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下今天博文的题目的时候,我笑了,这个题目也太长了,我本想改改,想想还是算了,因为这就是我此刻真实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我内观了我现在喜悦的心态的根本原因,表面看是写下了一个特别特别长的题目,实际上内心是为今天的博文的主人公,北京学员刘洌坚持两年多学习发生的蜕变而感到高兴。
刘洌,第一次我见到她的时候,我对她的评价就是题目上的几个词,她是中国非常典型的一类女性,其实也是中国很多表面坚强内心并不快乐的女性的代表:
“端庄”,大家都知道,爱与幸福理论中的“端庄”是贬义词,意指“每天在别人面前端着和装着,根本不敢把真实的内心示人的人”,刘洌 表面漂亮、可爱、活泼,谁见到她都会喜欢她,但是很少有人会知道她内心的伤痛与不易。
“低自尊”,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做任何事情“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先伤害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的内心承受不了的时候,会把情绪全部发泄到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
“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别人评价好会高兴一整天,别人评价不好会完全地不认同自己,陷入到深深的负向情绪中,她们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内心能量很弱小,甚至内心有深深的自卑情结。
“不开心”,这样的女性内心是不开心的,当然有一类像刘洌一样表面看起来很开心,这样的开心是表面的开心,表面的开心背后深层次还是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实际上,他们也是不开心的。
“索爱”的“恶魔”,这样的女性在家庭中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索爱”,当她发现她最亲近的人——老公和孩子都不能给她内心的认同感受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在家庭特别的情绪化,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像“恶魔”一样用伤害家人的方式来索取家人的爱,但是越索取,越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越得不到认可越像“索爱的恶魔”,恶性循环。
是什么造成的?
这样的女性的原生家庭一般情况下,妈妈比爸爸强势,妈妈本身就没有爱孩子的能力,不用爱来滋养孩子,而是过多的用负向的语言和情绪化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想得到认同,得到母爱,所以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自己认清自己的能力,
- 因为他们的行为模式要么就是讨好父母(低自尊),委曲求全(不开心),努力做很多事情不是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价值和成就而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表扬(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 当努力得不到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倔强甚至怨恨,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引起重视或得到认同成为“索爱的恶魔”,
- 当走出家门后,她们和父母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和周围人的关系模式中,把自己“端庄”了起来。
这样的女性是非常让人心疼的,因为不是她们自己造成这样的结果,而是在幼小的时候,因为无法选择父母和家庭教育模式,被迫被原生家庭烙下伤痕。
今天我特别喜悦,因为刘洌通过学习慢慢走出了她的人生困境,尤其我看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自己的心魔和母亲化解的段落,让我潸然泪下,这是一个生命对自己的救赎,值得尊敬和敬佩。
请大家记住,一个人只有真正地化解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的时候才真正地走向成熟,我们不能怪我们的父母,因为她们也是无心的,也没有人教育他们如何做父母。
当我们离开原生家庭后,就应该通过学习和自我修行慢慢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这才是正道,否则带着抱怨和怨恨生活只能让自己更加痛苦并波及到自己的新生家庭,伤害到自己最爱的爱人和孩子。
对于这样的女性来讲,这篇文章更想告诉你,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的母亲,你母亲做的事情你可能现在正在做,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你这样的人吧,所以,学习,修行,改变自己,自我救赎就是救赎自己的孩子。
为刘洌鼓掌!向刘洌致敬!每一个改变自己的人都值得尊敬!
注: 我曾经发表过一篇博文《滋养心中的小女孩》,主人公段YH的分享也特别的感人,两篇文章一起读,收获会更大!
我的蜕变之路
文:爱与幸福家族 刘洌(北京)
每次听郑委老师的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次是我沉淀了两年后又一次正式走进课堂,三天两夜下来我发现,许多知识点根本都没有记下,更不用说掌握和使用了。
作为一名习学了两年的老学员,我的卷面分数只答了50分,这次我喜悦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喜悦地去接受一个不好结果。
因为,在我心里,那些没有答出来的题目,都是我目前为止还未做到的(比如:小黑人的题,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事实就是我心中小黑人情节还非常的严重),两年下来,我只做到了一半,我还有50%的上升空间。
所以,我真心很喜悦地接受了惩罚。我想,我又要成长了。
(郑委老师:心态从消极走向了积极,从这一段落来看,刘洌的内心在慢慢地变得强大起来)
(未完待续)
本文版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9876.html