论断,并与时俱进开创性提出科 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构想,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 针对性和指导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重要理论体系。A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从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科技改 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对关于创新的各种理论学说 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命题、作出新论断,这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继承 性、时代性、引领性。A总书记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 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 “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A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动力机制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从“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飞跃。
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蕴含了“四重逻辑”。从大历史的维度揭示了国家兴衰的“历史逻辑”,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根本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纵观人类发展历史,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我国必须走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道路。从时代进步的维度揭示了经济
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的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 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从应对风险挑战 的维度揭示了科技创新的“倒逼逻辑”,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 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疫情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 竞争博弈的角力场,要想掌握国家发展的主动,必须赢得科技创新的主动。从 科技创新地位作用的维度揭示了自身发展的“演进逻辑”,科技创新从古希腊 时期“闲人的思维体操”,到形成独立的社会建制,今天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导要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其中一个关键变 量,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顺应科技创新 的规律,下好前沿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才能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掌握主动权、占据制高点。
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重大科技任务有序实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辟了广阔空间。
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以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第一,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A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深刻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为我国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要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A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我国已由高 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迫切需要 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 领型发展。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点,把以科技 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使科技创新 真正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成为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的不二选择,在解决“结构”和“动力”上下功夫,为“平衡”和“充分”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第三,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提高科技创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支撑引领能力。A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 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了推进科技事业发 展的战略方向。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 件大事,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筋骨” 支撑。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非对称”策略在前沿领域加快“换道 超车”。要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 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要强化国家战 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任务,突破更多“卡脖子” 技术瓶颈。要加大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和研 发攻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第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A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作风学风建设。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让我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沃土。
第五,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A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改革发展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方面调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让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共同转动,目的就是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强化宏观统筹和重大任务组织实施能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建立完善与科技攻坚和应急攻关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释放全社会巨大的创新潜能。
第六,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国际创新治理的参与度和影响力。A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辩证统一、并行不悖,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而科技自立自强是能够平等合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积极拓展科技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空间。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筑牢联通国际大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根基,积极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使命,为解决世界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阐释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更好地指导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实践,科技部专门成立课题研究组,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和解读,《深入学习A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一书,就是深入学习研究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成果。我们要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步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商务部部长 王文涛
(2023年9月1日)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商务部党组认真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总要求、根本任务和五个具体目标,把各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形成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局面。
一、深刻认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高度。
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商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经贸强国建设步伐加快,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
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历史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
二、全面系统学习贯彻“六个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党员干部要学习好、运用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即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商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商务为民,充分发挥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优势,推动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更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城乡融合 发展,从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实施“数商兴农”、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方面 入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产业对接,推动 欠发达地区改善营商环境,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深刻领会“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把恢 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扎实推进“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推进国际消 费中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建立和完善 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拿出真招实 招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确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牢牢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 “根和魂”,又要顺应时代发展,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塑造商务发 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以大数据思维更新管理方式,组建商务大数据监测预 测预警专班。按照党的二十大发展数字贸易的部署要求,完善数字贸易顶层设 计,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塑造数字商务高质 量发展新优势。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贸易全链条,推 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
全,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商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强安全,以开放增实力 防风险,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更高开放水平上维护国家 经济安全。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服务业领域的 开放引擎更加强劲。要加快推动绿色转型,服务“双碳”目标,在消费流通、 外贸外资、对外合作等各个领域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深刻领会“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取得新进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狠抓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及时出台新政策,确保实现全年目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三、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商务部门承担着很多重要任务和职责。我们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精神,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以学铸魂上下功夫见实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学习党中央规定的8种学习材料,及时跟进学习A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 章,学习A总书记关于商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组举 办读书班,围绕若干专题深入学习研讨,组织司处级党员干部参加集中轮训, 各单位依托“三会一课”大抓理论学习,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着力做好党 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内化、转化,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核 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在以学增智上下功夫见实效。坚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提升政治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成为商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提升
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 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更好统筹国内和国际、效率和公平、自主和开放、 发展和安全。提升实践能力,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好本职工作。
在以学正风上下功夫见实效。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务实之风,抓实调查研究,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部党组 确定了“9+2”的重大调研选题,分别召开部党组和各单位调研成果交流会,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弘扬清廉之风,把严的 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抓好检视整改,抓好 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加强国际经贸谈判人才队伍建设。养成俭朴之风,持之以 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
在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将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工作热情进一步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牢记“国之大者”,积极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献计出力。全力做好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等重点工作, 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到“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上来。
新征程上,商务部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商务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实施“智关强国”行动以海关现代化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海关总署署长 俞建华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我 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时代海关工作的总纲领总遵 循总指南。全国海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题教育,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 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全面实施“智关强国”行动,以智慧海关为抓手全 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以海关现代化助推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
一、坚持学思践悟,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海关前进方向
思想就是旗帜,旗帜引领方向。海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进一步增强对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捍卫者、积极实践者,确保海关工作始终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始终保持海关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A总书记强调,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 标准,是海关人首要的政治品格,是海关事业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 证。全国海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A总书记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以深学细悟厚植忠诚,以实 际行动诠释忠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深化 政治机关建设,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海关的使命任务。A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 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对外开放 领域,我国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任 重道远。海关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新征程上,守国门、促发展的 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责任更大,必须认真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实施“智关强国” 行动,自觉把海关工作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 进,更好担当起时代赋予海关的使命任务。
勇于探索现代化海关建设之路。A总书记提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重要理念,为新时代海关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海关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必须加快 “智慧海关”建设,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打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 争力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以海关现代化 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坚定历史自信,自觉肩负起引领国际海关发展 方向的重任,发挥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海关作用,积极探索扩大制度型开放 的新举措,主动参与全球海关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大力推介“三智”合作理 念,落实“智慧海关”合作伙伴计划,为世界海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 案。
二、坚持胸怀大局,担负起“智关强国”的职责使命
实干成就梦想,担当方显勇毅。“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是新时代新征程全国海关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实施“智关强国”行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既为一域增光,也为全局添彩。
守护国门安全毫不含糊。安全是开放和发展的前提,国门安全才能保障开放安全。“智关强国”行动围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当前海关监管面临的“滞、瞒、逃、骗、害”等5方面主要风险,实施守护国门安全行动,健全国门安全体系,提升守护国门安全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有效疏通“滞”的堵点。针对进出口危险品滞留口岸造成安全隐患、生鲜产品通关不畅导致腐烂变质等问题,推动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口危险品检验效率,开展综合整治,保持口岸危险品“动态清零”,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着力化解“瞒”的风险。针对不如实申报、伪瞒报风险,加强风险布控、单证审核和现场查验,提高人工布控查获率,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提高智能审图精准性,推动企业如实申报,加大伪瞒报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使各类伪
瞒报情事无所遁形。
严厉打击“逃”的行径。针对逃证、逃税、逃检验检疫等逃避海关监管行 为,强化科技赋能,优化通关系统参数设置和联网核查程序,进行严查严打; 加强实际监管,提升对途中监管的实时监控及后续处置能力;开展“国门利剑” “国门勇士”等联合专项行动,加大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洋垃圾 走私、“水客”走私、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等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惩 处力度,形成严打的合力和有效震慑,使“逃”无可逃。
坚决整治“骗”的行为。针对骗证、骗税、骗补贴等违法行为,加强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防范企业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登记、单证等,严厉打击以虚假贸易方式骗取出口退税,开展“强化海关监管、防范进出口数据不实”专项工作,确保海关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严密防范“害”的输入。针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传入、外来物种入侵、不合格食品商品进口、违禁品入境等危害国家安全、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各类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坚持多病同防,实施“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和“国门绿盾”专项行动,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守护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加强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坚决将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不合格商品拒于国门之外。加大对非法出版物、核生化爆、武器弹药、毒品等口岸查缉力度,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促进高质量发展毫不保留。发展是第一要务,促发展是海关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智关强国”行动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 海关职能作用,实施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高水平开放行动和增进民生福 祉行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外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
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 落实落细海关优化营商环境16条,持续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千 方百计助企纾困。充分释放“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主动披露等政策红利,指导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增 强企业获得感。扩大“直装直提”“组合港”等便利化措施实施范围,深化国 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开展全国“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大力实施2023 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全面做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国
际贸易”指标迎评工作,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全力促进外贸稳增长。深化综合治税,巩固税基、拓展税源,努力完成税收预算目标。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出台专门措施支持新型、高附加值产品保持出口新优势。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健康发展,积极稳妥扩大保税维修业务试点范围。做好外贸数据发布和解读,开展好中国海关外贸景气指数、“一带一路”贸易指数等海关特色指数编制,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全力促进制度型开放。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更大力度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畅通国家战略骨干通道,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推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大全业务全流程全生态场景压力测试力度,加快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监管办法,稳步推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落地实施,尽快完成发展绩效评估办法修订工作, 持续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中国海关规则、标准“走出去”,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研究制定强链、补链、畅链、升链的针对性措施。积极稳妥推进食品农产品检疫准入,加 快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大宗商品检验模式、保税监管模式,着力保障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多元稳定供给。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先进技术、重要设备等产品进口,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专精特新” 企业发展。
服务大国外交毫不懈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成为广泛国际共识,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智关强国”行动围绕贯彻落实A外交思想,实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行动和积极参与对外斗争行动,充分发挥海关处在开放前沿和对外斗争一线的作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积极服务元首外交。落实国家外交战略,以服务A主席重大外事活动 为主线,围绕贸易便利、检验检疫合作、生物安全、打击走私等海关业务领域, 加强议题设计和主动对接,形成更多海关合作成果。提前谋划,认真准备,丰 富完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海关成果设计,筹备办好海关 食品安全研讨会。强化元首外交成果长效落实督办机制,确保落地见效。全方
位做好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赛事、活动等进出境监管通关服务保障工作。
深化海关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海关治理体系改革和重塑,密切跟进中方完善世界海关组织(WCO)选举规则提案落实进展,筹备召开亚太经合组织
(APEC)“智慧海关”国际研讨会,发出《智慧海关倡议》。认真筹划第六届 全球海关AEO大会等海关主场外事活动,推进AEO国际互认。深化与“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中亚国家、金砖国家等海关合作,全方位推动机制化建设发展,助 力中欧班列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建与大国海关新型合作关系、与周 边国家海关稳定合作关系、与发展中国家海关伙伴合作关系。
有理有利有节开展对外斗争。动态跟踪研究国外贸易壁垒,全面加强监测评估预警,提前开展对策研究。强化政策储备,丰富对外斗争工具箱,做到斗争时拿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研究应对国外制裁、干涉、长臂管辖等相关措施,建立务实管用的救助保障机制。
三、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中画好海关“工笔画”
A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实施好“智关强国” 行动,需要在过去改革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改革“关键一招”和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通过改革创新破题解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实现风险防控更精准、守护国门更严密、服务发展更高效、海关现代化建设步伐更扎实。
强化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和制约海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推进监管理念、制度机制、业务模式的全方位、系统性转型升级,提升海关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
坚持创新思维。注重新老制度的有效衔接,继承与创新以往改革做法,对接现有法规、技术体系和信息系统,做到先立后破、有破有立、不立不破。紧跟时代创新,着眼于形势任务的变化,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运用新的技术,适当超前、预留空间。鼓励基层创新,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基层贴近企业和群众的优势,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符合党中央要求、贴合海关实际,满足企业和群众诉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是海关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重大问题、守国门促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
题,采取务实管用的针对性措施,从根本上破解业务量快速增长与海关监管资源相对不足等一系列矛盾难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开创“智关强国”行动新局面。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一体推进,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做到“管得住、放得开”。统筹好业务和科技,坚持业务科技一体化,加强业务需求论证,以业务改革引领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供给侧改革,以科技创新赋能业务改革。统筹好全局和局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高效顺畅的“响应、呼应、反应” 运行机制,站在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为基础、“数智”为手段、“数治”为目标,以科技支撑引领海关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技术提升海关整体“智治”水平,实现从传统海关向智慧海关转变,从监管型海关向把关服务型海关转变,从大国海关向强国海关、向世界一流海关转变。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未来所向、海关所能,从 监管和服务场景入手,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大数据平台、业务协同平台、监控指挥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等“五大平台”。
加强海关科技应用。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探索运用和装备设备的研发配备, 实施业务系统全面生态化、操作规范全面程序化、政策要求全面参数化、监管 数据全面多元化、知识经验全面数字化、作业管理全面智能化的“六化”数字 化转型。
强化科技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总署、直属海关、合作伙伴多方紧密协作的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机制、全多层级协同的一体化研发机制、各方主体联合的基础设施共建机制等“三项机制”。
强化组织保障。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施“智关强国”行动,必须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敢战善赢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今年是国家授予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衔级20周年,海关将以此为契机,牢记光荣使命、殷殷嘱托,着力提升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水平,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海关干部队伍。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聚焦党建高质量发展,发挥海
关垂直管理、三级党委领导体制机制优势,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开展海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党的领导在海关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树立鲜明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一把尺、一张单、一盘棋”使 用干部,崇尚“求实、扎实、朴实”的海关文化,干部在一线奋斗、考察向一 线延伸,注重在艰苦复杂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既“伯乐相马”, 又“赛场选马”,激励担当作为。
正风肃纪反腐。研究出台新时代加强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的意见, 提升职业自豪感、荣誉感、认同感。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健全 海关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强新时代海关廉洁文化建设, 持续擦亮“清风国门”品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A生态文明思想。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A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发展了A生态文明思想,为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勇做A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重大转变”,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使命感
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四个重大转变”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必须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生动展示。“四个重大转变”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三 个维度,系统展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 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比例接近发 达国家水平;创造了巨大的绿色发展奇迹,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 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为主席 国成功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必须保持必胜的信心决心,继续沿着A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 前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高度凝练。其中,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是方法策略的转变,强调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系统观念。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是观念责任的转变,突出历史主动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是视野格局的转变,既基于大国实力,更是源自大国担当。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是思想理论的转变,这是指导实现其他重大转变的根本性转变。“四个重大转变”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蕴含着丰富的
辩证思想和深厚哲理,必将指引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四个重大转变”是A生态文明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 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得到全国 人民普遍认可、国际社会广泛肯定,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作为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特别是A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四个重大转变”进一步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征程上,必须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五个重大关系”,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设生态文明
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这既是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必须牢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改造主观世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这是居于管总和引领的地位。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反映高水平保护的成效,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必须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 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和关联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治理,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有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予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空间,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外因与内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 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离不开强有 力的外部约束,也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必须坚持用最 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不 断创新体制机制,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体现了稳与进的统一,强调我们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毫不动摇、行动和 策略积极稳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 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应该而 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必须立足实际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逐步实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战略主动和于我有利的国 际环境。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六项重大任务”,努力开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A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 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动 美丽中国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攻方向,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
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 物治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以更 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监管,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加大生态破坏问题 监督和查处力度。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积极引领推动“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落地实施。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努力打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样板。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能源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 易制度,完善相关交易规则和核算标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协同创新试点。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安全根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提升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加强“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 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指导地方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环境 应急能力建设。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强化核安全科技创新,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
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强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重大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
四、深刻理解和把握“一项重大要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
A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切实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 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 志和坚强决心。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事业不断发展的 根本保证。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折不扣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 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 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从国际 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 料成为常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博弈 任务艰巨。面对新征程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斗争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引领新时代生态 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门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落实机制,组织开展成效考核。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强化执法监管,依法查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努力建设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坚决当好生态环境卫士。
以建设海洋强国新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海洋局局长 王宏
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将海洋强国建设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和重要任务,这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明确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作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海洋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 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标志的重大举措,海洋强国建设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12—2022年,海洋经济总产出从5万亿元增长到9.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海产品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运量超过全球三分之一,海上油气成为国家能源重要增长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已超过200万吨日,为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岛水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特色逐步显现,北部新旧动能转换提速,东部一体化步伐加快,南部集聚带动力明显提升。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治理不断深化, 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基本成型,逐步建立“海域、海岛、海岸线全覆 盖”“用海行业与用海方式相结合”的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围填海管 控和无居民海岛保护,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海用岛。 全面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实施海岸 带保护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整治修 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局部海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海洋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成效,全国近岸海 域水质持续向好。
海洋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
者”号、“海斗”号、“潜龙”号、“海龙”号等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自主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水深3000米的跨越,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平台“蓝鲸1号” 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和全潜式深远海养殖装备“深蓝1号”交付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的近30%,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库。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投入运行,针对风暴潮、海啸、海浪等灾害预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均达世界先进水平。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日益深入。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 在深海采矿、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规则制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一带一 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取得丰硕成果,《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 划》得到周边国家积极响应。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与葡萄牙、欧盟、塞舌尔等就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签署政府间文件,举办中国—小岛屿国家海 洋部长圆桌会议并发布《平潭宣言》。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向南海周边9 个国家提供服务,我国正由国际海洋公共产品的“用户方”向“供货方”转变。加强常态化维权巡航执法应对海上侵权,通过发布白皮书和系列声明宣示立场, 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极地与深海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深海资源调查勘探取得积极进展,在国际海底区域已拥有5块、面积达23.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矿区,成为拥有矿区数量最多和矿产种类最全的国家;国际海底命名、深海生物资源获取等工作彰显了我国际影响力;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 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迈出我国深海法治化“第一步”。极地认知和保护 能力不断增强,持续组织开展南极考察和北冰洋考察,“两船六站”的极地立 体化协同考察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承办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取得积极进展。
海洋文化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连年举办,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成160余家。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象山) 开渔节等海洋节庆,以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知名会展论坛,成为展现我国特色文化和海洋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海洋文化申遗取得历史性突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对中国海洋文化历史保护与活化利用更加认可。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展现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涉海类高校超过200所,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和“一十百千万”海洋科普工程成效显著。
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海洋强国建设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发展大局,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就新形势下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作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以A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 准确把握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海洋工作的要求。
一是把人民至上贯穿海洋强国建设始终。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海洋强国,内涵多元、成果多样,但脱离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满足社会公众对海洋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是衡量海洋强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要针对当前公众切身感受、反映突出的海洋领域“痛点”和“短板”重点施策,有效保障国家能源、食物、水资源等安全,保障公众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的亲海权利,保证优质海产品持续稳定供给,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海洋强国建设的获得感。
二是立足生态优先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A总书记今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要求,要把统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作为推进工作的重大原则。进一步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守护好广阔而美丽的蓝色家园。
三是坚持陆海统筹的系统理念及工作方法。陆海统筹是党中央推动建设海洋强国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重要观念,A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坚持陆海统筹”。要立足“陆海一盘棋”基本理念与“陆海一体化”基本规律, 探索统筹陆海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立足国家重大
发展战略,把握陆海的主要功能定位,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立足陆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统筹考虑海洋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立足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高水平开放、陆海互济的发展特征,统筹考虑相关开发利用行为的空间需求及摆布秩序。
四是以创新激发海洋强国建设活力。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A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海洋科技发达 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与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 原创性和高附加值创新成果少,核心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问题较为 突出。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把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作为战略目标,优化国家海洋科研力量布局,全面塑造海洋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准确把握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 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五是拓宽建设海洋强国的全球视野。海洋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决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必须立足国内、接轨国际。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海洋日益成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主题,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注入强劲动力。既要将国内海洋保护利用行动与履行国际条约和义务相结合,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也要积极将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成果与国际共享,不断扩大“海上朋友圈”;更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保障国家海洋利益。
三、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建设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继续埋头苦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担当海洋强国建设的新使命。
聚焦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和现代海洋城市。 提升海洋装备制造自主化水平,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规模化发展,促进海 洋清洁能源多元化开发与应用,加快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化进程。推动海 洋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水远岸养殖和可持续远洋渔业,储近用远、 安全利用海洋油气,推进港口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现
代海洋服务业,提升现代海事商事等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促进海洋文化和旅游业品质升级,支持海洋领域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优化利用金融工具支持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聚焦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全国海洋资源调查并形成定期调查制度, 查清我国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7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